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实现产业振兴,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前提。方法 文章以4省4村为样本,综合采用案例分析法和田野调查法,解析农村产业融合的模式、促进共同富裕的实效及其发展路径。结果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可分为基础型、链条延伸型、功能拓展型和多元复合型4种;多元复合型强村富民效果最好,其次为链条延伸型和功能拓展型,最后为基础型;不同模式的产业融合及发展路径也有所差异,但要致力于共同富裕的目标,核心要在产业融合中促进联农带农和发展集体经济。结论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各有不同:“基础型”应通过土地流转集中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产业融合奠定基础;“链条延伸型”应通过技术投入、装备升级等举措实现农产品加工提档升级;“功能拓展型”应以“乡村旅游+”形式融合农业、文创、康养等产业,开发农业文化、生态、休憩功能;“多元复合型”重点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发挥产业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促进农村电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  相似文献   

2.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海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江苏省海门市通过农业产业化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一、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初步探索现代农业是多种产业融合的农业,必须坚持以市场化手段、产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  相似文献   

3.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协调发展可延伸农业经济增值空间、拓展农业文化功能、强化农业生态功能,促进农村社会整体发展,有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本文以安徽为例,从美丽乡村建设视域探讨了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现状、融合模式及可供借鉴的外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经验,并提出美丽乡村建设视域下培育农村产业融合的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乡村振兴和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共同目标和要求。农村产业融合是目前中国学术界的热点研究对象,并已出现了较多的研究课题和成果。但已有研究大多是围绕中国农村产业融合的基本内涵、发展模式等定性描述分析,尚未形成多学科视角理论研究框架,在时空研究尺度上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未来农村产业融合的研究应开展跨学科综合研究,拓展已有研究内容,重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以农村产业融合为契机,构建中国特色的农村产业融合研究框架,探讨中国乡村振兴的动力机制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陶梅柳  李松 《山西农经》2022,(22):32-34
大力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新时代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创新。通过对贵州省D镇的分析发现,在当前产业融合过程中,顺应市场规律,打造优势主导产业,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技术、人力资本的持续输入,使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成效显著,但仍存在融合度不高、产业链条较短等问题。基于此,文章针对当前农村产业融合的现状及问题,从农产品的产业链延伸、利益联结机制的完善和拓展农业功能等方面入手,构建产业融合的实现机制,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
<正>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重要支撑。不断深化思想认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指以农业农村为基础,通过要素集聚、技术渗透和制度创新,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农村新型业态,形成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惠农富农的利益联结机制、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农业作为乡村产业的基本依托,通过分析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指数及空间分异特征,对于新时期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减轻农业生态压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文章通过构建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产业融合发展指数模型对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从农业多功能性发挥、农业产业链延伸、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城乡融合5个维度系统评价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结果]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路径指数与融合效益指数在逐年上升,且融合效益指数提升较快,与产业融合路径指数差异逐步缩小;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效益指数增长较为明显,体现出四川省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有效实现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全面脱贫、新型城镇化建设等的有机结合。[结论]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趋势良好,且表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阶段从2010年的起步阶段逐渐过渡到2017年的初级融合阶段,但从贡献率来看,加强农业产业链延伸是现阶段促进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集聚态势,且地区差异有减小的趋势;从空间分布来看,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并随产业融合程度逐渐向川南拓展;自然条件基础决定了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格局,加强政策扶持,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村产业融合效率具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正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更是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有效途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指以农业农村为基础,通过要素集聚、技术渗透和制度创新,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农村新型业态,形成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惠农富农的利益联结机制、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突出亮点.201 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做出重要部署,必将推动正在蓬勃发展的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在广袤田野上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10.
<正>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突出亮点。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作出重要部署,必将推动正在蓬勃发展的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在广袤田野上异军突起。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必须打造有效的载体和平台。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返乡创业园是集聚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打造新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极的重要载体,是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产业共融的田园综合体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根据统计数据,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意义、现状、机遇及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当前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初见成效,发展模式日益多样化、经营主体逐步多元化、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健全。新形势下,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制度环境更加优越、物质基础更加雄厚、市场空间更加广阔、内生动力更加强劲。但是,我国农村产业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村产业融合层次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弱、利益联结机制松散、要素瓶颈制约尚未打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比较突出。[结论]提出应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产业融合模式、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能力、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激发多种要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搭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平台,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驶入"时代高铁"。  相似文献   

12.
刘慧  沈桂龙  汝刚 《农村经济》2020,(1):128-136
增强农村产业发展动力是形成产业兴旺的基础,具备条件和优势的超大城市应该做出表率并探寻出一般性的规律与经验。政府重视程度不够、中心城区的虹吸效应以及产业结构单一是超大城市农村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要增强农村产业发展动力:需要利用其区位、市场等优势,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并拓展其功能;对农业产业要进行优化升级,包括农业内部的结构优化、农产品质量提升以及品牌塑造;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产业整合、产业交叉与延伸以及新技术渗透去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在国际上,各国的路径和模式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政府都高度重视并因城施策,注重农村产业升级与产业融合,重视科技的运用。在理论分析和国际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为路径,以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产业功能转型为表征,以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为结果,通过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带动资源要素、市场供需在农村的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战略高度和创新价值又能落地生根的政策措施。其中,首次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中央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大创新思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延伸农业产业链或发展农业循环经  相似文献   

14.
<正>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正在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这不仅是构建新型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也为县镇经济带来新的活力。在各种充满创造力的实践中,农村产业融合涌现出产城融合、产业内部融合、产业链延伸、农业功能拓展、新技术渗透等多种新模式。日前,笔者分赴山东、浙江、湖南和四川进行调研采访,探寻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之道。  相似文献   

15.
基于城乡互动的视角,从提升农村主体地位和打通城乡互动渠道两方面出发,认为农村产业链延伸融合、农业功能拓展融合、信息技术全面融合、城乡产业转移融合与优势产业空间集聚融合共同组成了农村网络式产业融合。进一步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制度放松、市场需求多样化、基础设施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区位与资源优势是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破解农业碳排放问题是全面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关键举措,探索农村产业融合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有助于为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拓展新途径。方法 文章基于2008—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村产业融合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和空间影响关系。结果 (1)农村产业融合对农业碳排放存在显著的“减碳效应”。(2)基于投入要素视角,农村劳动力外流、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农业科技进步发挥了中介作用,即农村产业融合可以通过优化劳动力、土地、技术等要素间接实现“减碳效应”。(3)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碳排放均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且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4)农村产业融合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邻近地区农业存在显著的“减碳效应”。结论 充分肯定农村产业融合对农业碳排放的重要作用,继续发挥好政策、资金和技术的保障作用,深化农村产业融合进程,助推低碳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产业融合是新时期农村农业发展的载体,通过对乡村产业融合的路径探索,构建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对融合发展业态下的哈尔滨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建议。[方法]文章运用熵值法计算哈尔滨市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指数,分析其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探究其系统指标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影响。[结果]哈尔滨市乡村产业融合程度在逐渐加深,尤其在2014—2017年,其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处于快速增长期,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化,乡村产业融合逐渐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休闲农业产值、农业合作社、特色农业种植面积、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机械总动力等在提升哈尔滨农业整体效益上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其贡献率主要来自于农业多功能型拓展。[结论](1)哈尔滨市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趋势良好,且表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但从贡献率来看,加强农业产业链延伸是现阶段促进哈尔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2)协调城乡发展关系,降低乡村产业生产成本,使农民真正从农业产业链中获益是哈尔滨乡村产业融合的关键。(3)哈尔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农业多功能型拓展发展相对较好,但仍处于初级阶段,有较大发展潜力。(4)哈尔滨市在农业产业价值提升上应结合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政策要求,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有效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效率。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当前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主力军。新时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必须明确其动力因素和影响因素,在不断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强化不同主体之间的协作,形成合力的同时创新三产融合的模式,形成一二三产业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不断为新的产业融合创造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9.
正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突出亮点。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做出重要部署,必将推动正在蓬勃发展的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在广袤田野上异军突起。近年来,农业农村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需求结构升级,人们对农产品的品种、品质、品位提出了更高要求,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20.
廖芮 《农业经济》2018,(4):9-11
四川省为我国西南腹地,人口众多,物产富饶,是农业大省。近年来,面对经济持续下行的大趋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大势所趋。当前四川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面临较为特殊的环境以及诸多新的挑战,基于共享模式的农村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成为了新时期农村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为深入探究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创新发展问题,本文以共享模式为基础,从共享模式角度出发,从耦合度、必要性、发展建议等方面探讨了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