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析不同农地抵押贷款机制设置下异质性农户面临的信贷配给情况,对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在农地抵押贷款目标机制下,存在较多农户面临着新的交易成本配给、风险配给以及数量配给,实践中农地抵押贷款设置了不同的增信机制,分为内部增信与外部增信两类,其中外部增信又分为信息甄别机制与风险分担机制.不同增信...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抵押贷款是解决农村地区资金需求不足的有效途径,该文以重庆市开县农户调查为依据,从农户意愿角度阐明推进农村土地抵押贷款的必要,运用农户调查法、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法性,揭示农村土地抵押贷款的需求特征: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农户经济活动类型、农户家庭收入水平以及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户抵押土地意愿影响显著。为推动农村土地抵押贷款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开放农村土地抵押贷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推进农村土地抵押贷款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3.
根据四川省宜宾市364个农户调查数据,从借贷需求视角分析农户林权抵押贷款需求特点、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表明,69.2%的被调查农户愿意选取林权抵押贷款,具有以生产投资性用途为主、贷款额度集中在2~4万元、贷款期限集中在3~5年的需求特点;影响农户林权抵押贷款意愿的主要因素有农民年龄、性别、是否有外出打工经历、林地面积、家庭非劳动力比例、人均现金收入、距乡镇的距离、是否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探讨农户异质性作用下金融机构农地抵押贷款供给意愿及其行为,考察金融机构在异质性农户农地抵押贷款供给中是否存在结构性差异。研究方法:采用Probit和Tobit模型对黑龙江省4县(区)1 057户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相对于流转型土地经营权,农户承包型土地经营权面积增加对金融机构农地抵押贷款供给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农户土地实际经营面积增加仅会提高金融机构农地抵押贷款供给意愿,但难以扩大农地贷款规模;农户租金年付制土地占比过高会抑制金融机构供贷积极性,且这种影响对规模主体更显著;土地依赖性、有无社会关系等变量对金融机构供给不同类型农户的影响在作用方向和强度上存在区别,金融机构在异质性农户农地抵押贷款供给中存在结构性差异。研究结论:政府应制定差异化的金融政策,探索建立稳定长期的农地流转合作机制,提高流转型农地稳定性,鼓励开展中长期农地金融业务,以满足异质性农户金融需求。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抵押贷款是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农村金融的主要供给方,农村金融机构对开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意愿对于农地抵押贷款的发展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农村金融机构的视角,以辽宁省沈阳市为例,利用访谈和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分析了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意愿,探讨了金融机构面临的约束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粮食主产区辽宁省种粮大户的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探究种粮大户信贷约束程度及农地抵押贷款对其影响。研究发现,辽宁省种粮大户的信贷约束程度为70.69%,其中开展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地区种粮大户的信贷约束程度为62.74%,而未开展试点地区信贷约束程度为74.78%。计量结果显示,农地抵押贷款的开展对种粮大户信贷约束程度影响显著,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开展农地抵押贷款地区的种粮大户受到信贷约束的程度要比未开展地区低12.31%。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研究农户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期制定出提升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效率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利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利用logistic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利用logistic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受教育程度、收入主要来源、支出水平、贷款经历、社会关系、土地规模等变量对农户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利率水平等变量对农户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研究结论:应该适当扩大试点的数量和规模,制定合理的贷款利率,简化贷款手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而促使农户通过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途径,获取农业生产资金贷款。  相似文献   

8.
利用浙江省建德和开化两个省重点林区县(市)8个村156个农户调查的数据,通过描述统计实证分析了农户林权抵押贷款的意愿。林业补贴政策对林权抵押贷款意愿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林业补贴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户林权抵押贷款意愿。据此,提出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认知水平;加强配套措施,完善服务体系;破解农户难题,提升贷款需求;协调相关政策,拓宽融资途径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四川省5个省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区)32个村508个农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对农户林权抵押贷款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现行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安排下,农户的性别、受教育年限、是否担任过村干部、非农就业人数比重、是否获得过信用贷款、投资风险承受能力、林木林产品销售比例、是否与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和政府的支持等因素对农户林权抵押贷款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辽宁省14个市385个农户为样本,对农户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土地面积、家庭年收入、贷款利率和对政策的认知与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意愿显著正相关;家庭人口数与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意愿呈负相关。据此提出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支持农户土地规模经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出台农地经营权抵押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农户政策认知程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湖南省岳阳试点(新开镇、步仙乡、毛田镇、西塘乡)调查资料为依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年龄、文化程度、打工经历、政策了解度、收入水平、耕地规模对抵押贷款意愿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并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揭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影响农户信贷可得性的作用机理,并检验风险分担机制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方法:运用PSM-DID方法、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研究结果:(1)农地抵押政策可以提高大规模农户的信贷可得性;(2)农地作为抵押物的处置风险是影响农地抵押政策执行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农地抵押+农地流转市场”和“农地抵押+第三方组织”两种风险分担机制均能有效降低农地经营权作为抵押物的处置风险,进而可以强化农地抵押政策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改善作用。研究结论:农地抵押政策的进一步推行需要建立健全风险分担机制,降低农地的处置风险,以提高农户的信贷可得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基于辽宁省昌图县的农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收入效应。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结果:如果不考虑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选择性偏差问题,则会高估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贷款的收入效应;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对农户的收入效应明显,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贷款会使其总收入和农业收入显著增加;农地抵押贷款对农户总收入提高的效果大于农业收入,但差距不大。研究结论:为充分发挥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增收作用,应构建多元化供给主体机制、完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执行机制、加大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宣传力度、健全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能够有效解决农民因缺乏抵押物而导致的融资难问题。新疆开展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在政策环境、农村保障体系、农地流转规模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依然需要在法律依据、农地登记管理、评估等环节做好政策扶持、打造服务平台、完善风险防范机制等工作。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通过对江苏省徐州、淮安、泰州、南京4市191个非试点村340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效问卷调查的分析,检验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潜在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Logit回归模型。研究结果:分析了4个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潜在需求与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论:(1)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存在强烈需求;(2)银行较少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针对性的金融性产品,享受农业政策性保险与贴息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比例较低;(3)这种潜在需求受到年龄、受教育水平、固定资产规模、年贷款申请次数、贷款满足率、银行是否提供针对性金融产品、是否享有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否享有贴息贷款以及地区等因素的不同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构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政策效果仿真模型,预测政策效果未来走势并寻找优化途径。研究方法:系统动力学、G1法、熵值法。研究结果:(1)家庭收入是政策效果最显著的正向影响因素,贷款可得性是政策效果最有效的正向影响因素;(2)贷款期限、贷款获批比例、农户信用等级均为政策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农户信用等级是政策效果的关键因素;(3)贷款利率是政策效果的较为敏感影响因素。中小型农户贷款响应对利率的提高有较强的敏感反应,而对利率降低敏感度不高。研究结论:提高贷款可得性、适度延长贷款期限、提升农户信用等级是优化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揭示已开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可获性不高的现象并解释其原因。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规模农户和小农户土地抵押贷款可获得性具有差异性;(2)土地产权流转市场较小、土地评估机制不健全、农户承包经营权证不随经营权流转、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尚未完成、信贷风险分摊机制等制度基石尚未完全确立等因素降低了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可获得性。研究结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进一步推广需要提高银行对抵押土地的处置能力,简化规模农户贷款手续,同时完善信贷风险分摊机制。  相似文献   

18.
山东枣庄是我国较早开展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试点城市,其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改革尤为突出。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剥离农地经营权、创建担保公司等改革手段,为农地规模化经营提供融资保障。但在实践过程中,混合治理结构带来的交易成本过高问题也渐渐显露。本文引入威廉姆森范式理论,对枣庄市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中的治理结构、交易性质以及交易频率等进行了分析,得出一体化的治理结构可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最后从一体化组织构建、行政关系、合作方式与原则以及风险防范等角度提出一体化治理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国林农和林业企业一直面临融资困境,导致林业产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林权抵押贷款则为破解林农贷款难问题找到了突破口,有效缓解了林农和林业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本文以辽宁省抚顺市为例,首先介绍了抚顺市林权抵押贷款取得的明显成效,包括林权抵押贷款加速了林业产业发展、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以及促进了金融机构增盈增效,但同时也指出了还存在林权抵押贷款风险分散机制及林业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其次提出了建立林业保险机制和多元化的风险担保体系、健全和完善林权管理服务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陕西省佛坪县为例,分析了林农参与森林碳汇抵押贷款意愿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原始调查数据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森林碳汇抵押贷款成本、森林保险范围以及碳汇资产变现难易程度,对贷款意愿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揭示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据此提出建议,为森林碳汇抵押贷款机制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