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三、情,系在心人非草木,岂能无情。不论是科学家、经济学家,还是政治家,他的身体都由血肉铸就。读《笔记》,可以领略作者性格的坚毅和刚强,也可窥测作者的情感世界,从中体会到他的内心独白。(一)与同事的友情作者在北京地质学院的八年寒窗苦读,与同学们结下了深厚的学谊。今天,作者离开母校已经48个春秋,但他仍然怀念读书时光,珍重校友情  相似文献   

2.
此文是中共河南省西峡县委组织部向本刊推荐的一位乡镇干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会,值得一读。作者为南阳市西峡县优秀共产党员、"十佳公仆"、重阳乡科技副乡长。他在山区工作28年中,始终以帮助农民群众脱贫致富为己任,利用所掌握的技术义务指导乡亲们发展生产,被群众誉为"最贴心的泥腿子干部。"他在长期农村工作实践中的三点体会发自肺腑,读后使人颇受教育和启迪。  相似文献   

3.
管理的韵律     
一说起管理,我们立即就会想到泰勒和他的《科学管理原理》。泰勒是管理学界的珠穆朗玛,他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百年管理从那一刻诞生。泰勒让管理成为了流淌在企业里的血液,让土地、劳动力、资本要素都真正活了起来。在那个资本主义年代里近乎前无古人,这是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在泰勒之后,仿佛是不尽长江滚滚来,法约尔、韦伯、梅奥、德鲁克,一个接  相似文献   

4.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目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屠格涅夫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由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屠格涅夫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作者为财政部会同中国会计学会发起设立的"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育工程而创办的《会计研究动态》(内部传阅资料)而写的一篇稿件,本文作者是学术五期每期《动态》的主编。本文实起因于陈冬华教授和李真教授发表在《会计研究》2015年第1期的《乡土与城邦》一文,作者有感于当前"学术的时势"。读而后感,感而后发,遂有此文。本人作者爱好广杂、从事会计研究工作亦有十数年,身临其境,故作者对陈李二位教授的观点深表赞同。我国会计学术发展问题历来得到学术界较高重视,两年前,中国会计学会和《会计研究》杂志发出倡议:"推动中国会计学术研究走向国际",主张立足本土主题,将会计理论研究植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会计改革的土壤。作者认为,陈李专业之文,可谓视野宏阔,而其论点所及,已不止于会计,这也彰显了《会计研究》作为权威期刊的一个高定位。所谓"致其知而后读",读了才有感悟,读了才知应读,读了才知必读,期待不止会计领域的研究人员能够敬读《乡土与城邦》一文,并引发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初识他的人,感觉他待人随和、言语坦诚,是一位非常朴实的人:了解他的人,评价他是位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实干家:而他在他的员工心目中,又是一位勤勉、坚韧、具有远见卓识的领路人。  相似文献   

7.
<正>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一直非常怀念一名广西烈士,他几乎每次见到广西人,都要深切地谈起他,称赞他"读了半本马列主义,红了半个中国",他,就是韦拔群,一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叱咤风云的革命将领。对于他,人民共和国一直没有忘记。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代、第二代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一直对韦拔群念念不忘,予以了深切的怀念和极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生命所在,如何管好人才、用好人才、培养和留住人才,已经成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  相似文献   

9.
徐展  李风 《中国土地》2001,(6):17-20
一个人是渺小的,但具有了伟大的精神,他就会像一座山一样高高耸立;一座山是平常的,但出个不寻常的人,山也就有了不寻常的灵气。 ——作者手记  相似文献   

10.
<正>初夏的小雨淅淅沥沥。民权县黄河故道"绿"得让人心醉,让人一下子就想起了江南水乡。李昌盾看着这一片一片水塘、碧水中游弋的鱼儿、池塘边摇曵的垂柳,他是那么的兴奋和亲切。细雨中,池塘边,垂柳下,商丘市和昌饲料公司总经理李昌盾和作者聊起了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相似文献   

11.
危险的赵     
谈论一个人或一件陌生的作品可能经常要冒着过度阐释的危险,好在"工作坊"这个栏目更多的还是为了呈现一个艺术家阶段性的工作状态。赵赵很少跟人解释自己的作品,我们所了解最多的只是作者对作品制作过程的一般性描述,在另外两篇与秦思源、王兴伟的谈话也能看出来,对于艺术赵赵多半都是隐而不发的,对于生活方面却是津津乐道。或许这正是他的别有用心之  相似文献   

12.
在平南县安怀镇的田间地头上,常活跃着一位身材瘦小的人,他时不时地东看看西摸摸。他在做什么呢?不认识他的人可能会觉得他的所作所为有些不可理解,而认识他的人都说他的做法很正常,因为他是在了解各类农产品的生产状况。他就是平南县连续三年下派驻  相似文献   

13.
论知识型员工激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称“知识型员工”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知识型员工又称之为知识工作者,一般是指具有从事生产,创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为企业带来知识资本增值,并以此为职业的人。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发展迅速,企业之间竞争的  相似文献   

14.
在平南县安怀镇的田间地头上,常活跃着一位身材瘦小的人,他时不时地东看看西摸摸。他在做什么呢?不认识他的人可能会觉得他的所作所为有些不可理解,而认识他的人都说他的做法很正常,因为他是在了解各类农产品的生产状况。他就是平南县连续三年下派驻到安怀镇的农业科技特派员,在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两年获贵港市优秀农业科技特派员表彰的吴云庭。  相似文献   

15.
正8000元钱,对有些人而言,可能只是一顿饭钱,也可能仅仅是一套西装或者是一个名牌包包,甚至是一根皮带,翻不出什么大浪来。但是钦州市浦北县的吴钦,却靠8000元本钱,仅仅用3年的时间,就逆袭成了百万富翁,迅速成为众多创业者的榜样,他是如何做到的呢?8000元翻了10多个"筋斗"今年33岁的吴钦,是钦州市浦北县大成镇六里村人。小时候,他记忆力很好,很多书读了都能过目不忘,因此读书成绩一向不错。  相似文献   

16.
在作者的笔下,流淌出对粮食的敬畏之心,抒发出对民生的忧患之情,谱写出对粮食事业的无限忠诚,表达出对粮食人的淡淡乡愁……我作为一个粮食经济研究者,“且读且思,且思且读”,收获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7.
我读小学三年级时,村里有一位高中生考上了大学.这在当时可是一件非常风光的事情.学校老师敲锣打鼓地将录取通知书送到那位考上大学的高中生手中时,他父亲燃放了长长的鞭炮,并大声对围观的人说:"晚上放电影,大家来看啊!" 听说要放电影,我高兴极了,和哥哥早早地就吃了晚饭,搬了凳子坐在银幕前等着电影开场.虽然电影还没开演,但银幕前早就坐满了人.那位高中生和他的父母面带笑容地站在银幕下面,很多人走上前向他们表示祝贺.我和哥哥也向他投去了羡慕的眼光.  相似文献   

18.
<正>了解郑联合的人都说:其貌不扬,追求不凡;和他共过事的人都说:他干啥都是身体力行,处处为人先;他服务的对象都说:和他打交道就像处朋友,总是诚心相待,尽力帮忙,但是违反原则的事情他却从来不做;上级主管的领导说:他牵头的项目,总让人放心。海南省粮油科学研究所位于海南省琼海市,是一所以热带粮食、油脂产品开发,粮食储藏和害虫防治技术研究为主的综合性粮油科研机构。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  相似文献   

19.
杜瑞芝同志是广东省农村工作的老领导,也是省农经学界的老领导,对我省农村的改革开放做了许多新的探索和创新。1986年他调到省顾问委员会任副主任后,仍然经常了解农村情况,参加农经研究活动。在省农口,他领导我时间最长,交往最多,也是对我启发教育最大的一位。有些事情虽然经过二、三十年,今天回忆起来,印象仍然十分深刻。杜瑞芝同志是省里在“文革”中最先被打倒的一位地委书记。早在1966年春夏之交,佛山的一群干部举着“打倒三反分子杜瑞芝”的横幅标语,到中南局机关大院游行请愿,列举他的“罪行”是反对林彪的“顶峰论”,反对天天读《语…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正>期待搭建更顺畅的交流平台……杂志办刊形式越来越生动,可读性也越来越强,可以看出杂志社编辑记者们都十分地用心,赞一个。杂志的定位不仅仅是展示全国农村金融系统观点、经验、做法的单向发布平台,也应是全国农村金融系统各层级、各机构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在这方面建议杂志做出更大胆的探索创新。现在杂志大文章都配发作者头像,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能够让读者在"读文"的同时也能"读人",文章给人感觉也更亲近。受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