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根据宝珠寺水电站运行条件下游河床冲淤演变模型试验结果,分析了下游河床冲淤演变规律,指出在左岸堆碴对下游河床淤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根据宝珠寺水电站运行条件下下游河床冲淤演变模型试验结果 ,分析了下游河床冲淤演变规律 ,指出了左岸堆碴对下游河床冲淤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李连祥  刘浩泰  鲁承阳  高潮 《人民黄河》2001,23(11):20-21,24
汛期潼关河床冲刷主要发生在洪水期,平水期微淤或处于冲淤相对均衡状态。洪水水沙组合情况是决定潼关河床是否发生冲刷的基本条件,河床边界条件对洪水冲刷产生影响。1974年以来,使河床发生冲刷的洪峰占69%,潼关高程升降值一般小于0.30m,使潼关高程下降0.5m以上的主要是流量大于5000m^3/s的各级含沙量洪峰,使潼关高程上升0.5m以上的,以流量小于5000m^3/s,含沙量大于200kg/m^3的洪峰居多。近期潼关洪峰少,流量小,含沙量高,导致洪水期潼关高程下降值比前期偏小50%左右,是河床逐年淤积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长江中下游洪水位与河床冲淤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长江中下游近50年来部分水文断面如螺山、城陵矶洪水位抬升明显、高洪水位持续时间加长的问题,统计了大量水位、流量、水流含沙量以及河床地形等实测资料,并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洪水位变化与河段河床演变及河道形态变化密切相关,江湖淤积及河道形态变化是造成洪水位抬高及高洪水位持续时间加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一、工程概况   滏阳新河是子牙河系两大人工行洪河道之一,是解决滏阳河洪水来量大、流势猛而河道狭窄泄量小,致使中下游流域屡遭严重洪灾的重要河道,主要任务是配合滏阳河中游洼地滞洪,工程将滏阳河流域 14877平方公里的洪水导入子牙新河,为滏阳河流域洪水实现分区治理、分流入海创造了良好条件。其左右两堤均属二级堤防。   滏阳新河上自宁晋县小河口跌水开始,流经宁晋、新河、冀县、衡水、武邑、武强、泊头、献县 8个县市,在献县枢纽汇入子牙新河。滏阳新河深槽自小河口村与十字河起,至献县枢纽闸止全长 132 4公里;左堤自…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黄河内蒙古段头道拐站典型水文断面在各级洪水下的冲淤变化。通过对各级洪水过程在头道拐站典型水文断面河床冲淤变化的分析,寻求断面冲淤变化规律,进一步为水文测验、防洪、防凌及河道整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校正因数法的基本原理,采用浮动多项式选配水位与稳定流量的关系方程和水位与校正因数的关系方程,以模拟计算的流量与实测流量相对误差的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准则,分析了约束条件,建立了洪水绳套曲线的模拟模型;提出了用正多面体法对模型参数进行求解优化。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法能有效地模拟受洪水涨落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绳套曲线,且对受其它因素影响的流量资料整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期潼关水沙变化对河床冲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以来,潼关水量和沙量大幅减少,洪峰少,流量小,历时短,含沙量高。1986-1999年汛期平均水量120亿m^3,比前期减少40%-60%,日平均流量大于3000m^3/s的出现天数和水量均减少90%以上,沙量变化较小,含沙量成倍增加,致使潼关高程汛期平均下降幅度明显偏小,比非汛期上升偏小0.10m,比建库前汛期平均下降值偏小0.08m,若与控制运用初期相比,则偏小0.30m为了适应入库水和条件的不利变化,水库运用方式多次进行调整和改善,但河床淤积仍较1985年前严重,潼关高程逐上升,尤其1994年以来,入库水沙量在前期大幅减少的基础上又明显减少,潼闹程居高不下,长期变动在328.00-328.35m之间。  相似文献   

10.
布拉马普特拉河是著名于世的大河之一。本文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该河的平面形态,冲淤特性等,指出布拉马普特拉河是一条基本平衡的游荡性分汊河道。  相似文献   

11.
三门峡建库前潼关河床冲淤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润民 《水力发电》2003,29(1):10-13
根据历史文物考证,地质勘探剖面资料以及水文资料分析,三门峡水库修建前,潼关河床高程处于动态相对冲淤平衡的微淤状态,年平均淤积厚度不足1cm,由于潼关河段具备有利于河段稳定的下边界条件,河段两岸边界对水流有约束作用,干支流洪水具有巨大的输沙能力,因此,建库前潼关河床能保持动态相对的冲淤平衡,对这一规律的分析,有利于进一步研究改进三门峡水库的治黄决策。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下游河道洪水冲淤临界水沙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总结了以往对黄河下游河道冲淤临界条件的研究情况,根据非饱和输沙理论导出了河段排沙比与水沙系数关系,通过1960~1999年422场次洪水资料的统计分析,建立了黄河下游各河段的冲淤临界水沙条件,该水沙条件包括了洪水平均流量、含沙量,给出了黄河下游花园口以上、花园口~高村、高村~艾山、艾山~利津4个河段在不同三黑小(三门峡、黑石关和小董3站)水沙组合情况下的冲淤关系,该临界水沙条件可为小浪底水库调度决策以及黄河下游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黄河内蒙平原段1954年~1991年河床的冲淤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黄河内蒙平原段概况黄河内蒙平原段西起巴彦淖尔盟磴口县,东至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全长5l6km.该段黄河发育在阴山与鄂尔多斯高原之间的断陷盆地之上,河床的土壤主要以第四纪全新统的冲洪积砂壤土和次生黄土为主,河床平均比降1/8000.黄河两岸有十几条一级支流,其中右岸的十大孔兑,是区内著名的强暴雨区和输沙区.沿黄河南岸分布有库布其沙漠.区内降水200mm至400mm,由西向东递增.年平均大风七十多天.区内有巴彦高勒、三湖河、昭君坟、头道拐四个水文站,其中巴彦高勒和头道拐两水文站位于黄河平原段的首与尾.头道拐站实测黄河多年平均来水量240.9亿m~3,年均输沙量1.37亿t,中水河宽300—600m.巴彦高勒至三湖河口段,长度213.6km,属游荡性河道.河槽宽浅、宽  相似文献   

14.
子牙新河穿运涵洞淤积问题一直是设计和工程管理部门长期研究的课题。根据多年的实际观测,特别是1977年及1996年穿运涵洞取得的冲淤资料,对分析穿运涵洞泥沙淤积规律有很重要的价值,并确认穿运涵洞淤积物能被洪水冲开,一般情况下,汛前也不需要人工进行清除。同时,对淤积成因,不冲不淤流速及洪水过程与冲淤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2000年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及河床演变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1999年11月-2000年10月黄河下游的监测资料,分析了小浪底水库的出库水沙特点,全面研究了下游河道冲淤,床沙粗化,河道断面形态变化及河热变化,对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运用的减淤效果进行了分析计算。同时,就2000年10月-2001年2月向天津紧急供水对减淤的影响也作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尽管这一时期进入黄河下游的水量为历史最枯,但黄河下游仍减淤2.16亿t,而且未出现大的河势变化及工程险情。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中下游洪水位变化与河床冲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大量的实测资料,分析了长江中下游近50年来的洪水位变化与河床冲淤变化,发现部分水文断面洪水位抬升明显、高洪水位持续时间加长的现象,与河段河床演变及河道形态变化密切相关.为长江中下游洪水抬升机理分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1973—2005年宁蒙河段汛期场次洪水的冲淤特性、冲淤效率与下河沿断面水沙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下河沿断面洪水平均含沙量大于7 kg/m3时,宁蒙河段以淤积为主;当下河沿断面洪水平均含沙量小于7 kg/m3时,宁蒙河段以冲刷为主,且流量为2 200~2 500 m3/s时冲刷效率最大,此时洪水总水量应大于25亿m3。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丹江口水库建库21年来的实测资料,对库区沿程的泥沙冲淤和河床演变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库区沿程泥沙冲淤的三个特点,即:(1)库尾卵石库段在枯水期尚无明显的淤积现象;(2)中上段的沙质推移质淤积区内的滩险河段的航道条件有明显改善;(3)常年回水区悬移质泥沙淤积区内沉降固结,使有效库容的使用年限明显增长。本文还总结了库区沿程纵、横剖面的淤积塑造持点。从汉江库区的河床演变特点看出,建库后是一个淤积重新塑造河床过程,它是在建库前的山区性河谷条件下,入库水沙按照水库调度运用的控制条件,遵循不平衡输沙的淤积规律重新塑造河床。水库淤积重新塑造的河床河型简单,具有单一河槽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建立了模拟黄河下游冬季输沙及河床变化的数学模型。根据实测资料对明流(不结冰)情况下的经验输沙公式进行了修正以用于冰盖水流的情况。在本模型中计算了模拟河段内各个断面在每个时段的水流条件、输沙率及河床的断面形态。在河床演变过程中根据河流最小能耗原理对河宽的变化进行了调整。冲淤沿断面的横向分布是根据有效拖曳力的原则分配的。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20.
取水口处的泥沙淤积问题关系到取水工程能否安全运行,从水流、河势角度论证了取水口布置的合理性,并减少取水对航道及防洪影响的必要性。以长江九江湖口水道某电厂取水口为例,采用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研究了取水口附近局部流态、河床冲淤、取水工程处悬沙含量等的变化规律,并对附近河床近期变化进行了预测。计算条件采用丰、中、枯典型年和典型系列年水沙条件,系列年考虑三峡工程和上游水库调度的影响。通过分析计算结果,选择了较优取水口方案,并推荐了适宜的取水口标高。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河段取水工程处河床冲淤规律受来水来沙条件和取水工程位置处的局部地形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