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精准扶贫是我国解决农村地区贫困问题的重要手段,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巩固精准扶贫成效,构建长效机制,推进农村产业扶贫是一个有效路径。当前农村产业扶贫面临的主要困境在于产业选择是否符合本地实际,扶贫资本是否能够达到最大效用,基础设施等隐性投资如何解决,针对这些困境,政府部门需发挥主导作用,科学规划并整合资源,探索多种投资模式,带动农村地区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3.
尉富国 《山西农经》2022,(2):81-83+102
在精准扶贫理念指导下,具有旅游资源优势的乡村可以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开展独具特色的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实现精准扶贫。鹤壁市淇县赵庄村的旅游精准扶贫经验具有典型性,但也存在噪声污染、绿化不够、传统文化保护、挖掘不足等问题,当地应采取保护村落传统建筑和传统文化,利用优美环境发展养老休闲产业,打造精品乡村休闲体验品牌等措施,保障乡村旅游扶贫长效机制的落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发展现状,从两者的耦合发展角度对其耦合性进行研究,旨在为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协调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建议。[方法]以乡村旅游发展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上体现的价值与精准扶贫在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社会发展和乡村生活环境改善上的成果组成耦合系统,通过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其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结果]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度在03~07之间,处于中等耦合阶段,其中2010—2011年为低度耦合协调水平, 2012—2014年为中度耦合协调水平, 2015—2016年为高度耦合协调水平,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结论]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使其与精准扶贫在全面小康建设中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全面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实现旅游扶贫最佳效果,达到高度耦合阶段的关键; 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发展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但两者均未达到成熟阶段,应重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农村文化开发等影响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乡村是扶贫开发的重要载体,而旅游扶贫是为贫困地区提供"造血功能"的开发式扶贫。据统计,我国七成以上的优质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边境地区和革命老区,生态环境良好而经济发展落后,贫困人口大多集聚其中。因此,如何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将"地利"转化为"红利",成为乡村精准扶贫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拟从资金筹集、扶贫对象识别、居民扶贫意识和能力培养及电商扶贫四个维度,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破解路径。  相似文献   

6.
王黎  童静  刘成 《农村经济》2021,(3):56-63
精准扶贫是“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其中乡村旅游是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当前,对于乡村旅游示范村旅游产业发展试点,助力乡村精准扶贫的路径和模式上还缺乏深入探讨。本文以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村为样本,分析乡村旅游示范村助力精准扶贫的评选机制、动力机制、示范机制、规划设计机制,提出乡村旅游示范村需要精准选址评定和营造特色场景,构建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指标体系,研究有差异化的乡村旅游脱贫路径。  相似文献   

7.
8.
伍芳 《山西农经》2020,(4):22-23
实施精准扶贫,思想扶贫要先行。贫困地区存在思想观念较为落后、教育思想认识不足、经济思想观念欠缺、思想扶贫缺乏创新等情况。针对贫困地区思想扶贫面临的现实困境,扶贫主体要努力寻找破解思路,采取思想扶贫措施,以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相似文献   

9.
陕北地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效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尖锐的问题之一,我国政府极其重视扶贫。通过乡村旅游实现精准扶贫,对于打赢扶贫攻坚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效进行评价,对把握脱贫工作的不足和方向、提高陕北地区乡村旅游的扶贫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选择2011—2016年为时间结点,将熵值法与加权评分法两种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以榆林市和延安市21个“国家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重点县”为研究对象,研究陕北地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来其精准扶贫效应,并对其做出评价。[结果]陕北地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经济效应总体为显著,且延安市区域间发展很不平衡; 在改善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受教育及生活水平方面,乡村旅游产生的效应不显著; 在改善贫困地区贫困居民健康水平方面,乡村旅游扶贫效应比较显著。[结论]陕北地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效应总体处于显著和较显著两个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0.
旅游扶贫在实现精准扶贫过程中,发挥着强烈的带动作用和有力的造血功能。在具备一定旅游价值或可开发性较强的贫困地区,将旅游产业开发与乡村地区的生态资源、土特产品、民俗文化、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等密切结合起来,大力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为精准脱贫找到可靠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基于精准扶贫背景对四川省乡村旅游驱动力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期为四川省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方法]文章对四川省旅游扶贫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概括,并总结出了目前四川省乡村旅游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弊端,然后根据问题和专家意见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基于精准扶贫的四川省乡村旅游驱动力指标评价体系,确定了指标权重,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四川省旅游扶贫主要问题和专家意见归纳出影响四川省乡村旅游的驱动力主要体现在政府推广力、乡村旅游吸引力、游客需求力等3个方面。从上述3种驱动不同指标的权重值分析得出,3种驱动力中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最为重要,其次为游客需求性,最后是政府的推动作用。而乡村旅游吸引力中的区位条件、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完善度是影响吸引力的重要因素;游客旅游动机和信息来源是影响游客需求的主导原因;政府的监督管理与科学引导是实现推动力的主要体现。[结论]四川省乡村旅游扶贫发展前景无限,潜力巨大。由于四川省乡村旅游经济与发展动力不足,应充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明确乡村旅游发展的驱动力,努力提升驱动力水平。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扶贫日益成为我国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和中坚力量。本文从我国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出发,提出了我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三大路径:精准识别旅游扶贫帮扶对象、精准消除旅游扶贫参与障碍、精准依托旅游扶贫项目。继而,归纳了政府主导型、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型、开发旅游商品型这四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帮扶模式,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有效促进了乡村经济转型,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手段,乡村旅游扶贫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乡村旅游扶贫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贫困地区人们参与度不够,扶持力度有限,难度大以及人才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扶贫的深度与广度,不利于实现贫困地区脱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文通过分析乡村旅游扶贫困境的一系列因素,给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方宜霞 《山西农经》2021,(5):142-144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落实精准扶贫战略。完善精准扶贫审计工作,能够有效促进乡村建设与发展。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站在审计视角,探讨了精准扶贫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文章选取主成分分析法,首次对安徽省的精准扶贫的乡村旅游的驱动力进行分析,以期对安徽省旅游扶贫工作提供借鉴与指导。[方法]选择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合SPSS22.0对安徽省基于精准扶贫的乡村旅游驱动力以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基于精准扶贫的安徽省乡村旅游的主要驱动力是经济驱动、城市环境驱动和健康卫生驱动。其中空气可吸入颗粒年均值对于安徽省精准扶贫的乡村旅游呈负向驱动,乡村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乡村旅游扶贫政策性文件发布数量呈正向驱动,这几个因素是安徽省乡村旅游的主要驱动因子。[结论]今后安徽省基于扶贫的乡村旅游要注重乡村环境的维护、卫生质量的提升、设施设备的完善以及督促各地区政府对发展乡村旅游引起高度重视为入手点,着重提升乡村空气质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卫生厕所普及率以及相关政策数量等,以促进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中的成效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河南省乡村旅游扶贫实践进行调研发现,河南省主要形成了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合作社(公司)+农户文创+民宿旅游等四种实践模式,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还存在乡村旅游产业联动机制不完善、乡村旅游产品有效供给和核心竞争力不足、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有待改进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优化河南省乡村旅游扶贫路径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18.
在精准扶贫实施中,文化扶贫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内容,而公共图书馆在推进文化扶贫中具有重要功能和作用。基于精准扶贫观念分析,归纳和概括图书馆对文化精准扶贫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图书馆参与文化精准扶贫的具体路径和对策,以期为农村基层图书馆建设及参与文化扶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措施,在精准扶贫背景下,研究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以期为贫困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也将有利于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方法]以重庆市14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扶贫县为研究区域,系统分析该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发展模式,采用平均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平均分布密度,探究境内194个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1)重庆市乡村旅游重点扶贫县中,发展模式主要有高科技农业园、农家乐、乡村自然景观和乡村人文景观,其中农家乐是数目最多的类型。(2)各乡村旅游重点扶贫县中ANN值均小于1,说明这些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均呈集聚分布。(3)各乡村旅游重点扶贫县中乡村旅游资源分布密度差异较大,其中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平均分布密度最高,为6115个/万km2,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平均分布密度最低,仅为2709个/万km2。[结论]乡村旅游重点扶贫县中乡村旅游资源数目还比较少,各地之间存在差异,今后应从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开拓发展模式、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创新与策略深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贫困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人力充沛,全国一半以上贫困乡村都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旅游扶贫是行之有效的科学路径。文章总结了旅游扶贫具有贫困人口参与面广、扶贫效果快、返贫率低、防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的突出优势和特点,并根据党中央"三位一体"扶贫格局,在梳理各地扶贫经验和模式的基础上,阐述了旅游扶贫是贫困乡村产业化扶贫的最佳路径和中坚力量,提出了乡村旅游扶贫要强化战略引导,创新机制体制,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动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该文还重点分析了重庆市乡村旅游扶贫的"旅游+片区开发、旅游+N(农业、文体、商贸等)"模式,认为重庆市实施政府主导、政策引领,因地制宜、多元发展,整合资源、立体扶贫,创新机制、多样带动的乡村旅游扶贫成功经验值得推广、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