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行为是在一定的企业经营目标指导下,企业内在利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外在表现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虽然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基本目标,但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行为必须受制于整个经济体制,并严格遵守市场规则,兼顾社会利益和社会目标。然而由于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模式是一种由行政机制向市场机制转换的过渡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不规范性,使得企业行为容易产生种种扭曲现象。因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必须具有自我控制能力,否则企业将会步履艰难,陷人困境。为了对企业行为进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霍振芳 《经济论坛》2001,(14):46-46
一、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根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最具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种:利润最大化、资本利润率最大化(或每股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而各种财务管理目标的定位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其中最基本的目标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其根本原因有两个:1利润最大化目标符合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利润最大化观点认为,利润是企业剩余产品的价值表现,它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说明企业财富增加得越多。由于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黄怡 《现代经济信息》2011,(20):121+125
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管理目标,保护企业资产,提高经营效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采用的有组织计划的各种协调方法和措施。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要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就必须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这对于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和管理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证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以及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讲述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基本结构和必要性,并就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和经营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康 《经济导刊》2000,(1):44-47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商业银行组织各项经营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经营策略指商业银行在具体金融环境下开展经营活动的方式方法。经营目标决定着经营策略的基本方向,经营策略的实施影响着经营目标的实现程度,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应当以经营目标为核心,通过分析内外部金融环境和各项银行业务的特点制定经营策略,力争实现经营目标和经营策略的协调一致。一、经营目标的界定在市场机制占主导地位的环境下,任何企业都会自发地以追求最大利润为宗旨,因此一些人往往把企业经营目标界定为利润最大化,其实这种观点会误导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导…  相似文献   

5.
李刚  王玉兰 《技术经济》2003,22(12):34-35
在现代社会里,由于利润成为企业及其各利益方关注的焦点,利润的最大化或最小化也就成为企业选择会计政策最终的出发点。鉴于会计政策选择的法律保护,就极有可能会促使一些企业披着合法的外衣,为达到私人目的而进行利润操纵。 一、利润操纵的内在动因—利益驱动 会计信息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后果,这已被中外会计学者所证实,也因此引起世界各国分别采取与本国政治体制相适应的会计管理体制,制定会计规范和相关法规,以约束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的行为,保证并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纵观中美两国会计造假案,全部是由于会计规范执行不好造成的,不但是会计规范执行  相似文献   

6.
在企业财务管理实务中,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选择财务管理目标时,无论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还是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者相关者利益最大化,都在存在诸多优点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自身无法克服的缺点。财务管理目标制约着财务运行的基本方向,如果看不到企业治理结构的变化和发展,不能适时调整和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运行机制就不可能合理,进而影响企业治理的效率,更无法保证企业的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看法认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关键是通过法律监管,而在介业从传统的“单边治理”转向“共同治理”中,此时,共同治理逻辑与股东之上主义逻辑的本质差异在于公司的目标是为包括股东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服务,而不仅仅只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公司是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间缔结的“契约网”,各利益相关者或在公司中投入物质资本或投入人力资本,目的是获取单个产权主体无法获得的合作收益,而作为每一利益相关者,又具有自利的本性,为了达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必然会非常关心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会计信息,在此过程中,每一利益相关者为了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必然会有操纵会计信息的动机,但也有监督会计信息的动机,如何将每一利益相关者操纵会计信息的动机转化为监督会计信息的动机,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生态。本文着重对利益相关者的会计操纵行为和会计监督行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平衡记分卡被称作“战略地图”、“一种革命性的评价和管理制度”,赞誉之声甚多。但平衡记分卡本质上不过是一个动态导向系统而已,它通过设置一系列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考核、评价、控制,从而成功地将企业导向预定的目标。随着企业财务目标从企业利润或企业价值最大化向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转变.未来的平衡记分卡设计也应从立足企业利润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向立足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转变。  相似文献   

9.
黎仁华 《财经科学》2003,(5):121-124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获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或税后利润的最大化是现代企业的基本目标,纳税筹划可以在税法的允许范围内通过筹划行为达到延缓或减轻税收支出。实现税后利润的增加。国家审计对企业纳税行为的审查监督具有义不容辞的法定责任,理应对企业纳税主体的纳税筹划行为进行有效的判断和辨析,准确评判企业的避税筹划、节税筹划、转嫁筹划和偷税漏税行为,并合理界定纳税筹划行为中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获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或税后利润的最大化是现代企业的基本目标,纳税筹划可以在税法的允许范围内通过筹划行为达到延缓或减轻税收支出,实现税后利润的增加.国家审计对企业纳税行为的审查监督具有义不容辞的法定责任,理应对企业纳税主体的纳税筹划行为进行有效的判断和辨析,准确评判企业的避税筹划、节税筹划、转嫁筹划和偷税漏税行为,并合理界定纳税筹划行为中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1.
邢德录 《经济师》2007,(3):228-229
在传统的集权管理模式下,企业把总产值作为经营的主要目标。西方许多经济学家都是以利润最大化这一概念来分析和评价企业行为和业绩的。在产品、技术、知识等创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成长的可持续性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所面临的重要的课题。产值最大化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存在许多弊端。企业的经营目标也不是利润最大化,而应是企业的长远发展,即可持续发展.文章阐述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提出了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技术经济》1995,14(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具有社会主义企业和商品生产经营者的二重属性。作为前者,其生产的目的,是为满足全体社会成员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服务。作为后者,它又有谋求自身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的权利。这两者应该而且可能统一到对经营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追求上。这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决定企业行为的关键因素。由于企业在其正常的经营活动中,必然会遇到和需要解决处理好各种各样的技术经济问题,因此谋求技术与经济的最佳匹配,寻求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则可为企业实现经营利润最大化目标提供可靠的保证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浅析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所希望的结果,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目前,我国财务管理目标的主要观点是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相关利益最大化三种观点.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我国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应符合我国国情,符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强调社会财富的积累,协调相关各方利益,最终追求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正>企业的动力机制总是相对于一定的约束机制而言的,即企业的利益驱动源(动力源)、利益驱动组合(动力组合)以及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总是以一定的内外环境约束为前提的。企业动力机制和企业约束机制共同形成了企业的经营机制。对企业经营约束机制的分析,有助于全面准确地把握企业经营机制的内涵和特征,加快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经营约束机制。 企业经营约束机制的内涵与特征 “约束”的最初含义是指对物体位置及其运动条件所加的限制,后引申为控制和管束。引用到企业经营活动中,企业约束机制通常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行为具有制约、规范功能的诸要素通过相互关系及其综合作用,将企业行为限定在既定范围之内的制约机制。从行为规范、约束的角度来划分,企业经营约束机制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目标约束或利益约束。即企业实现利润目标或追求利益最大化与承担一定责任相联系而形成的动力约束。实现利润的目标在企业内部,分解为各利益主体对利润额度的分享要求,从而形成了企业各利益主体(投资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对其利益的追求过程中所形成的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具体表现为: 一是投资者在追求投资利益或效益过程中所形成的预期制约。当预期投资收益率水平低于社会平均?  相似文献   

15.
张春梅 《经济研究导刊》2013,(8):110-110,119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国有商业银行也不例外。要实现这一目标,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业务中就必须注意安全,回避风险,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坚持"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的原则。分析了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经营管理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6.
企业是一个城市产业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城市财富的创造者。由于企业参与经营城市活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深层次参与城市经营的企业必须进行相应的战略调整。应从经营理念、企业任务目标、策略及具体业务组合等不同层面进行相应调整,以适应由于企业参与城市经营所带的市场环境、合作者、消费者的变化,以减少企业决策的盲目性,降低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两个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盈余管理是一种企业行为。指企业的管理者为实现自身利益或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目标,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来调节企业盈余的行为。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盈余管理,是实施企业既定的经营战略和管理战略的需要,也是一个企业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恰当的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管理水平的体现。但是,企业的盈余管理一旦超过了合理的限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其结果必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从而损害到报表使用者的利益,甚至影响社会的安定。因此,需要对企业盈余管理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8.
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追求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各项经济管理活动均应围绕此目标的实现而开展,企业经理是企业各项经营决策的核心,因此企业经理的财务观念时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企业经理良好的财务管理观念应该包括依法经营观念,严格遵守国家各项法律和财经制度;投资风险--效益观念,谨慎投资;筹资成本观念,合理负债;成本观念,节约使用资金;资产增值观念,保护所有权益;资金运动观念,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利润最大化观念,增收节支;利益分配全局观念,兼顾好各方面利益.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企业经营核心价值观基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假说,在实践中极易促成企业追求短期效应,往往目光只聚集于市场占有率和短期利润增长,忽视了企业成长的“根”-顾客价值创造,甚至产生企业行为扭曲。以网络和高科技企业为代表的新经济给企业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就是顾客及其信息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在新的环境下如何创造顾客和市场?本文从顾客和企业互动共赢利益机制角度,提出新经济时代企业核心价值观-顾客价值最大化,并对这一理念嬗变企业行为可能产生的影响作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的目标就是建立一整套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企业制度。在“两权分离”条件下,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通常是不一致的,所有者的目标取向是投资收益或利润最大化,而经营者的目标更追求经营者效用的最大化,即力求尽可能多的薪水、奖金、闲暇和荣誉等的最大化;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日常经营中所有权者主体缺位和经营者行为失控,内部与外部的事后审计又无法满足所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