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书福 《浙商》2005,(7):44-44
我今天演讲的标题叫“浙商精神的与时俱进”,这个标题是大会安排的,但是我很喜欢这个标题,因为我认为在这样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讲这样一个话题,意义非常的深远。  相似文献   

2.
《浙商》2006,(3):19-22
浙江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爱国主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浙江的生动体现,是浙江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3.
著名浙商谈浙商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商》2005,(5):24-25
我开始创业的时候,凭着的是一种摆脱贫困、要想富裕的精神。但是当你摆脱贫困以后要靠什么精神呢?我想,原来的艰苦奋斗精神还是需要的。还有就是我们先前提出的浙江精神,“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这四句话很好。但是发展到现在,整个环境变了,我们企业还需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徐王婴 《浙商》2005,(6):18-19
那一天上午,蒋正华副委员长特意抽出了半天时间接受两家媒体记者的采访。当本刊记者依约赶到时,北京记者已经“近水楼台先得月”,有趣的是,当他们问到该如何解决“三农问题”的时候,蒋正华副委员长转过身来指着本刊记者说:“她是我们家乡来的记者,来自《浙商》杂志,她知道浙商有个‘三创’意识。我想,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书通 《浙商》2005,(7):52-52
浙江经济现在正在面临一些挑战,举办“跳出浙江,发展浙江”为主题的“浙商论坛”非常有意义。作为一个回乡投资者,主要谈谈回乡投资如何促进浙江产业的升级。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浙商迅速崛起,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丰硕的精神财富——"浙商文化"。浙商文化有着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是浙商发展壮大和浙江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然而面临新形势下的压力和挑战,如何继承发扬和培育优化浙商文化,推动浙商和浙江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李海其 《新商务》2003,(4):42-43
今年,东阳市的外贸任务很重,联系东阳外贸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增强了我们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我们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加快东阳外贸发展。这是迫切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的一道现实课题,也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8.
施浩 《商场现代化》2009,(17):13-14
本文通过介绍浙江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从浙商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角度分析浙江经济模式与浙商文化的关系,从而理解浙商文化对于浙江经济发展所起到的指导性作用,以及为浙江经济持续发展所提供的坚实力量。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提出经济工作规则也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0.
《新商务》2004,(4):30-31
温州模式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已没有优势,因为已被太多地“复制”了。相反曾与温州模式同样齐名的苏南模式在对外开放中却走出了一条引进外资大力发展的新路子,在一个高起点上承接了世界分工,成了世界经济公民。因此人们有足够的理由怀疑温州模式在国际化中的作用,也就是说在参与经济全球竞争中,跟着温州人还有钱赚吗?  相似文献   

11.
《浙商》2006,(5):34-35
“‘井冈山精神’虽出自江西,但是浙江人学得比我们好!‘浙江精神’与‘井冈山精神’有许多共同之处,是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江西鹰潭一位干部这样表达他“学习浙江”的体会和认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舒荣 《浙商》2005,(4):25-25
近年来,浙江经济遇到了一些发展中的问题。比如,土地、电力、能源、原材料等资源型制约日趋严重;再比如,价廉物美的“低价竞争策略”频频遭遇到国际贸易壁垒;再比如,新形势下浙江灵活的机制和体制似乎不再像过去那么灵验;再比如,产业升级比预想中的要慢,许多地方还是停留在较低层次的产业集群格局里;再比如,浙江商人在“跳出浙江”发展时,大量游资出击,往往有“炒”的嫌疑。  相似文献   

13.
雷全林 《浙商》2007,(6):34-34
一直是民资外扩大省的浙江,在未来数年内将迎来在外浙江民间资本的浩荡归来,从而实现浙江人经济与浙江经济的良性互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新时期,爱国主义最鲜明的主题就是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相似文献   

15.
凌莲莲  潘欣怡 《浙商》2007,(10):136-137
我是个地道的安徽人,在听着老一辈述说徽商没落的伤感时,却也不禁为邻居浙商的崛起而赞叹。对于我来说,浙商充满了神秘与传奇色彩,走近他们更像梦想一般。然而,让我兴奋不已的是,这一梦想很快成为了现实,当进入北京浙江企业商会工作后,一切变得可能起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朱仁华 《浙商》2006,(5):18-18
4月中旬,“浙商创富中国行”来到江西,恰逢浙江党政代表团访问江西不久。我们所到之地,便常常能听到人们对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江西所作报告的热烈评价,以及对浙江人的赞扬。  相似文献   

17.
徐王婴 《浙商》2005,(8):55-56
去年以来,无论是浙江本省还是全国其他地方,浙商间联合出击的事例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几年浙江艺术品市场的异军突起,使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艺术品市场中独特的“浙江现象”。本文从艺术品市场经营份额等六个方面分析了“浙江现象”的具体表现,从地域角度剖析了其快速发展的文化动因,并从事功、主体、创新等浙江精神的三个价值层面探讨了其成熟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9.
慎海雄 《中国工商》2005,(7):116-117
“浙江经济的发展空间、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正在悄悄地发生巨变,创业时期留下的后遗症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20.
金少策 《浙商》2008,(23):34-36
“鼓舞了信心”,这是贾庆林浙江行留给浙商们的印象之一。而很多仑业家也提出了政府需要帮助企业减轻负担共渡难关的建议,其中减免企业税赋是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