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世界级的制造重镇,东莞向来是中国加工贸易的风向标.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曾表示,全省3万多家加工贸易企业,其中有东莞的1万多家,这数量占到全省的36%,"加工贸易,全国看广东,广东看东莞!"  相似文献   

2.
黎静 《大经贸》2003,(1):62-63
"招商引资"各地都进行得如火如荼,在其他地区的竞争导致的压力下,广东省进一步明确提出"投资软环境是广东的生命线,也是广东吸引外资的持续动力所在".在台商最早的聚集地东莞,会聚了5000多家台资企业,在他们眼中是什么因素构成优越的投资软环境以及东莞的投资软环境又如何?  相似文献   

3.
黄志忠 《大经贸》2003,(12):44-47
经过与广东的"亲密"接触,"洋顾问"们各有表示:艾默生公司表示"要把广东作为它在中国投资的首选地":三洋公司认为"广东是其在中国最大的事业基地,今后在广东还要开拓物流、金融、住宅等事业";法国电力公司希望能与广东加大在电力建设方面的合作,西门子公司希望在广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更大的作为;壳牌集团和本田公司都表示要积极地推进在广东的合作项目;TCL集团与居全球消费电子第四位的法国汤姆逊公司还"联姻"成功,在广州举行彩电业务合并重组意向书签约换文仪式(下图),广东诞生了全球最大的彩电生产企业--TCL-汤姆逊电子公司,年产彩电能力将超过1800万台,其中TCL以67%的比例绝对控股.新公司的年销售额将达30亿欧元.  相似文献   

4.
服务"三忌"     
在为客户服务时,常见的忌讳有三种:一是数字.司机加油付款最忌讳4、7两个数字,因为4跟"死"是谐音;7与一些地方的"吃"同音,汽车压死人谓之"吃人".  相似文献   

5.
《大经贸》2003,(5):6
广东省的经济总量之所以能够跃居全国首位,国有外贸公司功不可没,而国有外贸公司之所以能够创造辉煌,公司的业务人员功不可没. 在广东,外贸公司的业务员元疑是一群"最可爱的人",他们是广东经济发展过程中积极的、活跃的、强有力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6.
吴恂 《大经贸》2007,(9):36-41
质量把关:绝不让不合格商品"逍遥" 广东检验检疫局所处的广东省,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和交往最活跃的省份之一,这里口岸密布,进出口企业云集,有进出口业务庞大的水、陆、空口岸,有国内最繁忙的车检场,有全国最大的输港澳副食品基地.  相似文献   

7.
作为经济大省的广东,曾经在国内流传这样一句话——“东西南北中,发财看广东”。随之广东的经济类节目也成为全国经济节目的风向标。广东卫视是我国最早开创财经证券节目和早间经济资讯节目的电视频道。  相似文献   

8.
迈向新世纪     
作为全国主要出口口岸,广东充分发挥人缘地缘优势,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史写就了重重的一笔。自1957年开始,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每年春、秋两届在广州举办,广东迅速发展成为全国对外经济贸易的中心,为建国后我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冲破帝国主义的封锁与禁运作出了贡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在外贸体制改革上先行一步,率先放权搞活和实行承包经营,从而打破了外贸长期以来吃国家"大锅饭"的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外贸企业出口的积极性。在发展外  相似文献   

9.
海娜  王彬歆 《大经贸》2001,(5):20-23
酱油风波焦点之争是酱油新标准。新标准由国家国内贸易局提出,由北方一家企业负责起草,出口占全国50%,生产占全国40%的广东酱油企业竟无一家参与标准制定。以北方负责起草的新标准,明显使广式酱油处于身份难明的尴尬境地。而3月中下旬由北方刮起南方迅速蔓延的"酱油风波"更令广东企业困惑。北方酿制酱油放心食——有媒体如是说,广东同行难再沉默:是标准说话,质量说话,还是"炒作"充硬道理?风暴过后,回头看去,一切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0.
《大经贸》2003,(3):24-24
广东宜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支活跃在南中国潮汕平原的民营企业生力军. 1987年,24岁的青年农民刘绍喜靠800元起家,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用15年时间创立了一家全国木材加工行业的最大企业--宜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目前该集团拥有20亿元的总资产,2000多名员工,是"全国出口最大企业500强"之一.  相似文献   

11.
"渠道"若"渠"     
<正>销售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管理工作。消费者需求是企业营销源头活水,销售渠道如灌溉系统。从中国农民几千年总结出来的田间管理经验中,我们的销售工作似乎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事实上,在我们的销售工作中,制造商这一大水库,一直控制着整个灌溉系统流量。经销商是分散在各地的小水库,它从制造商那里获得水,并通过水渠向田间送水;零售商就是田间地头的蓄水池,农民从池里取水浇田。从大水库列小水库再到  相似文献   

12.
曹玫 《电子商务》2005,(1):37-39
<正>一旦诚信问题被化解,网上商城与传统卖场的尖峰对话时刻也将不远矣在国美、大中、苏宁三大巨头奋力鏖战,分角必争之时,数码网上商场的主力“搜易得”,消除羁绊,大举发力,提前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之中。它的参与,使零售业的市场格局变得更加微妙,也让三大巨头深感危机。  相似文献   

13.
14.
15.
茅于轼 《大经贸》2001,(7):12-14
茅于轼要为中小企业正名。在国外,政府"帮小"不"帮大",在我国,政府是"帮大"不"帮小",中小企业甚至往往成为打击和刁难的对象。这几年,政府花大力气关闭五小企业,理由是技术落后、破坏环境、恶性竞争。茅于轼认为,三条理由似是而非,都站不住脚。而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就必须善待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16.
"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是"异名同质"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社会上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两者合一研究的文章很多,有的观点则将两者归为“异名同质”问题。本文从物流与供应链的概念、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研究的对象及内容出发,针对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是“异名同质”的认识提出质疑,认为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目标的一致性并不能证明二者工作性质的一致性;既要看到二者部分管理内容的重合性,也要看到管理范围的局限性:“企业物流一体化”向“供应链一体化”的转变,是对物流服务对象的认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既有相互联系、相互包容的一面,也有其各自的运行规律,分清两者之间的区别不仅对设置与专业发展相关的课程、培养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企业清晰管理组织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韦峰 《大经贸》2001,(8):90-91
2000年底,由美国中国商会、美国太平洋开发集团、美国零售连锁企业协会和美国采购商联盟等联合组织的美国采购团,开始了在华的第一轮采购.按照规划,从当年12月份开始,美国将派遣采购团每月来华采购一次,预计年采购额将高达4亿美元.大采购的第一站选在了美方认为国际贸易发展最先进的北京地区,计划中的采购金额为4000万美元.而最后结果却出人意料,首轮采购以无果告终.分析造成这一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北京企业的电子贸易化程度太低,无法与美方习惯采用的电子化、网络化国际贸易操作方式配合协作,因而不能正常地进行商务沟通和运作.……  相似文献   

18.
现今的营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发现顾客的芳心已越来越难打动,顾客的购买已越来越精明了。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在准确分析全球技术贸易的格局及中国所处地位的基础上,力图从理论上探讨“新技术民族主义”的合理性,进而深刻地认识基于WTO规则下的技术贸易和技术发展的实质和特征,借鉴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推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及其措施,以促进中国的科技进步及其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