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全球价值链分工与贸易的发展,在增加值视角下重新测算与分析中美双边贸易的利益结构,对解释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应用双边/产业层面的贸易增加值核算方法,从前向生产联系和后向生产联系两个角度对中美双边贸易利益结构进行国家层面和产业层面的研究,并对中国增加值出口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主要结论有:增加值视角下的中美贸易顺差严重缩水,美方发布的贸易逆差数据严重失真;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落后于美国,导致贸易顺差在中国,但结构性收益在美国;中国服务业在中美贸易中的获利能力远不及制造业,2000—2014年中国主要的顺差产业未发生较大变化;参与全球价值链对我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增加值出口的影响不同,吸引外资对中国产业增加值出口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原因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发生的原因在于:(1)加入、WTO后,中国部分纺织品对美国出口增加使美国的一些厂商利益受到影响:(2)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扩大增加了美国对中国出口增长的不满情绪:(3)美国国内政治因素诱发了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发生。此次贸易摩擦的发生不仅会使中国生产者遭受损失,也会给美国带来损害。  相似文献   

3.
从2009年起光电设备制造业的双边贸易差额在中美贸易逆差总额中的占比超过40%,剖析其双边贸易失衡问题对于揭示中美两国真实的贸易态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全球价值链理论体系的兴起为重新审视双边部门贸易情况提供了更加科学的研究框架,本文利用WIOD国家间投入产出表,采用增加值贸易核算法,从贸易规模、产品结构、产业关联以及国别结构等方面,对2000-2014年间中美光电设备制造业双边贸易进行增加值分解,研究表明传统贸易统计模式下的中美光电设备制造业双边贸易失衡被夸大;尽管中国对美国确实存在贸易顺差,但中国在双边贸易中的获利能力相对美国较弱,中国在双边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份额低于美国,且以最终品出口为主;尽管中国产业中间品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4.
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意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因此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逐渐抬头,加强了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美国2009年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以来,美国在制造业产值、制成品出口、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成效,中国作为世界的制造大国、美国的第二大贸易国,在美国进行制造业回归之时,也在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中美产品有了更多的竞争,随之而来的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  相似文献   

5.
高芳 《价格月刊》2020,(3):83-87
基于中美贸易摩擦的新动向,围绕当前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风险进行研究。回顾中美贸易摩擦的历史问题,聚焦中美贸易摩擦的新动向,分析中国企业受中美贸易摩擦总体影响情况。研究发现,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贸易不确定性带来的冲击有关税增加、企业经营成本激增、配套制造业产业链受到牵连以及中美产业集群发展失衡等。在此基础上,从企业、政府以及银行三方的角度,强调"政企银"打好组合拳,多向发力,共同协助中国企业顺利应对风险,帮助企业将中美贸易摩擦冲击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6.
通过将出口退税政策变量纳入局部均衡COMPAS模型,从产业层面上分析出口退税政策如何影响进出口行业的产出、贸易、收益等经济指标,并利用中国纺织服装品对美国出口贸易的有关数据,实证模拟中国出口退税政策变化对中美两国纺织业的生产、贸易和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而言,出口退税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中国纺织品出口美国的价格将大约下降0.93%,而中国纺织品对美国出口量将增加2.86%左右,全行业收入大约增加1.83%;而美国纺织行业的产出减少1.9%,全行业收入减少2.2%。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美经贸关系发展迅速。目前,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进口来源地。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旨在通过重振制造业,促进出口,推动经济复苏。不难想象,该战略会对中美贸易产生重要影响。文章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方法,从中美贸易现状、中国商品美国市场占有率、中美贸易相互依存度等层面分析了该战略对中美货物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满岩 《价格月刊》2020,(4):83-87
基于中美贸易摩擦背景,在对中美贸易及贸易摩擦发展变化进行追溯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先进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发展现状,进而对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中国政府应对贸易摩擦、为产业提供保障的策略及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跃迁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美双边贸易发展迅速,经贸合作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展,但双边贸易不平衡日益加剧,由此引发了大量中美贸易摩擦,对中美贸易发展产生了较强负面影响。通过分析当前中美贸易状况,得出中美巨额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包括:美国对华直接投资规模较大、中美贸易的互补性较强、美国对华实施出口管制、中美双方的统计差异以及产业转移效应等。提出中国应优化产业结构,合理有效利用外资,鼓励企业对美投资并大力发展中美技术贸易。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中国OFDI区分为顺梯度和逆梯度两种类型,并运用Heckman选择效应模型,结合2003-2012年间中国对113个国家的投资和贸易面板数据,分别估计了中国两类OFDI的动机和贸易结构效应,并据此判断对外产业转移效应的存在性。结果发现:中国顺梯度OFDI主要为资源寻求型,其目的在于获得发展中国家丰富的生产要素,降低生产成本;中国逆梯度OFDI主要为技术寻求型,其目的在于获得发达国家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产出水平;中国顺梯度OFDI会引发初级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导致本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中国逆梯度OFDI则会有效提升国内制造业生产水平,增加出口规模,促进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内贸易;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通过OFDI对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业转移步伐加快,而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内贸易显著加强。最后,本文就实行差异化的投资策略和提高我国对外产业转移效率进行了相应的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11.
当前,虽然中美经贸摩擦暂时得到缓和,但中美博弈冲突并未在根本上得到解决,其对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具有长期性。从出口层面看,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剧,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布局和出口选择,进而引发贸易转移效应;从进口层面看,两国间的关税措施抬高了进口成本,必将引发进口国企业和消费者的替代效应。未来国际经贸秩序的深度调整、大国间冲突与博弈的不断演化、国家间经贸关系不确定性加剧等因素,将进一步加速全球价值链的重构进程。具体表现为:全球生产链条缩短,区域性经贸合作加强;研发创新本土化、产业回流等因素将提升国家价值链的战略地位;全球价值链竞争的核心围绕高技术产业展开,中美博弈将表现为中美两种发展模式的对抗。  相似文献   

12.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中国光伏产业贸易摩擦预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有效的贸易摩擦预警系统有利于中国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将警兆信号法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从宏观经济形势、产业供给能力、双边贸易状况、市场需求水平等四个维度切入,构建了中国光伏产品出口贸易摩擦预警系统模型。预警分析表明,模型的预警效果与现实拟合较好,具有可行性。从模型的预警结果来看,2019年~2020年中国输美光伏产品贸易摩擦警情均低于轻警级别,仍面临一定的贸易摩擦风险。  相似文献   

13.
2017年,中美关系发生了实质性变化,美国对华战略从合作走向竞争。新冠肺炎疫情下,中美关系更是面临新的不确定性,中美经贸摩擦将影响中美两国的经济,进而产生连锁反应,造成全球价值链的重构。利用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和假设提取法,测算中美经贸摩擦和全球价值链重构对世界43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影响,并重点模拟中美之间贸易由国内供给替代对增加值和劳动力就业的最大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基准模型设定下,经济效应存在地区异质性,中国周边地区、美国周边北美自由贸易区受到的影响最大,反映了区域性生产网络的存在。第二,相对美国,中国受影响更大,增加值下降2.5%以上;其余受影响较大的国家有爱尔兰、卢森堡、荷兰;印度和欧洲大部分地区受影响较小。第三,中美经贸摩擦对每个行业的影响不同,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为中国的家具制造业和其他制造业,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制造业,以及美国的航空运输业。第四,假设其余国家或地区卷入中美经贸摩擦,存在替代效应和全球价值链重构,部分国家或地区增加值和劳动力就业均上升,上升最多的为22.42%。建议深化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主动与周边国家或地区开展经济合作,强化区域价值链的影响,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国内产业链。  相似文献   

14.
当今形势下,全球化战略成为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中国企业应从战略高度上,以全球为市场、以学习为手段,来积蓄国际化经营的知识经验和管理技能,培育能带来持久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与核心能力,构筑全新的竞争优势。但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各国因自身利益而产生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多。作为世界贸易大国,受国际国内双重因素影响,我国也面临着国际贸易摩擦的高发期,贸易摩擦日益成为阻碍我国企业全球化战略发展的消极因素。为有效破解国际贸易壁垒,妥善处理贸易摩擦问题,推动国内企业向国际型企业成功转变,必须从国家、行业、企业三个层面入手化解国际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生产分割的背景下,海关统计数据由于包含大量重复计算的成分,并不能真实反映一国某部门的贸易收益情况。文章通过构建跨国投入产出模型,定义增加值出口为衡量双边贸易收益的指标,从增加值出口变化趋势、行业分布情况及贸易收益的实现方式,分别剖析2000~2014年中美两国农产品各部门的增加值出口情况。发现中美农产品双边贸易的盈余方实为中国,农产品行业的大量增加值隐藏在本国的其他部门中出口。中国市场对美国农业经济的拉动作用在提升,两国农产品行业实现收益的方式不同,中国越来越趋向于附加值含量低的粗加工中间品出口。两国农产品贸易关系紧密,对第三国市场的依赖不断下降,中美贸易摩擦对两国农产品行业的收益都将造成较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经济进入以生产过程分节化和中间品贸易为主要特征的全球价值链时代,制造业正在成为一些大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争夺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的角力场。本文对2000-2014年中美两国制造业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GVC)分工程度及分工地位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参与GVC分工地位指数总体小于美国同期值,美国制造业在GVC分工中处于相对上游环节,这与中国制造业后向参与GVC分工程度较高相一致。与美国相比,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不具竞争优势,中美贸易摩擦对双方GVC分工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需加快受制产业的自主创新步伐,积极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重点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  相似文献   

17.
2017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美国希望自己在国际经济和贸易中的领导地位能够保持不败之地。因此,两国经贸往来不可避免地会有摩擦。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升级,美国的一些贸易政策将直接影响国际经济秩序。期望中国在这场中美贸易战中的对策是维护中国对外贸易关系长期稳定发展、解决世界饥饿问题和促进粮食安全的一条途径。通过分析,粮食援助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美国对粮食援助的批评集中在国内农业利益的优先性与紧急人道主义需求的低效率上。  相似文献   

18.
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中国对美国大豆进行反制,加征25%关税,那么,中国对美豆加征关税,会对中国大豆来源布局和产业产生怎样影响。文章利用寡头竞争理论,使用2002年1月~2020年3月中国海关数据,利用进口需求模型(AIDS),分析了加征关税对农产品贸易可能发生的贸易损害、贸易转移和贸易创造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国大豆并不存在刚性依赖,对美加征关税将发生显著贸易转移效应和创造效应。即对美关税每增加1%,将会导致其对中国大豆出口下降1.29%,对巴西大豆进口上涨0.67%,对阿根廷大豆进口上涨0.66%,对其他国家进口上涨1.03%。中国市场增长和加征关税,将会造成国际大豆贸易创造效应,并激发非传统国家进入大豆贸易市场。  相似文献   

19.
全球性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国的进出口同比增速将有所下降,外贸企业面临较大压力,国际贸易摩擦也可能有所增加。但是,本次疫情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只是暂时的短期波动,我国的国际经济影响力并不会受到全局性影响。在政策应对方面,应保障临时性应急政策的有效供给,加大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政策支持,尽快设计应对贸易摩擦的政策方案,并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放宽的货币政策,以迅速恢复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强劲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