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大幅度萎缩,由此,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已成为当前宏观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对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提出了崭新的要求.住房信贷一直在消费信贷中一枝独秀,但由于2010年国家出台了多项房贷政策使房贷规模急剧收缩,汽车消费信贷因此脱颖而出,成为居民、企业及机构的新宠.本文从汽车信贷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制约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汽车消费信贷进一步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2.
刘鹏 《走向世界》2008,(11):80-81
能源和环境正在成为影响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两大决定性因素,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在向常规能源汽车提出严峻的挑战。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等为代表的新一代节能环保汽车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汽车技术革命。持续增长的汽车消费、迅速增长的石油消费和日益严峻的环保压力,加速了清洁环保汽车的研发和推广。这不但事关国民汽车消费,更对一个国家的宏观战略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推进汽车消费信贷健康发展,在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活跃和扩大汽车消费、促使老百姓养成健康的消费观、改善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受我国征信体系不完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汽车消费信贷的风险逐渐暴露。文章利用利息理论原理,用数理的方法分析了汽车消费信贷形成的根本原因,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信贷余额高于经折旧后的汽车价值,然后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耿瑛 《江苏改革》2001,(9):26-27
根据有关全国性汽车消费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汽车价格偏高和消费环境恶劣是制约汽车消费的最主要原因。从价格制约来看,由于面临加入WTO的压力,各汽车厂商为尽早实现规模经济,急于扩大市场占有量,特别是针对私人消费的家用轿车,急于扩大市场占有量,特别是针对私人消费的家用轿车,价格一降再降。虽然我国的汽车市场价格还是高于国际上同类型产品的价格,汽车价格大战的时机还远未到来,但价格的制约已经发生了松动 ,特别是国家计委有关政策的出台,应该说魂正逐步朝着有利于消费的方向发展。从消费环境的制约来看,尽管消费及媒体一直呼呈取消有关阻碍汽车消费的不合理政策、改善汽车消费环境,国家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目标也十分明确,但政策的执行效果很不理想,消费环境一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仅仅燃油税一项已是让消费“等到花儿也谢了”,还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形。想要启动汽车消费市场,降低与消费环境必须同步进行,显而易见的是消费环境已经滞后于价格的市场化进程,成为制约汽车消费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汽车消费已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私人购车成为宁波消费领域的亮点。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的逐步提高,必将使居民的潜在汽车需求逐步成为有效需求。行车难、停车难、税费负担重、贷款门槛高等问题是制约汽车消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天津子牙循环经济区里,工业区以废旧物品的拆解、加工为主要项目。一些报废物品将在这里"脱胎换骨"重新利用。在园区里,废旧汽车的拆解加工是重要内容。将来,天津从事汽车报废拆解的7家企业都将集中整合到这个园区,每年天津报废的25000辆汽车将在这里处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国产插电混动汽车购车的案例数据,使用扎根理论方法,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决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新能源汽车消费决策机制遵循着认知-直觉的串行加工模式;其中,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基础是新能源汽车认知,触发条件则包括新能源汽车社会支持、消费情感唤醒、自主决策倾向三大因素;三个触发条件以直觉方式运行并发挥作用。基于以上发现,本文建立了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决策机制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汽车制造业是天津市工业支柱产业。推动汽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支撑天津市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重要力量,也是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大项目带动下,天津汽车制造业投资势头良好,正形成集聚效应。本文从汽车制造业现状看投资发展空间,分析了天津市汽车制造业优势和投资潜力,并提出了在新概念汽车领域弯道超车、激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前布局氢能产业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拥有私家车是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的重要体现,刺激汽车消费正成为国内不少城市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天津市私人汽车年均增加超过10万辆,私人汽车消费年增加100亿元以上,汽车消费已成为住房消费之后的第二大消费热点。当前,努力扩大汽车消费有利于拉动内需、繁荣市场、调整结构、增强活力,对于天津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拉动的转型趋势愈加明显。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汽车产业,不仅成为当前消费的热点领域,更因产业链条长、覆盖面广和关联度高等特点,在新一轮经济变革中发挥着重要的拉动作用。因此,通过对山东胶州汽车消费市场的分析,找准其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制约因素,及时完善和调整有关政策,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对地区乃至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水平是反映汽车工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状况,然后指出了目前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自主创新水平低、市场进入门槛高、产业链不很完善、专业人才很缺乏。最后提出了一些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对策,如提升创新能力、选准发展重点、完善产业链条、加强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完善我国个人汽车消费信贷市场为出发点,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提出完善我国个人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有效途径.从我国个人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分析,分别从个人汽车消费贷款的政策法规、信贷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对完善我国个人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完善我国个人汽车信贷市场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小排量汽车的税收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临环境能源困境以及发展经济的压力,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小排量汽车是中国汽车的发展方向.然而,现行税收政策中存在有诸多不利于小排量汽车发展的因素.针对制约小排量汽车发展和消费的现行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诸多因素,在政策建设上一是改生产型增值税为消费型增值税;二是调整现行汽车消费税政策;三是调整现行车船使用税和车辆购置税政策;四是给予小排量汽车企业所得税政策上的支持;五是加快税费改革,推动燃油税法的出台.  相似文献   

14.
徐连仲 《北方经济》2001,(12):31-34
90年代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十分迅速,从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间,我国民用汽车的保有量由551.36万辆增加到1608.91万辆,平均每年增长11.3%.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由1990年的81.62万辆增加到2000年的625.73万辆,平均每年增长22.6%.私人汽车拥有量占民用汽车的保有量比重从1990年的14.8%,上升到2000年的38.9%,平均每年上升2.4个百分点.自从1996年以来,民用汽车拥有量的增加量中,私人汽车增加量的比重均高于57.7%,其中最高的是1999年,私人汽车增加量占全部民用汽车增加量的82.5%.这说明我国汽车市场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居民个人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市场的消费主体,居民个人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成为支持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因此,可以预期我国汽车消费的高潮即将来临.  相似文献   

15.
张谦 《中国高新区》2014,(8):123-125
正汽车金融贯穿于汽车制造、销售、消费、租赁及二手车交易等全过程。但中国汽车金融产业链并不健全,除在汽车制造、销售金融和汽车保险等领域相对成熟外,汽车消费金融覆盖率尚低,汽车租赁处于起步阶段,二手车金融由于二手车市场的不健全而几无涉足者。虽然国内汽车金融尤其是汽车消费金融曾遭受过坏账大幅提升、银行大幅收紧汽车信贷的负面影响,但而对国内汽车产业转型的大格局,汽车金融正迎来更快的发展期。从产业规模看,2012年汽车金融发展速度超过了34%,达到4220亿元,2013年汽车金融同比增长35%,更是达到5697亿元。预计今后将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汽车金融作为汽车产业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车企和相关汽车金融从业机构发展的重点。汽车金融产业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6.
纪田 《中国经贸》2008,(15):39-39
受汶川地震、油价飙升的影响,5月份,全国乘用车销量整体下降,进口车、国产车各车型销量全线”飘绿”。专家认为,地震灾害对汽车消费的近期影响主要体现在推迟消费,因此,对6月份汽车销量的预测不必太悲观,但潜在购买量下降、油价居高不下等因素导致,2008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增速放缓。  相似文献   

17.
中美汽车生产与消费的比较(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本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强国都无一例外地是汽车工业大国。汽车工业在这些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汽车的生产要直接带动石油化工、钢铁、机械、橡胶、塑料、电子等制造业的发展,所以汽车工业的发展水平不仅代表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同时也是一国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另外,汽车的生产和消费也促进了诸如金融、商业、保险、房地产、运输、旅游、旅馆业等服务行业及环保业的发展,同样也促进了一国国民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汽车后消费指汽车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消费,包括维修、保养、零部件、美容、改装和油品服务等诸多产业。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汽车消费正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以公款购车为主体向以私人购车为主体转变。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优化汽车消费环境是促进个人汽车消费的关键。本文从汽车税费、汽车金融服务、汽车保险、汽车召回、汽车维修服务、汽车报废等方面对中日汽车消费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挪威私人汽车消费增长很快,大量的汽车带来了环境污染和交通拥挤等问题,政府考虑采取一些合适的措施适当控制交通量。其中通过增加汽车消费的固定费用和可变费用是主要值得考虑的方法。本文通过对汽车消费模型进行估算来说明汽车消费固定费用和可变费用等变量对于汽车拥有和消费有效地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