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币实际汇率与贸易收支实证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任兆璋  宁忠忠 《现代财经》2004,24(11):29-34
对贸易收支与汇率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理论分析,并使用计量方法分别对中美、日美间实际汇率与贸易收支差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和比较,结果表明,日元升值并未改善日美间贸易差额,而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美间贸易差额也不存在协整关系。因此,调整人民币汇率并不是改善中美贸易差额的有效政策工具,我们应汲取日元升值引致诸多负面作用的教训,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与实际汇率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归纳关于对外贸易依存度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提出汇率,特别是实际汇率是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依存度的一个影响因素.之后对实际汇率与贸易依存度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结果截然相反.在对此结果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对外贸易依存度研究的重点及方向.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的估计与实际汇率错位的测算   总被引:81,自引:5,他引:81  
基于均衡实际汇率理论 ,本文应用多种经济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自 2 0世纪 50年代中期至 2 0 0 0年期间人民币实际汇率状况 ,估计出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 ,进而测算了实际汇率错位状况。研究结果表明 :在计划经济时期 ,人民币实际汇率长期被高估。改革开放后 ,均衡实际汇率长期处于贬值状况 ,现实的实际汇率长期被低估。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 (特别是 1 997和 1 998年 ) ,人民币实际汇率出现了明显的高估。 1 999年这种高估状况得到部分缓解 ;2 0 0 0年出现了根本性好转。在现实中 ,1 999年以后中国出口的快速增长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构建关于实际外部财富、劳动生产率、贸易条件与实际汇率关系的跨时一般均衡理论模型,然后利用1981-2009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检验中国实际外部财富、贸易条件以及国内外两部门劳动生产率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从长期看,中国实际外部财富的急剧攀升会引发人民币实际汇率快速升值;中国贸易部门相对非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上升会促使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而国外贸易部门相对非贸易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则会降低人民币实际汇率,净效应表现为劳动生产率并不能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长期波动;中国贸易条件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不明显。短期内,中国实际外部财富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作用关系与长期一致。根据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保持人民币实际汇率相对稳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实际汇率与中国双边贸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岳昌君 《经济学》2003,2(3):633-646
  相似文献   

6.
这个研究调查了亚洲一个经济实体的实际汇率决定的情况。这个方法显示:实际汇率和贸易价格比率是共同被决定的。从长期来看,生产力差异、贸易价格比率、实际的石油价格和储备差异在实际汇率决定上是很重要的。然而,这些在实际汇率决定上有着重要影响的变量在不同国家是不一样的。并且,广义预期误差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这些变量对实际汇率的贡献度在不同国家也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7.
该文将中国与中国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实际汇率引入一个诱导的出口方程中,并加入中国出口的竞争者与中国的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实际汇率.结果表明,亚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是中国出口的竞争者,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确实使中国1998年和1999年的出口减少.除了海外市场需求和国内供给能力外,中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实际汇率,以及中国出口的竞争者与中国的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实际汇率对中国的双边贸易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实际汇率与中国双边贸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中国与中国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实际汇率引入一个诱导的出口方程中,并加入中国出口的竞争者与中国的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实际汇率。结果表明,亚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是中国出口的竞争者,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确实使中国1998年和1999年的出口减少。除了海外市场需求和国内供给能力外,中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实际汇率,以及中国出口的竞争者与中国的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实际汇率对中国的双边贸易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实际利率与货币流通速度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流通速度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变量,也是较难确定的变量。本文考察了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与利率的关系,发现实际利率是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短期波动的重要变量,并根据1986~2006年中国数据来估计货币流通速度的经验模型。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与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万红先  黄玉霞 《技术经济》2007,26(4):109-112121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一国汇率与对外贸易量之间存在密切相关关系,马歇尔-勒纳条件则说明只有在>1的情况下,汇率贬值才能改善贸易收支。本文通过建立农产品进出口额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计量经济模型来验证M-L条件在农产品贸易领域成立与否,结果表明,汇率贬值能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额的增加,但贬值对农产品出口增加的作用不大;同时汇率贬值使得农产品进口额也增加,文章最后针对以上情况作简单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1.
成月 《当代经济》2016,(14):126-128
本文就1981-2012年的宏观经济数据,运用误差修正模型考察实际利率水平与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研究利率市场化改革前后利率传导机制的实际变化,并针对当前实际利率水平及宏观经济背景,分析现阶段利率政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与我国出口贸易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俊峰 《经济师》2001,(2):19-21
人们往往重视外汇市场上每日变动的名义汇率 ,却忽视了影响一国商品竞争力的实际汇率 ,文章选择了九个与我国出口贸易关系较强的国家测度了人民币从 1981年到 1996年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之后 ,作者在实际有效汇率变化与我国相应时期的出口贸易增长率之间关系的分析中发现二者有很强的相关性。这与理论解释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13.
为检验实际利率对家庭储蓄行为的影响,本文运用2000-2010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发现实际利率和城镇居民储蓄率之间显著负相关,而且,2004-2010年这一子样本时期,相对2000-2003年这一子样本时期,储蓄与利率的负相关性在统计上更为显著.这表明,中国家庭存在一个目标储蓄水平.当实际利率下降时,会降低储蓄的回报,人们会被迫减少当前消费、增加储蓄来实现目标财富水平.  相似文献   

14.
15.
张玉强 《经济师》2004,(8):208-209
文章针对在资金等值计算中的对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及其相互关系理解上的困难 ,通过等效分析 ,利用“等效利率”进行图示与公式推导 ,直观、清晰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的经济效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吴丽华  王锋 《经济研究》2006,41(7):15-28
本文运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和协整理论,测算1984—2004年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的季度状况,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在此期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币值低估和两个阶段的币值高估。结合这21年间中国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率,划分阶段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的经济效应,可以发现:较大幅度的实际汇率错位对涉外经济变量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影响;而低幅度的实际汇率错位,不会对经济产生较大危害,经济系统本身可自动调节;另外,实际汇率错位对涉外经济变量的变动有非常好的解释作用,这反过来证明,对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状况的测算是准确的。通过建立计量模型,从1984—2004年整体时段来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实际汇率错位对出口和进口都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消费-实际汇率悖论在中国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消费比率是影响均衡实际汇率的一个重要经济变量,通过构造均衡汇率模型来刻画居民消费比率和实际汇率的关系的方法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实证检验证实居民消费比率和人民币实际汇率低估之间存在反常的统计关系,消费-实际汇率悖论在中国显著成立。居民消费比率的下降对实际汇率具有明显的下拉效应,居民消费比率下降1个百分点,人民币实际汇率低估程度增加5.2个百分点。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现经济的内外均衡发展,关键在于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提高居民消费比率,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8.
黄苹  张亚斌 《经济经纬》2007,23(6):150-153
笔者运用中国和美元区、日元区、欧元区(以德国为例)、韩元区、东盟区(以新加坡为代表)等五大货币区1981年~2003年的年度数据,通过Panel Date 分析人民币实际双边汇率变化对中国进出口国别结构的影响,并就1994年前后人民币实际双边汇率对进出口国别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结构性诊断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994年前,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化与日本、美国在华进口流向指标存在着较高的正相关关系,与德国、新加坡在华进口流各指标存在着较强的负相关关系;1994年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化与德国、新加坡在华进口流量指标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与美国、日本、韩国在华进口流量指标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被反倾销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倾销这种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贸易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从被反倾销国家角度看,中国①遭受反倾销起诉的数量受到出口量、汇率变动、被反倾销国之外世界其他国家GDP增长速度三个因素的影响。但即使控制了这些因素,中国遭受的反倾销起诉仍然显著多于其他任何国家。进一步地,我们从反倾销发起国角度分析了13个对中国反倾销最多的国家起诉的共同原因,检验了其他因素的解释力,主要结论有:外国的发展程度影响对中国的反倾销起诉,而各国对中国的FDI、外国的失业率和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则没有太大解释力。本文最后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20.
胡晓 《经济研究导刊》2009,(33):157-158
通过对中美间出口与进口的影响因素分别运用协整分析得出汇率的波动对进出口影响符合弹性理论。长期内,美国GDP波动对出口的影响仍要大于实际汇率波动,中国GDP波动对进口的影响要小于实际汇率波动。最后得出,中国需要有效控制汇率以保证国际收支、出口量的稳定,并且认为美国若想减缓逆差,敦促加快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并不是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