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经销商的政策条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营销运作中,厂商的产品抵达消费者手中,是营销人员通过对中间通路环节做有效的营销工作而达成的。而这个中商通路环节是厂商事先设计好的,它的运作也置于厂商控制、督导之下,通路环节是一个系统,一个组织;销售政策,则是营销人员运作这个组织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消费品而言,企业对商家的销售政策通常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2.
人员销售在现代市场营销乃至整个企业中占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个环节管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企业的销售量.而且还会影响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信誉。对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根据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定义委员会的解释.所谓人员销售就是指企业通过派出销售人员与一个或一个以上可能成为购买者的人交谈。作口头陈述,以销售商品,促进和扩大销售。  相似文献   

3.
虚拟营销:企业运作的全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春 《商业研究》2002,(7):103-105
虚拟营销是信息时代企业运作的一种创新模式。虚拟营销借助信息技术把一些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竞争对手链接成相互依存的网络组织,通过虚拟品牌、虚拟销售、虚拟组织、虚拟创新、虚拟资本等方式,实现其技术共享,费用分摊、价值链组合及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虚拟营销以其“借势共生”的独特经营智慧,启迪着中国企业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这里介绍的绝大多数渠道创新,绝大多数销售人员都会认为“不现实”,原因不在于销售人员而在于目前的企业体制:绝大多数白酒企业,都是销售公司领导市场部或企划部,或者销售总监领导企划总监,也就是销售领导营销。如果您认为这些方法可能有效,但您的企业操作不了这些方法,请反省您的企业组织结构能否建立一个由营销领导销售的体系。  相似文献   

5.
品牌之争     
1985年,茅理翔第一次创业的时候,经销员就只有他一个人,里面的工人却有1000名。而现在,如果方太里面有1000名生产工人的话,外面就需要2500名销售人员。在现代商战领域,营销无处不在,渗透到每一销售环节和细分市场。  相似文献   

6.
王晓春 《商业研究》2002,(13):103-105
虚拟营销是信息时代企业运作的一种创新模式。虚拟营销借助信息技术把一些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竞争对手链接成相互依存的网络组织,通过虚拟品牌、虚拟销售、虚拟组织、虚拟创新、虚拟资本等方式,实现技术共享、费用分摊、价值链组合及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虚拟营销以其“借势共生”的独特经营智慧,启迪着中国企业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销售通路是企业营销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以当前我国企业销售通路变化为切入点,分析了销售通路变化对企业销售物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销售物流应对销售通路变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营销渠道是指商品或劳务由生产者向最终用户或消费者转移过程中所经过的中间组织或个人,构成营销渠道的实体是各类中间商,渠道中的每个成员都有着各自的利益追求,只有预先建立起运作规范,进行科学管理,才能平衡各方利益,使产品的销售渠道畅达。  相似文献   

9.
作为战斗在销售行业最前沿的排头兵,销售人员对公司销售政策和方案执行得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销售工作质量的优劣,甚至决定全局的成败。时下被营销界一致公认的执行力,也只有在销售政策和方案执行正确的基础上方有其生存的价值,如果销售政策和方案执行有偏差,则可能执行力越强,造成的负面作用越大。因此,销售人员正确执行公司的销售政策、销售方案及上级领导的口头指令,在营销的工作体系中至关重要,就像发展经济不能只靠踏实肯干,还要有正确的经济路线和指导方针一样。那么销售人员在工作中如何做到正确地理解与执行销售政策和方案呢?  相似文献   

10.
徐应云 《市场周刊》2002,(2M):44-45
在“数据论英雄、业绩看成败”的营销时代,对于一线的市场操作人员(以下简称营销人员)来说,销售业绩是考核他们的主要指标。然而,因为流通渠道短路,广宣诉求模糊,市场占有率低,上下工作脱节,库存数量不足,售后服务不周等等不一而足的原因而导致营销人员的业务量(销售额)下降的现象已屡见不鲜,营销人员为此亦是头痛不已。从亲身工作经历来看,笔者认为一个营销人员要想成功地防止销售业绩下滑,必须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代军 《商》2004,(6):63-63
本是作收集整理的一则成功进行电话营销的真实案例。对“一对一电话营销”的销售人员应该有很好的启迪。打错电话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的经历,有时很让人尴尬、莫名其妙。但是作为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服务人员,更应该像下中的刘冬梅一样,不但以真诚之心祢补了一时失误而造成的影响,反而用热情和真诚取得了一个新的营销机会,赢得了一个原本毫无关系的新客户。  相似文献   

12.
陈军 《商》2004,(8):59-61
长期以来,“好销的产品不赚钱,赚钱的产品不好销”,一直是令经销商和零售商头痛的问题。“好销的产品”.一般是知名大品牌已进入成熟期的非常畅销的产品。因为畅销,在通路环节参与竞争的经销商和零售商就很多,通路环节的利润也就越来越薄,几乎接近“卖穿”,从而形成“产品虽然好销。但不赚钱”的局面。“赚钱的产品”。一般是中小企业的新产品。新产品留给通路环节的利润比较高,又由于参与经营的经销商和零售商比较少,价格不是很透明,所以经销商和零售商有钱可赚。但中小企业在市场上缺少知名度,其产品并不好销,就形成“产品虽然赚钱。但不好销”的局面。这里所指的“新产品”是一个区域概念。并不一定是新开发出来的产品,只要该产品没有在一个区域市场销售过,对于这个区域市场来说就是新产品。经销商为了解决“好销的产品不赚钱,赚钱的产品不好销”的矛盾,在营销实践操作中,就“以好销的产品来带动赚钱的产品的销售”来实现利润,这就是“带货销售”。  相似文献   

13.
袁冰 《市场周刊》2001,(11S):32-34
长久以来,企业对消费行为与心理的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而另一方面,对自己销售人员的行为和心理研究却从未提上日程。消费心理对企业的营销行为固然重要,而在前线打拼的销售人员的心理能说是无足轻重吗?在这个人本主义到来的时代,是给予销售精英们必要的心理关怀的时候了。本对SCA的探讨正是基于此。  相似文献   

14.
川康食糖专卖局的是抗战期间国民党政权在四川推行专卖政策的重要举措和制度保证。川康食糖专卖局是按照食糖生产、收购、运输、销售的环节来组织和运作的。  相似文献   

15.
本土营销环境和现实决定了我们在销售人员管理中首先应该关注这样一些问题:如何降低员工的流失率?如何留住核心的销售人员?建立什么样的机制能够培养后备管理人才?怎样打遣一个相对稳定和高效的营销团队?相信这也是营销(区域)经理的关注点。频繁的招聘影响的不仅仅是管理者的效率,更涉及到营销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培训的重要性毋庸质疑,销售人员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员工的销售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销售人员的能动性、创造性。产品及公司知识、营销知识、营销技巧是公认的培训内容要素,这一点在现实中不会有什么争议,但销售培训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也不是一件独立的事情,没有简单可度量的统一模板,所以营销(区域)经理更在以下问题上大伤脑筋:新员工怎样出成绩、怎样实现立竿见影的培训、如何化解员工的压力、销售培训为什么没效果等。  相似文献   

16.
<正>渠道政策的制定通常都是根据市场基础来完成的。但由于厂商、分销商和销售人员三方利益点的不一致:厂商追求整体市场上的利益最大化、分销商追求区域细分市场上的利益最大化、销售人员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因此,在政策的执行上事与愿违的结局也就不足为奇了。厂商只有立足共同利益,建立长期利益,加强控制,才能保证政策的正确执行。  相似文献   

17.
直销起源于美国,被称为西方营销专家营销的划时代的革命。许多企业现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直接使用,可直接作为一个营销人员和媒体的沟通目标,目标客户响应广告。每一个目标客户直销活动提供一个响应消息直接营销工具。直接营销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从事市场营销人员可以称为“直接”,“一对一营销”“关系营销”“忠诚”“个性化营销”“数据库营销”,实际上现在所有营销人员使用直接营销技术来武装自己。直接营销可以在各方面的支持提供营销过程。这不是一个市场的替代品,但部分营销。营销更侧重于广阔的市场水平,而直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个人水平。直接营销是通过信息技术和复杂,实现其目标的应用。直接营销,根据客户的需要,对个人客户的水平的动机和想法。在本文中,通过直接销售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的安利公司,在中国安利公司的销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销售工作的核心应该是人。尤其是在销售一线,任何企业战略、策略或者方针、政策都必须通过特定的销售人员作用于特定的经销商,然后才作用于特定的市场。对于销售前沿的探讨,应该从人及人性出发,以人为本,对市场环境、消费环境、竞争环境等作出细节性分析,把繁杂的营销理论或者高层意图转化人的具体活动,这才是对基层营销工作及一线销售人员最为有用的,也是公司行为效果最大化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9.
销售自己     
人性销售=99%的人性+1%的产品,在这个营销无处不在的时代,销售已经不是销售人员的专业工作,而是人人必备的基本常识了。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春节期间,葡萄酒销售进入一个高潮期。与往年不太相同的是,今年葡萄酒厂商在推广策略上发生了很大改变,浙江红酒市场的销售呈现出一派新景象。通过这些红酒营销和终端的新现象,折射出的是整个酒水行业在营销和终端方面面临的困境以及酝酿着的变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