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谷阳 《民营科技》2009,(11):72-72
针对当前轻伤害案件的处理程序存在缺陷,提出完善轻伤害案件调解机制的几点建议,并探讨了轻伤害案件引入调解机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轻伤害案件属轻微性多发型刑事案件,此类案件中的加害人与被害人往往具有一定密切的关系,这种案件处理的好坏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审查批准逮捕阶段是案件发生的初始时期,在此阶段对案件进行合理解决可以有效的节约司法资源,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涉外案件专属管辖权是一国司法主权的体现,其在涉外民商事案件处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确立专属管辖权存在着当事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较量,利益平衡的指针指向哪一方,体现了不同的立法指导思想。从法律解释的角度分析,中国的相关立法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构建中国涉外案件专属管辖权制度,应以国际私法的普遍主义为立法指导思想,并借鉴和参考国际公约和外国的相关规定,采取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力求国际协调,创造和谐统一的涉外民商事法律秩序。  相似文献   

4.
立案环节是司法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第一环节。立案制度是否完善,是当事人能否顺利进入司法程序维护自身权益的关键所在。但是我国确立的立案登记制度仍存在一些立法缺陷和不足,使得司法实践中出现案件量激增、案件久拖不决、不当诉讼增多、司法效率下降等诸多问题。正视立案登记制度的立法缺陷和不足,及时提出对策,完善立案登记制度对我国法治社会推进和社会改革的深化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5.
石建军  田超群 《企业导报》2014,(10):134-134
在现实司法实践中,绑架案件发生频繁,成为刑法重点打击的一类犯罪。但由于绑架罪的立法不尽完善以及绑架罪罪质所具有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等原因,使实践中对绑架罪的认定存在分歧。本文对绑架罪概述、对绑架罪的司法认定相关问题进行阐述,以清晰绑架罪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当前的刑事形势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保护无论在立法层面上还是司法实践中都得到了贯彻,但站在对立面、作为犯罪行为指向的被害人的利益保护却显得滞后和苍白,案件判决执行情况等与被害人要求相距甚远。因此,如何在边穷地区的刑事司法中切实有效地体现被害人的意志和保护其利益,是我国立法、司法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当前的刑事形势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保护无论在立法层面上还是司法实践中都得到了贯彻,但站在对立面、作为犯罪行为指向的被害人的利益保护却显得滞后和苍白,案件判决执行情况等与被害人要求相距甚远。因此,如何在边穷地区的刑事司法中切实有效地体现被害人的意志和保护其利益,是我国立法、司法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民事诉讼中,法官适时、准确、恰当地行使释明权,有助于司法活动的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和效率保障。释明权作为保障案件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提升诉讼效率的重要手段,可以在诉讼活动中平衡双方当事人的诉讼能力并真正实现平等对抗。具有代表性的德、日、法等大陆法系国家相关法律中,都有针对释明权的确定性规定。本文以借鉴国外立法成功经验以弥补我国相关立法不足为出发点,对我国释明权制度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破产债权的确认是处理破产案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步骤,是进行破产债务清偿的重要前提和依据。但我国《企业破产法(试行)》及相关司法解释对破产债权的确认主体、具体程序等立法规定,有或违背法制原则、或逻辑错误、或与司法实践背离并不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等弊端,笔者拟就上述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个人的立法构想,求教于各位同行专家。  相似文献   

10.
在刑事诉讼中,凡是需要证明的事实,必须证实才能认定它的存在与否,这就需要法律为之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标准。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需要达到的程度。它指出了证据与事实之间的联系应当达到何种程度才能认定案件事实,也就是法官认定案件事实的最低证明要求。可见证明标准是司法实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无论在立法还是在司法活动中部应该有意识地去关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欺诈性抚养问题越来越多。欺诈性抚养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由于我国没有确认相关的法律制度,所以对欺诈性抚养案件中侵权赔偿责任的承担问题存在争议和分歧。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欺诈性抚养性质的认定、构成要件以及赔偿的主体和范围这三个方面,以期为进一步健全相关的立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是国际私法上的基本制度之一,在处理国际民商事案件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对国家而言,尤其是法院地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法院审理国际民商事案件、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提供司法协助时扮演重要角色。它的确立有助于国家主权独立、民族安定团结、社会秩序井然、人民安居乐业。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得到了各国学者广泛的肯定,并且被纳入国际条约、国家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我国也不例外。本文主要从立法的角度上简析我国现行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  相似文献   

13.
陈丽  高恩胜 《中外企业家》2009,(2X):172-173
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均在其正式立法或司法实践中认可警察运用盘查权的合法性。通过盘查,制止了相当数量预备犯罪的案件。通过对各国警察盘查制度的比较,发现有些制度是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对违约补救的法理基础分析入手,通过比较分析中国及东盟各国与国际公约的相关立法,深入剖析了中国在违约补救方面的立法不足,继而结合中国—东盟贸易纠纷实际与国际立法的先进经验,对完善中国有关立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以此为相关司法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15.
汤勃 《企业导报》2012,(12):15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离婚率不断攀升,夫妻在离婚后共同债务如何认定、怎样区分等问题成为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规定了夫妻共同债务制度但存在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夫妻共同债务的论述,在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立法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现在我国关于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规定存在不足之处,已有规定本身与我国的传统刑法理论存在一定的分歧,由于相关案件的复杂性,导致大量难题存在于司法实践当中。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认定的分析,探索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立法原意。以存在的对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情节争议进行分析,从而在分析中找出相应的解决路径,为司法实践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船舶优先权的概念、特征及性质,分析破产立法中关于破产财产、别除权等相关法律制度的适用,结合司法实务,探讨船舶优先权在破产程序中的清偿顺位以及如何在平衡各方利益的情况下行使船舶优先权等问题,并提出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杨敏 《乡镇企业科技》2009,(18):173-174
在各类学生合法权益受到伤害的校园案件中,学生伤害事故因其发生数量多、涉及范围广、司法实践中处理分歧大而备受关注。在诸多理论问题中,对学生伤害事故范围界定和学校的归责原则等问题的探讨意见各异。本文中,笔者亦将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公正司法是一个国家、 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冤错案件之所以屡禁不止,是由多方面的原因耦合而成.其中公安司法机关在具体办理案件过程中违法违规的办案行为是主要原因,比如侦查阶段的刑讯逼供;审查起诉时"先入为主"忽视对取证行为的事后监督;审判阶段的"疑罪从轻"、"有罪推定"原则的适用.立法和司法体制也存在一定的原因其次要诱因.冤错案件带来连锁的负面效应:一方面,严重侵犯了蒙冤者的自由、 生命、 财产等权利;另一方面,使真正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逍遥法外,对社会产生潜在的危害.其对司法公信力也产生了严重的破坏,最终使法律本身的秩序价值荡然无存,甚至引起社会不稳定."蝴蝶效应"理论在经济学、 社会学等领域成功运用经验,冤错案的成因及引发的后果,都可以看作是引起复杂司法领域巨大连锁变化的"蝴蝶",因此该理论借鉴到司法领域,为如预防和纠正冤错案件、 剔除社会不稳定因素中法律这一因素,起到助力之效.针对诱因,提出有的放矢的对策比如"转变司法理念"等,有信心收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各类学生合法权益受到伤害的校园案件中,学生伤害事故因其发生数量多、涉及范围广、司法实践中处理分歧大而备受关注。在诸多理论问题中,对学生伤害事故范围界定和学校的归责原则等问题的探讨意见各异。本文中,笔者亦将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