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云浮国际石材产业城以大产业集群发展理念,独创"会展式"展销平台,作为中国产业升级专业投资商和运营商,北京北方投资集团将通过整合石材上、中、下游全产业链资源,打造100%纯高端石材商业体。  相似文献   

2.
2010年以来,中国步入以低碳经济概念为标志的新经济时代,特别是电子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使得网络会展也呈现较快的发展态势。本文认为未来网络会展有着无可替代的功能和优势,但从重庆会展业的发展现状来看,目前网络会展还只能作为传统会展的补充和配角,而我国未来的会展业将是传统会展与网络会展既互相融合,又互相竞争的发展态势。所以,基于重庆正在打造"西部会展之都"的政策方针,文章针对重庆网络会展的发展提出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会展旅游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以会议、奖励、展览为特征的商务旅游在国内各城市发展迅速,并逐渐形成规模,各旅游相关企业及城市地区对会展旅游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会展旅游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会展,是企业宣传自身形象,促进信息交融,商务对接的最佳方式之一,一场好的会展往往蕴藏着无限商机与能量。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如何通过会展,完成精准对接,形成生态闭环显得尤为重要。这场可实现专属定制、可打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高效链接、可把脉行业发展趋势、可汇聚行业大咖的行业交流盛会——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物流节暨第二十届中国际运输与物流博览会(以下简称“物流节”),将成为物流人不容错过的专属盛宴。  相似文献   

5.
以京津冀13城市为基本单元,借助统计年鉴和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相关数据,结合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讨论2011—2013年会展发展等6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动力作用及空间差异,研究发现:京津冀会展发展呈现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会展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空间差异显著,应建立统一市场,促进要素的合理流动,发挥会展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云桃 《企业导报》2014,(8):151-151
为适应中国会展业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趋势和提高中国会展行业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需重点培养复合型的涉外会展人才,本文提出了高职会展英语教学应以职业英语为原则,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突出课程的时效性、职业性、实践性、实用性和技能性,强调以M-learning为辅助,把PBL教学法应用于会展英语教学,使该课程分为"会议服务和展览服务"两个部分,并进一步将会展工作人员的英语服务技能细化为若干教学项目,旨在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的涉外会展人才。  相似文献   

7.
会展商务活动项目运作的综合性、系统性、联动性特征正在催生会展业态布局调整的新格局,会展主题街区的形成正是会展业态布局结构日益优化的结果。在梳理总结会展主题街区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形成路径的基础上,以上海光大会展主题街区为例做了实证分析,探讨了以会展主题街区为载体的符合中国城市特点的现代展馆发展新模式,为完善和提升会展主题街区功能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金华市的旅游资源丰富,以义博会为代表的会展业发展方兴未艾。但与杭州、南京相比,其作为会展旅游城市的竞争力仍有待提高。本文构建了会展旅游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并以参加金华市的典型展会-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的会展旅游者为对象,收集了会展旅游者对于测评指标的重要性感知和满意度评价数据,用IPA分析法对金华市会展旅游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在研究结果基础之上,给出了金华市提升会展旅游城市竞争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企业技术开发》2015,(29):120-121
在遗产旅游不断发展背景下,如何使西部旅游城市旅游业获得新一轮发展,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发展会展旅游为突破口,以乐山为例,在分析乐山发展会展旅游的条件基础上,提出乐山会展旅游发展的若干策略,这对于西部众多遗产旅游城市发展会展旅游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企业技术开发》2015,(36):125-126
会展产业集群化发展对提升城市会展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文章以武汉会展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利用区位商法对城市会展产业集群进行测度与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武汉会展产业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且集群效应正在加强。武汉的会展产业集群发展得益于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市场环境不断优化、企业发展依托优势产业。为促进会展产业未来更好的发展,应提高会展企业专业化程度、打造会展产业网络化平台、充分发挥政府行政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展经济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而产生。在会展营销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中必定会出现一些困难来推动会展产业的前进,它们会对会展营销的口碑造成较大的影响,让会展营销难以在实践中实现它的真正价值。在这些问题之中,会展营销的客户关系的处理对于会展营销的效果的营销最为明显。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会展营销中存在客户关系处理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并对其展开分析,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实战中不断提高我国会展产业的发展,同时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会展业以其强大的经济与社会发散效益,正在成为衡量一国经济的晴雨表。以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为标志,中国的会展业必须实施品牌战略,逐渐形成一批类似广交会的专业化展览和品牌展会,以形成自身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创会展品牌是一个动态的市场营销过程,即其在形式上表现为产品品牌,在深层次的内涵上表现为服务品牌。而我国要发展并创造出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的,能给企业创造经济利益,并能满足参展商和观众已有的和潜在的需求的品牌会展,必须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本文旨在对中国的会展品牌战略发展做出初步的探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会展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实施会展信息化管理是会展业适应现代技术变革、满足日益复杂的会展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在阐明会展信息化管理必要性的基础上,以重庆会展业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重庆会展信息化管理发展现状,对发展中存在的会展信息化建设深度和广度、会展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重庆会展信息化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会展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实施会展信息化管理是会展业适应现代技术变革、满足日益复杂的会展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在阐明会展信息化管理必要性的基础上,以重庆会展业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重庆会展信息化管理发展现状,对发展中存在的会展信息化建设深度和广度、会展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重庆会展信息化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会展旅游发展非常迅猛。“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落户对广西会展旅游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文章论述了会展旅游的含义与特点,对广西会展旅游业进行SWOT分析,提出广西发展会展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李艳 《价值工程》2012,31(26):146-147
随着2010年世博会以及2011年世园会的胜利召开,我国的会展旅游已经进入到飞速发展的时期,纵观中国会展都市发展情况,上海,北京,广州作为一线会展城市的优势已经凸显,而目前,中国整体会展旅游城市发展并不均衡,西北部明显落后于东部及沿海城市,而西安作为西部龙头城市,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优势,并拥有国家高新产业开发区,但是,其资源优势,经济地位并未能使西安成为中国的会展强市,本文通过分析西安会展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优势、不足以及原因解析,对打造未来西安会展旅游强市给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义乌会展业起步于1995年,发展十多年来,走出了一条"以贸兴展、以展促贸"的新路子,成为一座新兴的会展城市。义乌先后被评为中国最具潜力会展城市、最具魅力会展城市和最佳会展城市,义博会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展会。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在特许产品开发、旅游合作、传统民间艺术展演、民企联合馆建设等工作方面与义乌进行了合作。文章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展开对义乌、沪、穗等多个会展城市的分析。义乌与沪、穗这两个城市会展业发展水平差距很大,文章也借此找出其差距所在。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5,(36):208-210
随着国家产业机构和发展战略的不断调整,会展经济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本文旨在通过完善会展教育,探讨行业发展与人才建设之间的关系,思考当前会展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并试图构建符合行业需求,促进行业长效发展的会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会展业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10月11日,首届国际物业管理产业博览会在深圳盛大召开,这是中国物业管理行业首次盛装进入国际视野,走上世界舞台。博览会通过"博览会+主论坛+分论坛+配套活动"的多维格局,聚集行业品牌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布局行业发展亟需的生态体系,打造了独具行业品牌影响力的行业会展和交  相似文献   

20.
发展钢铁服务业是我国迈向钢铁强国的必由之路,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钢铁服务业包括信息、研发、金融、物流以及会展等功能,为钢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未来,钢铁服务业要围绕钢铁服务业的主体功能,充实内容,做大做强。可供选择的发展路径是建立一个钢铁服务产业园,园内着重建设信息、研发、金融、物流以及会展服务功能。通过发展钢铁服务业,建立钢铁共同市场,形成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商流的一体化,最终实现产业链的整合与重构,增强我国钢铁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