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曲夫  刘友金 《经济地理》2012,32(12):85-90
运用2000—2010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论表明:虽然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但大规模产业转移现象尚未发生;现有产业转移基本遵循了梯度转移规律,即先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转移然后再向西部地区转移。同时研究发现,我国八大区域经济格局和产业特点差异明显,在研究区域产业转移时不能"东、中、西部"一概而论。最后提出了加快推进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2.
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对我国的产业升级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垂直专业化分工使国际产业转移由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扩展到了产品价值链上生产环节的梯度转移,国外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若干生产环节转移到我国,促进了我国相应产业的兴起和成长,加快了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但是,随着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其对我国产品价值链的"锁定"效应日益显现,使我国若干产业出现了被锁定在低附加值和低技术层次的趋势。文章的分析还表明,这种"锁定"效应主要表现在我国产品价值链的工艺升级和功能升级方面。  相似文献   

3.
我国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规模稳步增长、增速不断加快。但承接产业转移出现了"速度"与"效益"的背离:唯经济增长的产业承接目标,使西部地区陷于"高增长低发展"陷阱;较强的资源禀赋依赖性,未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承接方式具有明显的粗放性和被动性;承接产业转移无序竞争,加剧内部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应突破传统承接产业转移路径依赖,创新承接产业转移理念和模式,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结合起来,从而增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4.
达捷 《生产力研究》2012,(1):182-183
"十一五"时期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随着金融危机的驱散,如何在后危机时代紧抓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机遇,如何主动有效地承接产业转移,文章提出了"内生型开放式"经济和产业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为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一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企业异质性因素,构建"新"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以此来考察转移支付、产业跨区转移和地方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理论研究表明:与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结论相似,转移支付可以引起产业转移,但存在"门槛效应"。同时,由于"排序效应"的存在,转移支付将导致最低生产效率的企业率先对补贴作出反应,从而导致产业承接地生产效率的降低。使用中国31个省份1999-2012年的数据,根据DEA计算出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及面板固定效应、门限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支持了理论假说:只有当转移支付达到一定"门槛值"时,转移支付才会引起产业转移,转移支付对产业转移的弹性系数为0.1左右。此外,当前我国转移支付还带来了地区生产效率的降低,转移支付对地区生产效率的弹性系数为-0.02左右。这就表明,我国当前转移支付的政策能够增加欠发达地区的产业份额,但不能有效地缩小区域之间的生产效率差距,从而不能有效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引导区域产业转移是我国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内在要求,是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布局、提升经济质量的重要战略途径,也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挖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能的必然选择。针对新时期区域产业转移出现的产业转移粘性、产业集群式转移等新趋势,坚持"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发展新理念,是经济新常态下引导区域产业转移的新定位。  相似文献   

7.
<正>积极推动与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优化我国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十一五"时期产业转移就成为中央写入五年规划纲要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10年9月,《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引导和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大任务。""十二五"时期,各级政府更加重视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呈现新趋势:承接产业由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对外直接投资(ODI)、外商直接投资(FDI)和离岸外包成为产业转移的主要路径,产业转移由垂直分工向垂直与水平复合型分工方式发展。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更加积极,由被动地接受边缘产业或环节向主动"走出去"转变。同时,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提高行业的市场竞争力,避免海外高新技术在我国市场形成垄断;重视独立自主研发,提高在产业链分工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与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际产业转移是各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开放经济的结果,发达国家可以通过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全球战略目标,发展中国家则可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逐渐融入到国际产业转移的序列中,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进一步加深,因此,掌握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和趋势,主动地有选择地利用国际产业转移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1.国际产业转移结构高度化,服务业投资成为新热点知识经济的发展,不…  相似文献   

10.
<正>产业转移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下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优化区域产业分工格局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不仅有诸多国际产业由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而且有大量国内产业由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2010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引导和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大任务。"当前,西部地区把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视为实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东部地区产业集群面临着转移的趋势,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转移的可能性存在差异,并且转移存在着双向型,这种双向性转移的不同结果也将对我国产业安全形成挑战,优化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是减弱产业集群转移所带来的产业安全风险的重要手段,也将促进中西部地区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广义的产业转移内涵出发,借鉴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定量分析了我国2007—2010年省区间的产业转移,验证了我国区域间产业转移的阶段性特征,即低端产业正从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高端产业仍集中在东部地区。同时我们还发现东部地区内部也存在较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主要从长三角地区向京津冀鲁等地区转移。通过对不同类型产业区域间转移的机理分析,提出了原料指向型、成本驱动型、投资拉动型、集聚依赖型四种类型的产业转移,并总结出了我国区域间产业转移的梯度模式。  相似文献   

13.
何党生 《经济师》2011,(8):210-212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的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纳入国家战略。这是我国迄今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规划,是国家为促进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中部崛起、协调区域发展而采取的一项"先行先试"的制度安排。"先行先试"的政策与制度安排适应了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挑战。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产业转移不仅是一种典型的经济行为,而且是一种社会行为。遵循经济学逻辑,当不同区域间的生产要素价格差距较大时,受市场信号指挥的企业就会自发采取适应性行为——向要素成本较低的区域进行梯度转移。现实中,尽管我国区域间的要素价格差距悬殊,但产业转移步伐远远落后于预期。从新经济社会学视角论证这种"经济悖论",发现嵌入本地的生产性、服务性、制度性、社会性网络制约着企业的异地转移行为,进一步提出产业转移是企业社会关系网络和协力合作网络"脱嵌-再嵌入"的过程,并以江苏省南北挂钩共建产业园区为例,验证了两地政府通力合作有利于降低"脱嵌"对企业异地生产的冲击,并能够帮助企业"再嵌入"异地社会关系网络和协力合作网络,从而有力地解释了我国区域间产业转移需要政府介入的新经济社会学逻辑。  相似文献   

15.
面对东部的产业转移,我国中西部的区域发展战略均暗含了"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重要部署,并希望以此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收敛。借助于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要素流动,运用2000-2010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内劳动力在区域间的转移。结果显示:整体上制造业在东、中、西部之间并未发生大规模的转移;虽然制造业内劳动密集型产业发生了明显的梯度转移,但只表现为由东部向中部的转移;制造业内资本技术密集型、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并未发生明显转移,现有产业转移仍然集中在东部内部,但出现了由东部内部转移向中部扩散的趋势。因此,西部需要调整区域发展战略并寻找新的着力点,中部需要重点遴选承接的产业类型,同时为应对东南亚诸国的竞争,中西部的产业承接还需要着眼于国内市场的庞大需要并降低产业转移的交易成本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对1993年至2006年期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探讨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征的形成以及与传统的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出现背离的原因。本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截止到2006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只发生了部分的相对产业转移,绝对产业转移的现象尚未发生,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还不显著;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了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先于劳动型密集型产业转移和许多产业越过中部地区直接转移到西部地区的现象。本文研究结论的重要启示是:同一国度内区域间的产业转移与国际产业转移的条件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分析我国地区间产业转移时不能机械照搬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大规模产业转移的条件还不成熟,因而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试图通过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来实现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以及解决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之间的矛盾还是相当困难的。  相似文献   

17.
丁金刚 《经济师》2010,(2):68-68,71
产业转移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产业向我国的转移明显加速,我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我国要利用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逐步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并占据较为有利的地位。文章从产业转移的本质来分析产业转移的动因及一般规律,进而分析产业转移的趋势,指出了我国在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主要角色。  相似文献   

18.
与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理论推论相比,要素价格调整定理及要素价格非敏感定理更加真实地传达了现实贸易的结果,也对我国劳动力价格非均等化发展的现实悖论做出了一定的解释.进一步审视我国的"现实体制",劳动力跨地区转移及其引致的劳动转移替代资本转移的强化,是我国劳动力价格长期非敏感的重要原因.而"刘易斯转折点"的预期出现,将带来劳动力价格非敏感性的弱化甚至逆转.这要求我们必须率先通过制度引导实现产业的有效转移和升级.  相似文献   

19.
从承接地角度,以"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为研究对象,结合国际产业转移相关理论和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背景,构建产业承接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产业转移的总体承接力及其分项指数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显示:(1)总体承接力呈现攀升趋势,特别是我国部分陆域邻国,近年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均在扩展,使得产业转移承接力指数增长显著。(2)承接力有明显的区域空间分异特征,产业转移吸引力大致符合距离衰减定律且呈现"圈层结构",选择力和支撑力因沿线经济体在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和配套能力等方面的差距而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发展力指数受全球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普遍较低且空间差异性较小,而治理力测算结果则显现出各经济体在制度、文化、法律建设等方面的差异性。结合上述分析结果,文章从提升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科学性、强化我国与沿线经济体的互联互通、优化产业引导和风险防控的制度安排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方石玉 《当代财经》2007,(6):81-82,86
我国加工工业的迅速发展,为我国争得了"世界的加工厂"地位,同时也对我国的生态和环境带来较大程度的破坏.如果单纯依靠高能耗、高资源消耗加工工业,我国经济将难以持续发展.本文根据当前国际产业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实际国情,对追随制造业FDI的生产者服务业FDI进行了定性分析,认为随着国际生产者服务业向中国不断转移,会对中国的加工工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并对承接生产者服务业国际转移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