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与主体,他们对养老保险的有效需求(包括参保意愿和缴费承受能力)将直接影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建立、完善和保障水平.笔者通过分别对影响农民参保意愿和缴费承受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家庭财富、受教育程度、保险预期等都会影响农民的参保意愿及缴费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2.
一、总结经验,逐步完善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经过十几年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有许多方面不适应目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一是要提高缴费基数。社会保险是以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为目的的。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起到了积极作用,发挥了应有功能。但是原来的缴费基数比较低,保证不了被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应做适当调整。调整标准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确定,调整后的保障水平应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以切实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二是要明确集体补助标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中规定“集体补助为辅”。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趋于弱化的背景下,农民个人和政府二者的实际经济支持能力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有着关键影响。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关键是资金来源问题。为此,对农村居民缴费能力和政府承担补贴责任的必要性及可行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提升农村养老保险经济支持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一、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1.提高农民缴费能力。提高农民缴费能力要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入手。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所缴纳保费的直接来源就是农民纯收入,所以提高参保农民的缴费能力最有效手段就是增加农民收入。第一,要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引导农民尽快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使农民在土地或林地减少的情况下增加  相似文献   

5.
纵观我国的社会发展趋势,其社会经济水平将得到稳定性的提高,且农村社会以及农民家庭经济水平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再加上,受我国老龄化、城镇化以及家庭小型化不断发展的冲击,给我国传统家庭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基于传统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新农村环境下的养老保障要求,即一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将会搬进农村养老保险舞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不仅仅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更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推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促进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人口老龄化是河北省当前面临的社会问题。借鉴加拿大、德国、法国的农业人口养老保障制度,结合河北省实际情况,应先建立一个与低收入水平和低缴费能力相适应,低水平起步、低费率和低保障待遇的过渡性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需要政府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条件分析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中国目前已经达到发达国家建立农民养老金制度时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拥有丰富的潜在社会保障资源和传统组织资源。以“实物换保障”的方式激活这些潜在资源,可以克服农村生产力水平不高、农民货币缴费能力偏低、国家财力不足等缺陷,主要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以来农村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党和政府非常关注农民的养老问题并结合新疆具体的实际对农民采取了新型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路径。本文根据喀什地区的实际状况提出喀什地区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出简单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养老保险关系到新疆占人口总数59.9%的少数民族的生活,同时关系到少数民族的实际承受能力和保障水平,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新疆地区由于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恶劣、农村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居多等原因使其经济发展和观念相对落后,因而在这些地区如何全面实施养老保险仍有待于解决.本文主要叙述了在新疆开展养老保险工作的主要情况,然后叙述了实施此工作的意义并为了更好地完善少数民族养老保险制度而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选取陕西省西安市七个非城区县农民为典型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式,对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实际需求、参保意愿、模式选择意向作了实态调查。西安市农村家庭收入较低,养老需求日益增长,农村居民开始认同并愿意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农保"制度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养老保障作用。"新农保"模式的选择,在经济条件约束之下,表现为低水平的期望缴费标准和高水平的期望养老金发放水平。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进一步修正、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是国家为保障农村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而设立的专项基金。如何对此项基金实行有效监督和管理,以及在目前条件下投资运营,实现农村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稳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农保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农民养老问题与土地流转的相互关系,并对我国农地保障功能的区域差异进行了比较。提出在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背景下,应根据农地保障功能的区域差异,构建符合各地实际的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根据各地土地供养程度的不同,从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视角,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土地养老和家庭养老多元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满足农村居民养老需求。在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过程中,既要促进土地流转,又要引导农民积极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农民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1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效果及其城乡统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老事关每个人的切实需求。目前,我国老龄化率突破总人口的16.15%,步入加速老龄化时代。其中农村人口老龄化、贫困化更为突出。作为农村居民养老的重要补充,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却作用式微,传统观念将其原因归结于经济投入不足,有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证分析较少。本文建立了保障效果模型,论证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问题的根结是城乡隔离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探索城乡统筹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分步走",分别推进名义保障水平、实际保障水平相同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力求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的失灵,推动公平、可持续的"老有社会所养"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4.
养老保险关系到新疆占人口总数59.9%的少数民族的生活,同时关系到少数民族的实际承受能力和保障水平,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新疆地区由于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恶劣、农村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居多等原因使其经济发展和观念相对落后,因而在这些地区如何全面实施养老保险仍有待于解决。本文主要叙述了在新疆开展养老保险工作的主要情况,然后叙述了实施此工作的意义并为了更好地完善少数民族养老保险制度而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能否建立并保持可持续发展,仅仅依靠需求动机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的态度、财政能力、农民的意愿、制度设计的合理性等多方面条件。结合北京市大兴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方案,对上述问题作了简要分析。农村全面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时机还不够成熟。从防范老年贫困风险的角度出发,对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群提供最低收入保障,尽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是目前大多数农业地区比较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养老保险能够有效保障农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国家政府财政和个人的承载力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财务负担水平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关于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祖华 《经济师》2006,(6):70-71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越来越迫切地展现在全社会面前。农民作为中国当今社会最大群体,他们的人权保障利益、社会福利待遇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不仅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小康进程问题,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这在努力倡导“以人为本”理念治理国家的当今中国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当今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迫在眉睫。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精算模型及其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依据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运用保险精算的方法,构建出新农保替代率精算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对新农保替代率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提出以下建议: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缴费基数,实行比例费率制;鼓励农民尽早开始参保并保持长期缴费;鼓励参保农民选择较高的档次标准缴费;新农保个人账户基金应当在适当情况下进行市场化投资运营;继续强化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保障全体农民老年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当前,农村土地养老功能弱化、养老风险加大,社会养老逐渐成为农村社会的公共需要。本文通过探索国家财政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支持的必要性入手,找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人口老龄化以及由此导致的老年人赡养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而我国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养儿防老”的封建意识使其对“养老储蓄”、社会养老保险既没有认识也不积极参加 ,因此社会养老保险只覆盖了农村人口的10 % ,并且迁移到城镇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处于边缘化境地 ,更是得不到任何保障。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我国农村耕地面积在减少 ,土地产出的比较效益也在下降 ,几千年来土地对农民生活和养老的保障功能也肯定会弱化 ,由此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