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逐步形成,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成为这些年舆论的热点话题,养老保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个人账户制度成为了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选择也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本文着重讨论个人账户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郑春荣 《财经研究》2008,34(2):99-108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模式有完全积累制和名义账户制等。文章从社会整体、投资收益率、社会总福利和动态发展等四个角度,分析了各种养老保险模式的优劣,并提出:当前我国可实施名义账户制;在未来,在我国储蓄率和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后,可适时调整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调整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对我国的养老保险政策进行了调整。本文对调整前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替代率水平和计发系数进行精算分析,同时计算了个人账户发放资金缺口的水平,提出了以生存年金方式发放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方法,以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水平并解决计发方式本身的漏洞。  相似文献   

4.
浅析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托萍 《经济师》2007,(5):40-41
文章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行中面临的挑战,并从现实条件进行分析,指出做实个人账户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5.
刘永东  邓一婷 《经济师》2006,(12):77-77,249
本文应用经典的迭代模型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在由现收现付制向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账户相结合的混合模式转变过程中,考虑隐性负债的条件下,个人账户规模对于制度转轨的影响。并结合目前中国改革动向,进行了简要的政策评价。分析表明,经济动态无效时,个人账户规模对于各代财富,收入再分配和经济增长具有负效应,并且这种在各代产生的负效应是单调的,从而导致转轨过程最终仍向现收现付制回归。如能妥善处理巨大的隐性负债,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中国目前的改革能够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6.
做实个人账户是实现养老保险由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转变,以应付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支付危机。鉴于历史债务的巨大,个人账户做实的规模需要综合平衡和考虑确保养老金当期发放、财政转移支付等因素逐步做实。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中人"、"老人"的历史债务的逐步减少,最终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做实个人账户后,积累的基金会越来越庞大,实现基金保值增值是养老保险制度稳定运行的首要任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作为应对老龄化社会到来的一种重要手段,其运作成功与否对社会的稳定十分重要。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运行问题日益严峻,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原因,提出做实个人账户的建议,旨在寻找做实个人账户的合理方法,完善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企业、农民工和政府三个方面入手,分别分析了在不影响企业合理利润,不影响农民工赡养抚养义务、基本消费需求以及不影响政府大额财政支出的前提下的农民工养老保险缴费率。本文认为18%-20%的缴费率是在这些大前提下的一个合理的缴费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企业、农民工和政府三个方面入手,分别分析了在不影响企业合理利润,不影响农民工赡养抚养义务、基本消费需求以及不影响政府大额财政支出的前提下的农民工养老保险缴费率.本文认为18%-20%的缴费率是在这些大前提下的一个合理的缴费水平.  相似文献   

10.
曲兆莎  李捷  冯栋 《经济师》2014,(11):77-78
文章采用2008-2011年浙江、福建两省的数据,研究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发现,尽管政府做实个人账户的政策存在时滞,但是本政策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在本政策实行前,各地区的企业政策缴费率存在差异,因此与本政策相匹配的配套政策也会存在差别,高缴费率地区对应加强商业保险深度的政策,低缴费率地区对应加强商业保险密度的政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规模要适度,由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统一管理。为提高职工缴费的积极性,关键在于提高个人账户的收益率,实现有效保值增值。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空账\"实质是以不明晰的债权形式存在。当前所讨论的\"做实\"个人账户,实质是个人账户资产存在形式的转换。对于历史\"空账\",不应该立即\"做实\",而应比较机会成本与效益,逐步\"做实\"。而对于新缴纳的个人账户资金,则应明晰产权,不能随便挪用,但当统筹基金不足时,可以有偿使用。个人账户待遇以自身平衡为原则。  相似文献   

12.
现有在认识上对个人储蓄养老保险还存在若干认识误区: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只是包括城镇职工;个人储蓄养老是自愿的,不需要配套的规章制度、法规;个人储蓄养老必然由商业保险公司经办;个人储蓄养老与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单位补充保险挂钩;把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仅仅定位在减轻国家养老负担方面。基本对策:应当建立全民性的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制度和个人账户。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精算估计方法,预测分析了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统筹账户的财务状况和财务可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年度支付危机会在2018-2036年之间出现,2023-2050年内源性基金累积不足值得格外关注。从长期看,如果没有外源性融资,仅靠制度本身的资金支持,统筹账户的财务可持续性难以为继。现阶段政府关注的重点应是如何扩大养老保险收入来源和完善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障体制采用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筹资模式,虽然两者都是养老金制度体系的支柱,但不同的收支平衡原则和实现目标,以及"混账"管理带来的种种弊端,使得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分开进行独立管理势在必行。个人账户基金放开固定缴费率限制,支付体现指数化,以及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参与分配资本市场运营成果,实现其未来支付目标、体现财富再分配功能、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提高养老水平,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分析我国基本养老金的运营现状,结合国际上先进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基本养老金的个人账户基金管理提出了全面、动态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提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性化改良的思路,即在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赋予参保人一定的个性化选择权,然后在生命周期投资组合理论框架内构建模型,利用动态规划分析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施个性化改良对参保人福利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施个性化改良,能够以较低的改革成本显著改善绝大部分参保人的福利。  相似文献   

16.
The supply of basic pension is seriously lacking, the personal accounts is operated with no money. This is a problem belonging to conversion cost in essence.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undertake the responsibility to solve the problem by using the increment method and stock method to repay the latent liability; then the government can enrich the personal accounts in response to the aging population crisis and the concussion brought by the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s conversion.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转轨经济背景下,分析了中国社保基金从DB制向DC制转轨的基本思路,并以此为基础,从宏观的角度设计出社保基金转轨成本的跨时分摊方案。这一分摊方案包含三方面基本内容:一是外部分账管理,即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分账管理。二是内部分账管理,即将个人账户分解为普通账户和特别账户。三是跨时分摊计划,以临界投资收益率为界,给出不同投资收益率区间内特别账户与制度外筹资的分摊总额和年均分摊额。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一般均衡分析框架,通过构建“统账结合”制基本养老保险的异质性跨期交叠一般均衡动态模型,引入国发〔2005〕38号文的主要内容,利用政策仿真、参数估值和敏感性检验等方法,重点研究了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扩展的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效应,并进行了理论推导和实证测算。结果发现:(1)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具有明显的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效应,且再分配效应是累进的,发生了从城镇企业职工为代表的高收入者向以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为代表的低收入者的收入转移;(2)个人账户发挥了平滑作用,有利于改善不同类型劳动者终生的收入分配,但不利于收入再分配的改善;(3)社会统筹账户具有较强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有利于改善不同类型劳动者的收入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参数敏感性检验表明结论是稳健的。因此,进一步优化社会统筹账户有利于减小收入不平等。  相似文献   

19.
依据生存公平和劳动公平统一原理,从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及规则分解入手,设定相应的全国统筹计发方案并分析不同方案对高低收入地区的财富分配的影响,同时从宏观适度性、微观适度性以及福利改进角度对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各方案进行评价和适度性检验。利用地区间物价差异修正后的全国统筹计发方案,既可以解决劳动力跨统筹范围流转的难题,实现养老保险的地区间收入再分配和地区间基础养老金给付水平适度性的优化,也可在适度区间标准上实现福利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