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山西省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凤峥 《经济问题》2008,342(2):123-125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保障.山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由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等制度组成.对2005年山西省农村养老保险水平、新型合作医疗水平和最低保障水平进行定量分析,揭示目前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偏低的现实,为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转型期构建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会丽 《经济师》2005,(11):7-9
搞好整体模式设计是转型期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任务。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出发,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必须依据不同类型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设计,在贫困型农村建立家庭养老的养老保险模式,在温饱型农村建立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在富裕型农村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文章还分析了进城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  相似文献   

3.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本身就是和谐社会的要素之一,而家庭养老功能的不断弱化也在要求尽快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加快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学术界2006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如“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政府责任”、“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模式选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地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等相关问题的理论探讨进行了一定的总结,希翼为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立法和制度建设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国家对"三农"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为了推进新农村建设,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就显得至关重要,在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过程中,标准的确立就显示出了其重大意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标准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面对、解决.  相似文献   

6.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障碍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效龙 《经济经纬》2004,(4):107-109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行十多年来,在实践上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暴露出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许多障碍性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给予农村人口社会养老保险"国民待遇",确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地位,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等。  相似文献   

7.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应加强规范化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各地农村都逐步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江苏省在对该省 11个县(市)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财务和档案管理示范试点活动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了规范化管理,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1994年该省的南通市6县(市)农村就有上百万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仅集体统筹和个人投保的金额超亿元。启东市自1992年7月起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来,全市已有60多万农民投保。累计养老保险基础总额突破了3000万元,成为全国和江苏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先进市”。在全面开展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正在向“工作流程、业务管理、财务管理、基金管理、档案管理”等规范化方向发展。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是一项深层次的改革,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特别是从传统的单靠家庭养老的模式转向以现代社会保险方式解决养老问题,农村乃至全社会都要经历一个了解和接受的过程。由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目前还处在初始阶段,无论是投保面、投保率还是投保金额都还很低;国务院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重大,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紧迫而必要。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情况不理想,问题频多。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新思路,试图为构建适合黑龙江省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农民养老之难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吴志军  段家喜 《经济师》2008,(10):68-69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是健全养老保障体制进程中的重要一环,从发展趋势来看,各国都是先在城市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然后才逐步延伸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结构是影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重要因素。并提出在中国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重大,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紧迫而必要。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情况不理想,问题颇多。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新要求,试图为构建适合黑龙江省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解决农民养老之难题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农村老年医疗保障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实背景下 ,建立农村老年医疗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提高农村老人的生存质量 ,促进农村老龄问题的解决 ;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公平原则的实现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问卷调查所得的462份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心理预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心理预期相对比较低,年龄等个人特征和家庭子女数、家庭年净收入等家庭特征对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心理预期影响显著。提出了增加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投入、在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有步骤地构建多支柱的农村养老体系、将当前正在实施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养老制度"逐步过渡到"普惠型"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解决好农村老年人养老这一难题已成为当务之急。目前,山东省正在进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青岛、临沂等地已经广泛开展试点工作。在当前的试点工作中,临沂市等地出现了要求儿子代缴养老保险的缴费方式探索,这也就意味着,对代缴养老保险模式亟须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修订社会保险法,将代缴养老保险模式的具体内容纳入社会保险法,或者国家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规范代缴养老保险模式,来逐渐完善代缴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14.
刘丽萍 《经济问题》2008,(10):21-24
以社会连带理论为视角,对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建立中四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农民的社会保险权、农村社会保险立法的价值取向、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本质和目的以及农村社会保险制度中的国家责任做了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5.
务农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保障是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我国目前将占人口较大比例的农民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就有失社会保障体现社会公平的最初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民这一群体逐渐分化为具有鲜明特征的三类群体:一是失地农民;二是在城乡之间流动的农民,即“农民工”;三是到目前为止仍然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针对我国务农农民生产、生活特点,务农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应注意三个方面:第一,建立强制的医疗和生育险;第二,在务农农民养老保险的设计上,应采取在继续强化现行的农村“五保”的前提下,推行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和商业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第三,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6.
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农民群体逐渐分化,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黑龙江省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已不能适应这一现实,致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着巨大压力。根据农民的不同特点实行分类保障,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估计了1989-2006年医疗保险对中国城乡家庭的反贫困效应。结果发现: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城乡家庭比例较高,最穷的群体其医疗费用超过收入的比例增加,医疗保险对减少收入不平等只起到微弱作用。TIP贫困曲线表明,近几年,医疗保险补偿后,城乡患病家庭的贫困并没有减轻,医疗保险在减少贫困上的作用很小。分析贫困特征的多元回归模型显示,家庭成员数量、教育程度、抚养比率、参保人数等都影响了贫困,而条件多元回归模型则显示,医疗保险对贫困的变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Recent empirical work demonstrates that state‐led bank expansion in rural India has contributed to a reduction in the number of poor people. In this note it is shown that the social banking policies have not simultaneously decreased the rural poverty gap. This suggests a potential trade‐off for policy makers, hinted at by earlier theoretical modeling: while opening new bank branches in “unbanked locations” might lift some people out of poverty, it may increase the depth of poverty of others. The result also illustrates the value added of combining complementary poverty measures to achieve a more complete picture of the impact of policies on livelihoods.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five-period panel data from the 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 2010–2018, this paper uses the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PSM-DID) method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e New Rural Pension Scheme (NRPS) on alleviating rural households' relative poverty.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of rural households, the mediating effects model is applied to analyse the mechanism of rural households' livelihood capital.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NRPS helps alleviate the relative poverty of rural households. (2) The livelihood capital of rural households is an important mechanism for the NRPS to alleviate the relative poverty of rural households, and social capital, financial capital, and human capital all play a part in the mediating effect. (3) The results of the heterogeneity tests based on the stage of rural households' participation in the NRPS and the region of participation in the NRPS indicate that the governance effects of the NRPS on rural households' relative poverty are more significant among households in the contributory stage and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Additionally, the results are supported by robustness tests, such as replacing the dependent variable and the PSM method. The findings of this paper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long-term mechanism to address relative pover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more efficient and inclusive rural social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 and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相似文献   

20.
农村扶贫开发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缓解农村贫困的两种手段,在遏制农村贫困现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务院扶贫办、民政部《关于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泽库县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试点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但仍存在牧民对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认识的偏差、家庭收入难以核实、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现有低保标准低以及资金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完善两项制度衔接应做好对农村低保、扶贫开发对象的动态管理,继续整合扶贫和民政低保资源,锁定交叉对象分步骤实施扶持项目,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