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就业的压力及其缓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业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最大课题之一。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由于人口政策的失误、就业政策的短期性致使我国劳动力数量供过于求,劳动力质量供不应求,就业压力不断增加。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我们必然发展经济,增加劳动力需求;控制人口数量,缩闰劳动力供给;发展教育,提高劳动力质量。  相似文献   

2.
在未来十年内,劳动力老龄化日趋严重,中老年劳动力就业问题日渐凸显。中老年劳动力就业问题将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应未雨绸缪,制订相关政策并采取相应措施,大力发展适合中老年就业的产业,加大对中老年劳动力的培训力度,为中老年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创造条件,促进经济发展与就业的协调。  相似文献   

3.
就业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对我国而言,由于人口多,劳动力供给总量巨大,而且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增量有限,促进就业的任务更重,困难更大。与大城市相比,我国绝大部分中小城市的就业环境差,就业空间小,劳动者素质低,就业问题更具特殊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4.
对就业状况的评价应有一个指标体系,包括就业、失业、劳动者素质和收入。2001年统计数据显示;虽然河南省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从业人数下降;创造就业岗位能力差;女性失业人员比例较高;下岗职工减少缓慢;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落后;城镇贫困人口增加较快。整体就业状况不如全国。  相似文献   

5.
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压力来自劳动力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但从中国当前的情况看,试图从扩大需求入手来解决就业问题存在着很多困难。中国劳动力供给过剩除了短期内无法控制的人口规模因素外,还和中国的劳动参与率水平、城乡隔离的就业政策、家务劳动模式、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等有直接的关系,在这些方面仍然有较大的政策调整空间。  相似文献   

6.
论农民工进城对市民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劳动力市场呈多重分割局面。农民工与市民之间存在互补性和替代性两种就业关系。农民工对在城市一类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市民没有直接影响,但存在间接影响;对在二类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市民产生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总体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农民工会对城市劳动者的就业观念和就业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劳动力商品属性与就业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劳动力商品与普通商品的共性及劳动力商品所具有的特性。通过劳动力商品的特性分析了失业产生的原因和再就业的条件,提出了五条解决就业问题的思路,其中较独特的一条是改变人们的,大力宣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人才理念,通过人才的合理分布和劳动力需求的互补性特点扩大就业,文章对当前解决就业问题上的一些认识误区作了分析,文章分析了解决农村就业和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思路-将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作为走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要一步棋。此外,还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对策,一是通过加强基础教育提高劳动力的学习能力和再就业能力,二是培养,造就和吸引大批优秀的企业家创业,带就业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论FDI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DI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对东道国的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其净效应非常复杂,既与FDI的进入方式有关,也与东道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劳动力质量等因素有关。尽管FDI对我国就业的总体贡献并不突出,但从动态的角度来看,FDI的就业效应比较明显,其贡献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FDI在增加国内就业的同时,还促进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促进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流动与市场化配置、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素质和薪资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依赖跨国公司培养我国的企业家是不现实的,国内民营企业的发展才是我国企业家培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结合辽宁情况,从多个角度全面、深入剖析了辽宁经济振兴中城镇失业的致因,并从劳动力资源开发、劳动力自由流动和资源有效配置以及挖掘就业潜能、提高经济对就业吸纳能力等角度,提出了促进经济振兴、解决城镇就业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宁泽逵  李红  宁攸凉 《技术经济》2011,30(11):68-72
利用对陕西省农户所做的调查数据,采用多重分类概率模型,就农民对不同就业方式的参与概率进行估计,重点分析了影子工资率及人力资本、就业成本、收入差距对农民迁移与就业的影响,进而讨论了农村劳动市场的发育状况、农村社区环境的发展、农户家庭特征、个体人力资本积累对劳动力要素有效配置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社保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萍 《经济与管理》2006,20(7):33-35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生力军。在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的今天,让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与城镇人员一样享有社会保障就成为一个新课题。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民工社保依然困难重重。解决农民工社保难问题,必须从体制、制度等多方面着手解决,尽快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结合实际,运用传统建模和现代协整建模理论,以重庆市为例对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行业分布作了较为客观的数学和文字分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速度层次交流理论及其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能否合理解决 ,不仅直接影响到中国农民收入、农民生活条件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而且也关系到非农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在本文中作者提出了速度层次交流理论 ,并从该理论出发提出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相关政策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借鉴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和托达罗模型,构造了农村劳动力两阶段迁移理论模型,理论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返乡是理性选择,原因是其人力资本回报在欠发达地区要高于发达地区。随后,本文利用2007年5月调查获得的中西部70个县2353位返乡农村劳动力数据,利用改进后明瑟尔收入模型,比较这个群体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回报率,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15.
张雯 《时代经贸》2007,5(11X):31-32
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合称为三农问题,其核心是农民问题,也就是如何解决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本文认为应当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寻找出路,按照这个思路,将沉积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和非农产业成为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非正规部门就业:效应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当前和未来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非正规部门就业不仅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也能够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针对非正规部门就业存在的问题,应采取鼓励非正规部门发展等措施促进非正部门就业。  相似文献   

17.
产业结构优化与就业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第三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与就业总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反,第二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与就业总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通过放松行业管制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通过劳动力职业培训实现劳动力在产业间的顺利转换是提高就业水平的两条重要途径。产业结构与就业总量之间的关系还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在发达地区,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全样本回归所得结论是一致的;而在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对就业并没有显著影响,但人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口年龄结构与就业总量之间都是显著正相关的,因此,在欠发达地区,提高人口素质和优化人口年龄结构比产业结构调整更有利于促进就业增长。GDP的就业弹性系数显著为正,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是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近来,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就业状况面临严峻考验.为此,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转变就业观念,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内需,以推动就业,消减失业影响.  相似文献   

19.
As a social phenomenon closely related to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population is always the focis of economists' attention. Based on the fifth census in 2001, this paper analyzes labor migration in Hubet Provtnce and establishes an econometric model to analyze the pull according to the push and pull theory,, which is the famous theory on the population flow and migration. It points out that the per capita consumption and the employment rate attract strongly the rural labors and makes a deep exploration into the ensuing problems. Such conclusion is a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decision-making of government. The government can provide some guidance to the rural labors according to the per capita consumption and the employment rate in order to avoid the futility of blind migration.  相似文献   

20.
劳动力转移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改革最大的难点是劳动力的转移,而要突破这一难关,有几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必须解决。首先是建立一种体制,一种让人自己去谋生的体制,彻底打破就业由政府一包到底的传统体制;其次是要培养能创造就业机会的人。政府在就业方面要作出诸多努力,但最突出的还是培养出一批人,这是一批能创造就业岗位的人,有了这些人,就会产生就业机会;再次是社会、政府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就是职工失业后,不是留在企业,而是由社会、政府管理起来,这就需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最后是要想转移劳动力,就必须筹集转移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