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可持续生计框架——DFID模型为研究基础,以农民的生计资本为框架核心,通过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对襄阳市襄州区失地农民的生计资本与其自主创业意愿的生计策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对其农户生计资本现状进行了评价,并针对研究的结果分析,提出了促进该区失地农民自主创业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吴坚 《生产力研究》2011,(5):36-37,95
当前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中接受就业培训比例小,就业培训与就业安置衔接程度低,培训的专业化程度不高,而投资收益不清、配套政策缺乏和培训市场化水平不高是其问题存在的原因,必须通过改革失地农民培训体制、改善培训组织实施水平来做好失地农民培训工资,帮助失地农民实现再就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生计。  相似文献   

3.
失业保险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社会保障项目之一,其最基本的功能是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和促进失业者重新就业.在中国快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除少数发达地区的失地农民能从开发商或政府获得高额补偿金之外,其他欠发达地区处于适龄劳动力的失地农民一般得到的补偿较低,他们的可持续生计面临挑战,亟需失业保险的保护和促进其再就业.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失去土地对农民参加失业保险的意愿影响显著;与没有失去土地的农民相比,失地农民更愿意参加失业保险.现阶段,政府应改革和完善现有社会保障制度,把失地农民纳入到失业保险的保护之中,促进他们有效就业,从而解决其可持续生计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将大量被征用,越来越多的农民将成为失地农民,使得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我国存在征地补偿标准偏低且安置方式单一,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不充分,失地农民缺乏非农技能等问题。本文就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与措施:重视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强化就业培训制度,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以及拓宽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5.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是农衬社会繁荣与稳定的关键,同时也是城市化进程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我国失地农民的现状及其社会保障缺失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转型和快速发展,城镇化速度加快,失地农民群体大量增加。农民失去土地意味着失去保障,当前失地农民的主要生活来源是征地补偿金。小部分的失地农民通过做一些小本生意和非技术性的简单工作来保障基本生活。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受到文化背景及技能的影响,就业、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徘徊在城市的边缘。养老保障制度不仅包括养老保险,还包括老年人的住房保障、权益保障,以及为养老做准备的就业保障等。为了能够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的方法,研究了兰州新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兰州新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具体做法是以先行养老保险为主,辅之以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和社会服务。结合兰州新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实证研究设计出包含社会养老保险、合理科学的补偿款发放方式、理财管理以及住房置换、就业扶持和给予市民待遇的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养老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5,(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文章分析了当前失地农民就业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是农村社会繁荣与稳定的关键,同时也是城市化进程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我国失地农民的现状及其社会保障缺失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2002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和农村进入城市暂住户两份调查数据对非正规就业群体和正规就业群体间的就业差异进行了考查。结果显示:与正规就业群体相比,非正规就业群体获得白领的概率下降了15.67个百分点,这些差异中市场结构因素可以解释的部分达到了100.45%。与此同时,如果非正规就业群体与正规就业群体面临着相同的就业结构,非正规就业者从事白领工作的概率会上升8.85%。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数量与日俱增,他们的就业和生存状况令人担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文章分析了当前失地农民的生存和就业状况,指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在和谐社会中的紧迫性,并对解决就业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灵活就业中的雇佣关系外部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敏 《经济经纬》2005,(1):84-87
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组织采用灵活就业的人员配置形式,由此带来了组织管理控制成本的降低和组织应对市场竞争更具弹性等方面的优势。但与此同时也给组织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诸如员工的忠诚度下降等。笔者首先界定了雇佣关系外部化灵活就业的形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采用雇佣关系外部化人员配置的原因和对企业的贡献,并从另一个角度剖析了雇佣关系外部化可能给组织带来的冲突。  相似文献   

12.
陈俊 《经济学(季刊)》2006,(2):18-20,17
在制度演进论的框架下分析了农民失地的制度变迁过程,重新分析了被我国学者忽视的失地农民和城市居民作为行为主体参与博弈过程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提到了要关注制度执行的效率与结果及失地农民补偿后会带来的社会问题。提出加强制度的执行监管,建立一种平衡机制,达到社会和谐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The rising number of foreign workers in Italy during the last 15 years has led to a conspicuous increase in the amount of remittances sent abroad.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the determinants of remittance outflows originated in Italy and transferred abroad through registered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After controlling for a wide set of socioeconomic regressors, we document a strong positive relation between remittances and the cost of travel between Italy and the migrants' respective home countries. We interpret this result as indirect evidence of unrecorded flows, since the relation between remittances and travel cost should be non‐significant unless geographical proximity permits remitters to switch to informal (non‐observable)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Moreover, using data on temporal and monetary costs for a subset of bilateral corridors, we also find remittances to b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high transaction costs and low speed of transfer. We rely on this empirical evidence and on a model of migrants' remitting behavior to present new strategies for estimating the size of the informal outflow.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民间金融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慧霞 《经济与管理》2006,20(10):66-70
金融效率的高低决定着金融发挥作用的成本和作用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生产性资金流动的规模和方向,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经济发展的效率。当前农村金融效率低下制约了中国金融发展,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障碍。提高中国农村金融,包括民间金融的运行效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经济转型的实践表明,制度移植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制度设计.而制度移植成功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将移植来的正式制度形式与本土的非正式制度相融合.如果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只关注目标制度的形式,而不关心其内涵,必然会与本土的非正式制度形成冲突,导致移植失灵,陷入制度陷阱.文章的主要观点通过对中国和俄罗斯制度创新模式的实证分析得到支撑.  相似文献   

16.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s that explain the impact of trade openness on informal employment suggest an ambiguous effect. This has been verified in a few countries, based solely on microeconometric evidence.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literature by specifying a macroeconometric relationship for a panel of 17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ggregate implications of micro-level labor adjustment costs. Caballero and Engel [Caballero, R., Engel, E., 1993. Microeconomic adjustment hazards and aggregate dynamic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8, 313–358] find a dependence of aggregate employment growth on the cross sectional distribution of “employment gaps.” This paper uses those results as moments in an indirect inference procedure to infer the underlying labor adjustment costs. We specify a dynamic optimization problem at the plant level, allowing for both convex and non-convex adjustment costs. Consistent with evidence at the micro level,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non-convex adjustment costs are necessary to match these aggregate moments.  相似文献   

18.
李宁  赵伟 《经济研究导刊》2012,(25):111-115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了失地农民大量增加。关注并切实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采用入户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吉林省失地农民在失地前和失地后的就业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农民失地前后的就业状况进行了定量化地对比分析。并从农民自身存在的因素、经济发展因素、地理环境因素以及社会保障因素等方面对影响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高技术产业就业增长粘性:“无就业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高技术产业厂商及其雇员的经济行为变化和特点,并基于创业型雇员是进入市场唯一威胁的前提假设,可证明两个命题:(1)当新进入者进入成本较低时,在位者缺乏雇用雇员的积极性;(2)雇员由于被在位者设定的跳槽壁垒套牢而缺乏进入动机,即自我创业的动机。由此还可产生以下逻辑推论:(1)政府实施的各种优惠政策无助于激励为高技术产业在位者扩大就业规模;(2)在位者设定的跳槽壁垒所导致的高工资刚性降低了高技术产业就业需求。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现代化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城中村”这一新生事物。“城中村”农民也随之急剧分化,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时代特点,并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农村社会发展。本文以陕西省的付村、梁村、彭村、南村、北村和东村6个村庄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实证的角度系统地考察转型时期的“城中村”农民分化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