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具有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殊性,解决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必须考虑到中国农民工的特殊性。当前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存在"扩面型"、"仿城型"、"单独建制型"三种模式。本文认为,根据农民工自身特点,分类、分层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是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农民工就业及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农民工的就业歧视和社会保障滞后等问题是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农民工在就业中存在来自各方面的歧视,严重影响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落实和制度的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以就业保障为基础,收入保障为核心,社会经济发展为出路.因此,促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就要消除就业歧视本身,增强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抗干扰性,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与就业发展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3.
该文探究了造成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困境的历史因由,分析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及制度体系的从属性、制度设计的差异性和制度实施的低效性;指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困境是"城乡两难",解决的路径是遵循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演变规律,构建独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分阶段、分层次地逐步推进,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受制于户籍制度、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化和资金紧张等方面,应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覆盖所有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建立面向农民工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的社会救助制度、妥善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险的异地转移问题、广开思路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筹资,并加快社会保险的立法工作,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监督执行。  相似文献   

5.
弓永振 《经济师》2007,(9):33-34
农民工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繁荣。但因我国二元户籍制度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二元社会保障体制等制度性障碍和不合理限制的存在,造成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我国应建立分类分层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以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社会保障“广东模式”与“上海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问题,中央和社会各界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高度关注,各地方政府在探索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实践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广东模式"和"上海模式"。文章通过分析这两种模式的其本特点、优点和局限性,提出了改进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已有许多城市实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但在实践过程中却未得到农民工的拥护,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实施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在计算年限、缴费办法和待遇享受等方面均缺乏弹性。对此文章提出农民工社会保障应实施过渡性质的"弹性"社会保障制度,并分析了相应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8.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定义农民工社会保障是以政府、农民工就业单位和非营利社会组织、市场等力量为多元化实施主体,以全体农民工为保障客体,以为农民工提供维持最基本物质生活、医疗、养老、就业、教育等保障为内容,并通过国家的法律和相应政策为手段来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①二、农民工社会保障多种模式分析1.城保模式。该模式将农民工直接纳入城镇社会保险  相似文献   

9.
基于社会保险的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新形势下国家、企业和农民工三者之间的利益问题。从长远而言,农民工进入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该文根据江苏省农民工的问卷调查资料,阐明当前江苏省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分析其社会保障缺失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建设是当前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性基础。但是,现有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缺乏专门针对农民工的有效社会养老制度。本文在以前众多学者研究养老保障基础上,在符合农民工养老保险改革大趋势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出了分类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这有利于统一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1.
务农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保障是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我国目前将占人口较大比例的农民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就有失社会保障体现社会公平的最初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民这一群体逐渐分化为具有鲜明特征的三类群体:一是失地农民;二是在城乡之间流动的农民,即“农民工”;三是到目前为止仍然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针对我国务农农民生产、生活特点,务农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应注意三个方面:第一,建立强制的医疗和生育险;第二,在务农农民养老保险的设计上,应采取在继续强化现行的农村“五保”的前提下,推行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和商业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第三,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2.
社会保障规模的设定目标在于使经济中个体的福利水平不受到风险冲击的影响。在中国当前经济环境下,农户经营和消费等决策行为的现实特殊性导致了标准最优社会保障规模理论的结论不再适用。为保障农户长期福利水平最大,当前我国农村小农经济地区需要比城市产业化经济更大规模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中的逻辑在于农户自我经营性特征导致了农户对于风险厌恶的增加,并且生产经营预付资金使得从负向冲击中恢复的困难更大,同时借贷约束更加严重;而为人力资本储蓄动机使得从负向冲击中恢复所付出的成本更高。这些结果都导致增加社会保障规模能够极大地提高经济中个体的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问题不仅是社会管理制度的问题,更是人的现代性获得的问题,人的现代性的核心是以人的价值为本位的自由、民主、平等、正义等思想意识。这种现代性不仅需要农民工作为现代社会主体而具有,而且要求我们的社会管理制度在完善过程中给予体现,双方共同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  相似文献   

14.
The Median Voter Theory is an important theory in the neo-political economics. It can be applied to solve the collective choice paradox and analyze the policy making for the citizenization of peasant workers. Adopting the method of factor analysis,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peasant workers’ preference for citizenization. We find that there is a paradox of future residence preference and self-identification in peasant workers. On this basis, peasant workers are divided into 5 subgroups, and it is found that the median undecided peasant workers are the median voter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edian undecided peasant worker’s complaints and appeals,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country should strengthen the vocational training system, establish a social security system, expand the agricultural reform and promote educational reform to facilitate the citizenization of peasant workers.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Guanli Shijie 맜理世界 (Management World), 2007, (4): 40–67  相似文献   

15.
After 30 years of agricultural reform started in 1978, peasant workers in China are experiencing new changes in their employment, land security, and income inequalities. This article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industrial upgrading, mid‐aged peasant nonfarm employment, and land conversion systems. We prove that China's efforts to upgrade its industries generate a negative employment shock on mid‐aged peasant workers, forcing some of them to return to their home villages. The current lump‐sum land acquisition system, however, will neither help peasant workers deal with the adverse employment shock nor promote land centralization for industrial and urban uses. On the contrary, land cooperation, an emerging land centralization system, will help peasant workers mitigate the adverse employment shock and centralize rural land for nonagricultural purposes. (JEL Q15, J43)  相似文献   

16.
从理论上说,社会保障制度负有调节收入差距的制度使命,西方福利国家的发展实践也证明了这点。但在我国,由于社会保障制度本身的不公平,一直被质疑对收入分配存在"逆向调节"效应。运用Pooled OLS模型,借助于2007-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重新检验了新时期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财政社会保障水平的效应不显著,而社会保障水平的正效应已经开始显现。说明随着我国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扩面(农民工是主要受益者)以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全面启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正向调节城乡收入差距的"时间窗口"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17.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影响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最为直接的仍然是收入问题,然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对于化解农村居民所面临的来自于自然、社会、市场等等风险,缓解收入不确定性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继收入之后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最重要因素,随着社会前进经济的日益发展,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必将进一步彰显。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许多实行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财政负担越来越重,为了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各国开始寻求新的社会保障筹资模式。在世界银行主推的基金制社会保障制度浪潮下,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结合本国实际情况也开始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并于1997年开始实施社会保险基金的"部分基金制",即现收现付制与完全基金制相结合的筹资模式。本文阐述了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的运行机理并探讨了其与储蓄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部分基金制进行解析。本文认为部分基金制的"个人账户"的储蓄功能目前无法得到实际发挥,由于我国目前的经济条件和收入差距悬殊等问题,使得部分基金制向完全基金制的转变应循序渐进,现收现付方式还应是我国目前实行的部分基金制中的侧重部分。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化与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进程中,山西农民失地问题及其社会保障问题日益凸显。解决山西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必须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与监管制度,建立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加强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培训工作,建立维持失地农民长远生计的其他制度性保障。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设定三亚市不同目标下的假设条件,对农户农地流转量进行了预测。根据推算,在最低生活保障阶段的耕地流转比例为29.85%,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阶段的耕地流转比例为66.66%,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劳动力市场完善阶段的耕地流转比例为82.47%,说明如果做好相关保障措施,土地流转供需都会有较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