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央视在春节期间播出了题为《感谢不平凡的自己》的公益广告片,片子通过短短的120秒,生动的再现了一个个平凡的人们在各自的生活领域里拼搏、困惑、失落和喜悦。感谢,不平凡的自己。这个主题恰恰暗合了我阅读《平凡的世界》这部长篇巨著的心理感受。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对于喜欢阅读的朋友来说,都是"老相识"了。他把六年的时间都用到了这本书上,读者大都是用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来细细回味这本书。我已经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走进《平凡的世界》了,依稀记得第一次拜读这部小说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那时正值青春年少,对文字的喜爱让我如饥似渴的把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巨著用三天的时  相似文献   

2.
渝BT2871,一个并不起眼的车号,引人注意的是这辆出租车的驾驶员——市出租车公司明星驾驶员、市公交集团岗位奉献奖获得者、市级青年文明号车组负责人陶明贵。八年多来,他驾驶出租车没有一次违章,没有一起乘客投诉,没有一次安全责任事故。他将每一位乘客安全地送到目的地视为最快乐的事情。他在“的哥”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用真情与奉献,诠释着人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热情关注本刊的读者来信询问,为什么今年第三期《中国储运》没有“特别策划”这个专题。在此敬告读者,因三位专家在时间安排上的几次撞车,未能成约,故造成本栏目在上一期的爽约,在此特向广大读者致歉!时光荏苒,涛声依旧。本期“特别策划”的特别奉献依然会撩起读者的兴致——这一次三位专家讨论的话题是飙升的油价。[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引爆全国,—下子触动了亿万人的心,让一个个忙碌的人停下匆匆脚步,拷问着自己的内心:“我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在刚刚落幕的40天春运,运管人的时间同样也不见了! 在春节这个普天同庆、全家欢聚的传统节日里,运管人同样渴望着温馨的家.盼望着团聚的美,想象着清闲的乐.可在春运这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中,运管人与时间“赛跑”,与安全隐患“斗争”,与恶劣天气“决战”。存路上,足他们的常态;保安全,是他们的使命;保畅通,是他们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商贸物流在物流大分类中属于产业物流,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没有这个术语的标准定义,但是我国制定的《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对商贸物流有一个界定:"商贸物流是指与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商贸服务业及进出口贸易相关的物流服务活动"。对这个界定各方面有一些不同看法,本文在此不作详述。我的看法主要在"相关"两个字的表述上,认为这两  相似文献   

6.
经济学大师、公共选择学派创始人布坎南曾引用荷马史诗《奥德赛》里的一则故事——"尤利西斯的自缚",来说明对权力的限制从来都是外力才起关键作用,而不是指执政者的自我约束这个道理。传说西西里岛附近海域有一座塞壬岛,长着翅膀的女妖日日夜夜唱着动人的歌引诱过往的船只。尤利西斯嘱咐同伴用腊封住耳朵,免得被女妖的歌声所诱惑,而他自己却没有塞住耳朵,他想听听女妖的声音到底有多美。为防止意以外,他让同伴把自己绑在桅杆上,并告诉他们途中无论发生什么都千万不要  相似文献   

7.
那桥,那岁月     
正"这是黄河上首座中央索面三塔斜拉桥",当我站在阳光下的建邦大桥上,再次看根根斜拉索闪着熠熠光芒,感受着大桥的力量与美感时,那句曾在媒体上多次出现的宣传语立刻浮现在脑海。从当年人潮拥挤的轮渡,到"亚洲第一"的连续梁斜拉桥——济南黄河大桥,再到如珠链般的浮桥,以及黄河首座三塔斜拉桥——建邦大桥,近30年的岁月中,渡黄河的方式一次次演变。而生于斯长于斯的我,又该怎样来解读这30年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8.
正一次说走就走的旅程从"关爱野生动物"主题活动开始。刚过去的寒假,幼儿园布置作业要家长带小朋友去和野生动物亲密接触,就在快要开园的最后一周,还没有完成作业的两个家庭组织了一场说走就走的周末长隆亲子游。说到和野生动物亲密接触,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被誉为中国最具国际水准的国家级野生动物园——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它位于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据说是全世界动物种群最多、最大的野生动物主题公园,近几年还因《爸爸去哪儿》在此取景而受到关注。长  相似文献   

9.
正年关难过年年过,又是一年春运时。"回家过年",早已是我们的本能,或一种不可替代的仪式,甚至信仰:大家各自回家,并奔着同一个时间节点——从这个角度来看,春运有着极强的仪式感,俨然一种仪式或仪式的前奏和收尾。除了家的温暖之外,"回家过年"包含着时代赋予的无尽意味——亲情、团聚、回归和抚慰,当然还有"乡愁是一张难买的车票,我在这头,家在那头"的滋  相似文献   

10.
正他是电影《智取威虎山》里有勇有谋的情报员李鸿义、《战狼》中胆识过人的副队长邵兵;他外形俊朗、气质不凡,似乎天生为演戏而生;他入行多年,摸爬滚打,却仍然保持着最初的热忱;他的故事很长,足以写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书;他的故事又很短,用"持身勤勉"四字足以形容,他就是演员张永达。张永达坐在我对面的长椅上,声音低沉、表情节制,整个人的身体语言非常收敛,偶尔有一些手部的动作,细细翻看着我递给他的杂志,没有一个  相似文献   

11.
近日大韩航空以其出色的运营表现获得了由空中客车公司颁发的 A330杰出运营奖。去年大韩航空曾因在 A300—600飞机运营上的卓越表现而被空客公司授予过"杰出运营奖"。空客公司每两年一次向航空运营商客户颁发奖项,作为对运营商的准点可靠性、班机利用水平以及运营绩效的认可。自从1974年将空中客车飞机引入机队以来,大韩航空几乎每年都在 A300、A300—600和 A330等机型的运营表现上荣获奖项。  相似文献   

12.
那一天,我听到了何训田的《波罗蜜多》。我听过上万张的唱片了,却在这一次体味到了什么叫做"歌哭任性"。好几夜,甚至懈怠了睡眠,数日以泪洗面,用那没有苦也没有乐的泪水。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有两条主题微博在网络上引起大量转发与调侃:1.当堵车遇到飞机晚点:北京,一个下午,男生接到了刚分手不久女孩的电话,女孩说:"我两个小时后的飞机,如果你能来我就不走了。"男生非常激动,放下工作马上冲下写字楼,并坚定说道:"我爱你,等我。"两个小时过去了,他还在三里屯打车……4个小时后,小伙终于赶到了机场,发现姑娘正在候机大厅领泡面。  相似文献   

14.
大探 《西藏旅游》2013,(11):147-147
之前,由于工作缘故去过大理,但没有多余时间去诸多景点游玩,颇有一点遗憾。在8月底,雨过天晴,是个自驾出游的好天气,看着宝贝们跃跃欲试,于是琢磨着给大家一个惊喜:自驾出行旅游一次。正在为出行目的地犯愁时,我SDLP的微信则不约而同收到了朋友泡温泉的广播,并指向同一个目的地:原始部落——野温泉。  相似文献   

15.
正"每年《平安行》的播出,对于我们就像是高考的最后一个科目,此一役后,总算可以抱着沉甸甸的答卷,满脸征尘,准备着向这一年挥手作别。而对于更多人来说,年下奔波的旅程才刚刚开始。愿您再出门时,能带上我们这些温暖的故事,带上《平安行》每年的那几句唠叨:天冷了,家人等着,请一定一路平安!"——赵红梅  相似文献   

16.
王之泰 《中国储运》2011,(10):29-29
去年,我在这个栏目发表过一篇关于“快”物流的文章,名为《谈谈“快捷物流”》一我认为,“快”是现代物流重要的特性,但是,我手头十余种全面概括物流的综合型的物流书籍,包括笔者本人的《现代物流学》、《新编现代物流学》,竟然没有一种对这种以“快”为核心的现代物流给予独立的地位,做出恰当的描述。在对《新编现代物流学》再一次进行修订时,笔者决定用专门的章节来论述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时间可不可以无限地倒湖回去?在人们的心目中,肯定会觉得这个问题是多此一问,认为时间可以无限地倒湖回去,这是不证自明、天经地义的。就连智慧过人的著名思想家也不例外。17世纪著名的犹太人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宇宙是无始无终,在时间上是没有开端的。他认为如果宇宙在时间上有一个起点的话,那么在这个起点之前是什么呢?答案只能是空无一物。而空无一物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宇宙在时间上是没有起点的。思索片刻,我们不难看出在斯宾诺莎的这一论证中,隐含着这样一个前提假设——不管宇宙是否有时间起点,时间都可无限地倒湖回去(在…  相似文献   

18.
<正>12月是一年之终,是收获一年果实的月份,更是回望和希冀的时间。今年12月2日是第四个122"全国交通安全日",我们迎来了百位明星、名人,他们参与安全知识传播,分享交通体验,用公益之心、敬业之情、真实之感让我们一次次感喟、感动。演员张国强是其中一位,他在《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我的兄弟叫顺溜》中塑造的帅气硬朗但又铁汉柔情的银屏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打电话邀请国强老师加入"百位明星话安全"时,他未加犹豫说没问题,可由于正在西安拍古装戏接了长头发,恐怕拍出来不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JJ,我在西藏啦 很久没有出来走,这一次也没有做多的准备,想来就来了。虽然JMS骂我没心没肺,但还是在我的包里塞满了红景天之类的东东。 在三万英尺的高空,我看到窗外的白云,想到两个多小时以后自己就站在西藏,心里觉得很安定。然后我把《西藏旅游》盖在脸上,沉沉地睡了过去。我又开始了那个美妙的梦。 飞机降临拉萨机场的时候,旁边的男子开始满头大汗,大口喘息。看着他难受的样子,旅客们都紧张起来。后来医护人员帮他检查、调理,说完全是心理作用,这不是什么高原反应。我对他做了个鬼脸,男子很不好意思。我们都呵呵地笑起来。 入住西藏宾馆,我倒头就睡。我要养精蓄锐,明天去逛八角街,还要去看纳木错。还有,我要继续做我没有做完的梦。 先写这么多吧。我很懒,能坐着不站着,能躺着不坐着,连短信息都懒得发呢。呵呵。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2002年8月,一位朋友将新鲜出炉的8月号《西藏旅游》举到我的面前时,我立马就喜欢上了它。但是因为工作的关系直到9月我回到成都以后才有时间重新捧起它细细品味。 在出行的途中就不止一次地想到了《西藏旅游》,想它为何会如此的吸引我。因为我看到它已不是一次两次,购买它也不是一本两本了。 回到家,当我卸下一路风尘,躺在床上将过往的杂志与新刊放在一起翻阅时,我这才明白自己喜欢它的理由。 理由之1:封面。 视觉冲击力强,没有杂乱的图标分散我的注意力。图案中人物的眼神将我的视线引至书的右下角,“格萨尔王”四个白色大字让我一下于反应过来:“封面人物”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格萨尔王的画像了。有了这样的认识,心里对这期《西藏旅游》的主题有了底。 理由之2:图片。 在一本有着大量图片的杂志里,我的第一个动作当然是将书像拉手风琴一样地翻一遍,新刊的图片不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在版式上都有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