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强制性制度变迁与我国农业改革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制性制度变迁有其优点也有其不足,必须与诱致性制度变迁交替使用才能降低变迁成本和风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长期实施诱致性制度变迁,虽然后期强制性的特征有所加强,但是仍然无法解决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当前,应选择回应性的、以中央政府为主的、地方政府参与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以解决急需的强制性制度需求,使制度供给与需求实现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2.
能源结构变迁是实现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主要利用化石能源转变到主要利用非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强制性变迁固然必不可少,但是诱致性变迁更为重要。不过,正是诱致性变迁会给政府财政带来更大的压力。通过财政资金的嵌入式配置,撬动社会资金,或许既能推进能源结构的变迁,又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和释放财政压力。  相似文献   

3.
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它明显不同于诱致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会出现制度变迁滞后于技术变迁的时滞问题,强制性制度变迁同样存在时滞问题,但它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情况有根本性的区别。本文对强制性制度变迁下的时滞问题进行研究,通过研究组织学习,并强调适当的知识供给和有效的竞争性外部环境,对这一经济变迁过程进行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扶贫开发体系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和区域特殊性,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扶贫制度变迁相对迟缓,而且政府在扶贫中的作用比其他贫困地区更强,加上扶贫委托代理制度存在的缺陷,使其扶贫效率较低;同时,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扶贫制度的变迁多为强制性变迁,没有经过从诱致性变迁到强制性变迁的转变过程,而且正式制度的变迁与其非正式制度存在较大摩擦,使得扶贫制度变迁的适用性较低.应加快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制度的变迁速度;引导与鼓励诱致性制度变迁,增强制度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的结合;优化扶贫开发委托代理制度,实现“权责利”统一,提高扶贫效率.  相似文献   

5.
制度变迁分为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而由政府主导的中国股票市场,其制度变迁无疑是强制性成分极高。本文从发行制度、流通制度以及对外开放制度三个方面简要的分析介绍了我国股票市场由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历程。  相似文献   

6.
我国电子政府建设的进程是一个传统实体政府向现代虚拟政府转化的制度变迁过程。在这场制度变迁中 ,由于“政策失败起因”的存在 ,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诸多阻碍制度变迁的因素。今后我国电子政府制度变迁应该逐步实现由单一强制性制度变迁向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方式转变 ,以弥补有效制度供给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变迁是一种在政府干预下的强制性变迁 ,随着改革的深入 ,为提高制度变迁的效率 ,应逐步转向诱致性变迁。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投入制度变迁主要经历了以集体投入为主、以家庭投入为主、农业投入日益下降、中央增大投入等四个阶段,它体现了一种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变迁的统一。当前我国农业投入主要问题在农业投入制度系统、具体的农业投入法律、组织以及管理制度、税收制度等方面,应完善农业投入制度体系,实现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农业投入的增大;以多元化的方式增加农业投入,提高政府农业投入效益;制定完善的农业投入保障法。  相似文献   

9.
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作为一种制度架构,使高校治理制度变迁形成路径依赖的效应,其路径依赖性表现为制度变迁的强制性、渐进性和滞后性。未来高校治理改革的制度安排和设计必须基于一个历史的初始条件和尊重历史的态度,既要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也要放眼于全球化、信息化的国际背景,不断引入新的增量因素,努力克服路径依赖的自我增强机制,使制度变迁方式由强制性向诱致性转化,逐步满足各高校主体的个性化需求,探索出一条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政府、高校、社会三者分工合作、和谐共治的新型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民间金融作为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一种制度创新,其产生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诱致性经济制度变迁带来民营经济的崛起,从而产生了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要;强制性金融制度变迁形成的国有垄断金融对民营经济的金融供给严重不足。金融供求的失衡产生了民间金融制度创新的需要,与此同时,财政制度变迁使得大量民间资金聚集,为民间金融制度创新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1.
市场力量主导的诱致性产业结构和诱致性制度变迁有可能因市场的自发性而使一个社会的经济脱离发展轨道,而政府力量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有可能因其设计出来的制度不符合产业发展的规律,而使一个经济社会形成唯政府意志的产业结构。而将两种制度变迁相互间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自然演化(市场原则)的产业结构为基础,并配合政府遵从自然演化原则科学设计出的产业结构有可能达到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标准。延安的能源化工产业在其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目前产业集群尚未形成,三次产业结构也不尽合理,为此,要通过制度创新来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相似文献   

12.
从驱动力的视角,目前我国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践可分为外驱式和内驱式两种模式。前者是政府主导,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后者是农民自主,属于诱致性制度变迁。两种模式在主导力量、核心机制、入市类型、产权属性、优劣势等方面都有所区别,它们之间是一种互补关系而不是一种替代关系。未来我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应当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依靠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协同作用,走诱致性与强制性相结合的制度变迁路径;要尽快建立集体建设用地合法入市制度,合理分配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和流转的收益,培育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妥善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并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区自治”的新社区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论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弊端及其应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制度变迁的主体、方式的不同,制度变迁可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自身存在的外部性和“搭便车”以及谈判成本高、实施难度大等特点,导致制度供给总是少于制度需求,因此强制性制度变迁占据了制度变迁的主导地位。强制性制度变迁虽然能较好地解决制度短缺以及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等问题,但也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之。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探讨了中国土地征收征用现行立法同转型时期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与博弈。回顾土地征收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土地征收制度的构建、初始发展主要借助于国家立法,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路径。目前国家“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流转、同权同价”则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社会规则自我演绎自下而上推动的诱致性变迁获得了政策层面的首肯,也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乡镇地方政府与农民共同推动的制度创新需求。这种诱致性制度变迁以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打破了原有的制度均衡,必将推动新的制度均衡建立。  相似文献   

15.
影响我国金融生态的制度因素有:信用制度不完善,产权制度存在缺陷,法律制度不健全,委托代理机制不完善,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不尽合理。优化我国金融生态的制度路径主要应该完善产权制度,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发挥金融主体的能动性,把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民办高校在自我发展中更迫切需要政府资助,政府资助能有效促进和引导民办高校发展。在政府资助民办高校发展的政策中应坚持直接资助、间接资助和重点扶持相结合,以间接资助为主,同时积极优化民办高校融资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7.
制度非均衡是指人们对现有制度安排不满,具有改进现有制度安排以获取收益的动机的状态。中国金融体制改革20多年来体现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变迁的非均衡性-体现在变迁方式上的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变迁构架上的技术性生产边界与结构性生产边界、变迁内容上的增量变迁与存最变迁间。中国金融制度改革在总体上体现出政府供给主导型的特征,需求主导型变迁尚未形成,金融制度改革的各种措施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政府,任何脱离政府改革的药方实际上都是空谈。政府既是改革的推动力量,同时又成为改革的对象,因此,金融启动的落脚点自然应在政府身上,对政府在金融制度变迁中的角色必须重新定位,金融改革宜以存量改革为主。  相似文献   

18.
试析我国行业协会的制度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业协会已经经历了一次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当前形势下又产生了新的制度需求,行业协会新一轮的制度变迁即将展开。这一次制度变迁的模式将由强制性制度变迁逐步过渡到诱致性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19.
传统制度学派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对家族企业的制度变迁有指导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来研究家族企业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时代,江西农村金融体系主要以非正式金融为主.民国以降,随着现代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和政府政策的推动,江西农村的现代金融体系发展迅速.与之相比.传统的主要金融机构钱庄与典当因受战乱和经济萧条影响而衰落.近代江西农村金融体系的转型是"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相交织的产物,同时还与北伐、苏区革命与"剿匪"等事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