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全国工商联《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分析报告(2007年度)》显示:截至2007年第1季度,登记注册的全国私营企业538.7万户,从业人员达7058.6万人;2007年私营企业税收总额4771.5亿元,个体户税收总额为1484.2亿元,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值得关注的是:民营企业热心慈善公益事业,积极投身光彩事业,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全力履行社会责任。争做“中国特色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成为和谐社会的助推器,已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2.
武涛  肖月强 《特区经济》2004,(12):225-226
一、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工资制度改革 1.工资制度改革的过程与成绩 社会主义工资是劳动的报酬,是体现按劳分配原则的货币表现形式,社会主义工资的职能有3个,即分配职能、激励职能和调节职能改革开放以来,工资制度改革经过了下述4个阶段:①早在1979年就普遍开始了奖金同单位留利或税收利润直接挂钩的办法,即职工工资总额中的标准工资仍由国家直接控制,  相似文献   

3.
谢杨 《改革与开放》2009,(10):45-4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我国的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活跃了我国的市场经济.而且为国家增加了税收,同时,也为扩大就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许延东 《宁波经济》2011,(12):44-46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税收调控手段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运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近几年来对股市以及楼市的调控,税收调控一直起着主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经济基础。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吴智雅 《发展》2010,(2):48-49
财政,是指国家为了实现自己的职能,凭借其掌握的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和再分配的活动。财政分配是整个社会产品分配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是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财政来源主要依靠税收,税收是财政的主体,税收是公共财政,税收涉及到纳税人,使用好纳税人的钱,不仅体现对纳税人的尊重,更是体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相似文献   

7.
税收是调节社会多方面利益关系和促进社会繁荣进步的最有效的杠杆之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建立一个和谐的税收关系。诚信纳税是和谐社会税收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财税部门,就要按照要求深化税制改革,建立起一套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协调发展,兼顾收入与调控的税收机制。尤其是要坚持把“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共享发展成果”,作为税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税收与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关联越来越紧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中,和谐的税收体系必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党中央向我们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企业文化作为一个企业特有的精神系统.其根本与核心就是塑造强大的企业精神.形成企业发展过程中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实现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内容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把握正确导向、积极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广泛吸引群众参与、深入开展和谐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明建设,或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关系,确实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不是几句话可以说清楚的.这里我只谈两点基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是1949年建国后在经济技术十分落后的基础上起步的。发展集体经济符合我国的社会性质和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集体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是确立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调整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所占的比重是必要的和必然的。1978年到1985年,我国社会总资产中,公有制资产和非公有制资产所占的比重分别为94.1%和5.9%,经过调整,到2003年分别为55.8%和44.0%。  相似文献   

14.
《宁波通讯》2007,(5):48-49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近几年,税收征管体制不论是在法律层面上还是在征管制度上都进行了全面大胆、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创新,并随着经济制度和相关法律的不断改进和修订而不断完善。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和经济运行方式的不断创新,给税收征管制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对福利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是我国政府多年来实施的一项照顾性、鼓励性政策,对扶持弱势群体,鼓励安置残疾人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团结,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涌现,福利企业享有的特殊地位,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该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成为税务机关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形势下.促进行业协会改革与发展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即集体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镇集体经济又是集体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城镇集体经济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做出过重大贡献。但随着改革开放深化发展,因种种原因致使城镇集体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解决城镇集体经济发展中的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军 《魅力中国》2011,(10):14-14
依法纳税是企业的基泰原则。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在积极寻找合法的途径,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因而,合理的税收筹划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首先对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原则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些企业税收筹划的途径,以最大限度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市场主体,民营经济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力量。据最新公布的《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2005—2006)))显示,2005年,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55%增长到65%左右,内资民营投资总量由2000年的13807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53193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9.1%,高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2%的增长水平。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使之成为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对外贸易的生力军,而且也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2000年以来,民营经济特别是私企税收明显快于全国税收增长速度,2005年私营企业税收为2715.9亿元,是2000年的6.5倍。从税收总量看,民营经济的税收比重已经超过国有经济,在不少地方,民营经济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已经超过70%-80%。  相似文献   

20.
医德医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保持联系群众的窗口.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持,它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医院的存亡.关系到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兴衰与发展.更关系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实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形势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