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债务管理与债券市场发展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关注的课题.20世纪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和90年代东南亚金融危机充分说明,合理的公共债务管理框架和债券市场发展战略有助于政府积极面对经济和金融风险的冲击,促进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目前,在全球债务管理与债券市场问题上,以下问题正逐渐成为焦点:清晰的债务管理目标的建立;评估风险成本;债券市场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债券市场发展的级次问题1;债务工具的设计;提高市场的流动性;促进功能完善的国内债券市场乃至金融市场的发展(同时避免制订任何会分割市场的政策).本文将对英国的债务管理与债券市场发展战略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2005年5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远期交易管理规定》,标志着我国债券市场第一个衍生产品——债券远期的正式推出。该文介绍了债券远期交易推出的背景,以及债券远期的产品框架、制度架构和风险控制与管理。  相似文献   

3.
2005年5月,人民银行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依托,推出了《短期融资券发行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企业可以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规定了短期融资券管理的基本原则、监管框架、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核心规范、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主要监督管理措施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完善做市商制度,提高市场流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做市商管理规定》,对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做市商制度作了进一步完善。此次《规定》的发布合理借鉴了国际经验,充分考虑了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实际,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围绕降低准入标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放宽做市业务要求和加强对做市商的考核等方面对做市商制度框架进行了完善。  相似文献   

5.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2002年,我国全国统一、多层次、面向各类经济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债券市场框架基本形成,银行间、柜台和交易所三个债券子市场各有侧重、相互连通和互动。本从债券市场机制和框架形成角度,对我国债券市场10余年的发展轨迹进行了全面回顾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债券市场进一步深化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货币市场发展进入新阶段——评短期融资券的推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翎 《中国金融》2005,(12):30-31
5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及《短期融资券承销规程》、《短期融资券信息披露规程》两个配套文件,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向合格机构投资者发行短期融资券。《办法》主要规定了短期融资券管理的基本原则、监管框架、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核心规范、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主要监督管理措施等内容。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引入短期融资券是我国金融市场建设中的重大举措,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白静 《西南金融》2007,(8):54-55
随着资本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发展,债券市场在货币政策的传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从货币政策传导的两阶段出发,尝试着建立了债券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作用的基本理论框架,接着重点分析了债券市场、商业银行行为及货币政策传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南方金融》2005,(3):67
为推进国内债券市场开放,引进国际债券发行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技术,促进国内债券市场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月18日以四部委联合公告形式发布了《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国际开发机构在国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管理办法》于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9.
《城市金融论坛》2005,10(4):F002-F002
为推进国内债券市场开放,引进国际债券发行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技术,促进国内债券市场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月18日以四部委联合公告([2005]5号)形式发布了《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国际开发机构在国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管理办法》于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迅猛发展,市场的整体框架和各类主体的角色定位等组织问题显得十分突出。本文在介绍发达国家债券市场组织体系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债券市场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了把中国债券市场建成具有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和以专业化管理为主、以场外市场为主、以自律监管为主、以现有托管机构为主、以网上交易为主等特点的组织体系;同时,提出了深化国家债券管理体制改革、明确统一的管理机构,完善法律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尽快培育评级、做市商、投资基金等中介服务组织,建立统一托管、分系统交易结算并相互连通的后台服务体系,建立偿债机制,发展柜台交易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发展我国债券信用评级市场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军  李新 《中国金融》2006,(7):56-57
我国债券信用评级是伴随着企业债券的发行而产生的。1987年,国务院颁布了《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开始对企业债券及评级进行统一管理。近年来,特别是2005年以来,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极大推动了债券信用评级业的发展。今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整个债券市场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对债券信用评级提出了巨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资讯     
《金融博览》2009,(9):14-15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人民银行发布《全国银行问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操作规程》,周小川率团出席泛美开发银行集团50周年年会,人民银行公布2009年贵金属纪念币项目发行计划,人民银行发布《银行问债券市场债券登记托管结算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规范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行为,保证商业银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等顺利发行金融债券,中国人民银行于今年5月11日发布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管理办法的发布,有利于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化解金融风险;有利于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优化金融资产结构;也有利于丰富市场信用层次,增加投资产品种类。  相似文献   

14.
银行间债券市场结构、行为取向与组织绩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佛大学的Bein和Mason的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简称SCP范式),既适用于研究生产领域的厂商行为,也可用于分析金融市场结构、行为取向与组织绩效问题。本文从商业银行的视角构建场外债券市场的SCP分析框架,分别探讨银行间债券市场结构的产品差别化与市场集中度、拍卖与做市商的行为取向、市场流动性及其外部性的组织绩效,并在此基础上,阐述有关改善银行间债券市场组织绩效的公共政策:竞争性管制与保护性管制。  相似文献   

15.
<正>自1987年国务院发布《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以来,经过多年的整合和发展,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全国统一、多层次、面向各类经济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债券市场框架,债券市场产品结构也日益丰富。截至2008年3月末,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借鉴Hellwig和Gale的最优契约思想,尝试按照金融契约——标准债务契约——直接债务契约与衍生债务契约分析框架,从债务契约角度论证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功能缺失,以此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理论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在通胀预期强烈的背景下,中国的货币政策加速回归常态化,中国进入了新一轮加息周期。加息周期内,收益率曲线震荡将加剧,2011年债券市场面临着更为严重的系统性风险。这将对债券市场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可能放大资本市场风险,并将影响宏观经济稳定。本文提出发展债券市场、强化债券市场风险管控以及加强中央银行预期管理等政策建议,以解决或缓和债券市场系统性风险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8.
《南方金融》2005,(6):1
今年以来,债券市场的创新步伐明显加快.支持债券市场发展的新政策接踵而来:国债买断式回购、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远期交易、企业短期融资券等新的管理办法出台.涉及面涵盖银行间市场及交易所市场。毫无疑问,央行推出的一系列新政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大量新的债券及衍生交易品种.必将推动债券市场的大发展,从而促进我国金融市场整体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政策法规     
《中国货币市场》2008,(4):98-98
央行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工作指引》;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证监会发布基金公司在港设立机构规定。  相似文献   

20.
张昕 《中国外汇》2022,(13):43-45
<正>历经多年发展,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法律框架与政策举措不断完善,初步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对外开放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亦在不断提升。多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在不断探索中持续前进,相继建立了交易所债券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基础制度框架。站在新的起点,贯彻“一套制度规则、一个债券市场”原则,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成为开放的重点。本文从梳理政策演变脉络的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