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新的贸易保护主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贸易和劳工标准的关系问题是当今国际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的两派观点,然后从实证的角度探讨了贸易与劳工标准的关联性,笔者发现: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并没有必然联系,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缺乏理论或者事实依据.本文最后把劳工标准问题置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进行研究,剖析了发达国家将劳工标准与贸易挂钩的保护主义实质,并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Joseph F. Francoi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1,9(2):303-316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value of the WTO's Trade Policy Review Mechanism, particularly its transparency role and its potential role in policy stability, for investor confide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implications of reduced risk and uncertainty regarding trade policy for investor confidence, and ultimately for the capital stock and the long-run structure of production, are examined in an analytical model. Certainty equivalence is employed to assess the general equilibrium effects of risk and uncertainty. Their reduction can boost risk-adjusted returns, leading to an increase in long-run levels of capital. 相似文献
3.
该文在介绍美国、巴西和欧盟发展生物燃料的历程、战略目标和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分析未来世界生物燃料的发展趋势,实现能源安全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是各国发展生物能源的主要动力,而且这两大动力还将推动世界生物燃料发展规模的继续扩大,但是生物燃料发展大国都建立在本国原料农产品相对富余的基础上。我国应当从自身的农业资源禀赋出发,在技术研发、扶持措施和国际化战略方面对生物燃料开发利用进行综合的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4.
Alan V. Deardorff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0,8(3):478-496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hoice of policies to redistribute income in response to an increase in inequality caused by a rise in the differential wage paid to skilled labor compared with unskilled labor. The main issue is whether the appropriate policy response depends on whether the cause of the increased skill differential is 'trade'—increased competition with low-skilled workers abroad—or technological change. The analysis is conducted within the context of a two-sector Heckscher–Ohlin trade model augmented to allow endogenous determination of the level of skill. 相似文献
5.
对于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区分标准的争论是自亚当.斯密两百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的课题。文章试图将判断标准的确定安置于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并且在继承和发展亚当斯密相关理论的前提下,重新构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判断标准的选择模型,确定判断标准,并且试图证明逻辑的严密性。 相似文献
6.
7.
国际贸易影响中国劳工标准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劳工工资的变化率作为劳工标准变化指标并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在保证模型稳定的情况下,估计国际贸易和出口对中国制造业劳工标准的影响,然后对模型进行向量误差修正,并分析向量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再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国际贸易和出口对制造业劳工标准均有显著正的影响,出口额的变动是劳工标准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这证实了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在中国的适用性.因此,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出口能够提高劳工标准,而抑制中国对外贸易的因素,可能不利于劳工标准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国际贸易中的劳工、环境标准之争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就国际贸易中劳工、环境标准问题的争论愈加激烈.本文分劳工、环境标准的"公平贸易"之争、WTO引入劳工、环境标准的"合理性"之争两方面对此进行了评述,并预测了其发展趋势.文章认为,劳工、环境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是迟早的事.我们一方面需防止贸易伙伴国出于贸易保护需要对劳工、环境标准的滥用;同时应积极主动地运用国际公认的劳工、环境标准,以提升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造船产业贸易政策与我国造船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通过国际比较的方式,对影响我国造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贸易政策进行了分析讨论,查找了我国与造船先进国家在船价补贴、税收和造船融资政策等方面存在的差距,进而提出了优化我国造船产业贸易政策的对策建议,对改善我国造船产业贸易政策,提高造船企业国际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品牌效应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品牌是一种产品乃至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产品和企业的标志,对企业而言,它代表了一种潜在的竞争力与获利能力。对消费者而言,它是质量与信誉的保证,减少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与风险。因此,品牌为企业带来的利益是内在而持久的,品牌经营与品牌战略应成为企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品牌战略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没有品牌战略,就难以形成持久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般竞争力的企业未必要有品牌战略,但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则必然是没有品牌战略的企业。一、概念的澄清———品牌、品牌经营与核心竞争力1.品牌。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品… 相似文献
11.
12.
管理创新体现了对企业资源更为有效配置和转换的能力。管理创新对保持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讨论了管理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关系,揭示了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和控制技术的创新对保持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机制和效应,并对利用管理创新提升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增强核心能力是企业的根本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管理使现代企业得以形成并可持续发展,出现了许多世界级的企业巨人。然而,由于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变革和竞争的加剧,企业和企业管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复杂的环境使成长中的企业不得不思考长远的战略问题,而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又随着企业成长与日俱增,企业的发展开始进入战略管理时代。战略管理是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发展的新成果,在整个管理领域面临变革的时候,战略管理的变革更显示出彻底的革命性。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研究战略管理不仅是管理理论发展的需要,更是管理实践、企业成长的需要。本文从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出发,通过对企业… 相似文献
14.
武萍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2):27-32
本文通过回顾美国劳工标准与贸易政策挂钩战略形成的历史,对该战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文章进而指出,美国推行劳工标准与贸易政策挂钩战略带有双重目的:一是借实施劳工标准之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二是通过贸易渠道实现政治干预。为此,我国必须制定积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贸易政策同贸易理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引入交易成本来分析分工演进对贸易政策的影响,不考虑交易成本条件下,贸易自由对于分工演进的国家是有利的;考虑交易成本条件下,随着分工演进,国家之间更加倾向于贸易谈判,最终结果为贸易自由化.但是由于各国交易效率不同,交易效率高的国家在贸易中获得的利益更多,而交易效率低的就会实行更多贸易保护.因此,我国需要降低交易成本,加强分工演进的速度,处理好国际之间的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we assess the impl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trade reform by GATT member countries. To do this, we link two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s, a world food trade model and the ORANI model of the Australian economy. By treating the ORANI model 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world model, we are able to focus on the implications for Australia of world agricultural trade reform.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if price distorting agricultural policies were removed by GATT member countries, world food commodity prices would rise, some by up to 30 per cent, and world food trade expand by about a third. Australia would be a major beneficiary of thes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 the value of its agricultural exports rising by close to 15 per cent. In 1986, this would have meant for Australia additional export earnings of around SUS750 million, as well as more rapid economic growth. 相似文献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if price distorting agricultural policies were removed by GATT member countries, world food commodity prices would rise, some by up to 30 per cent, and world food trade expand by about a third. Australia would be a major beneficiary of thes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 the value of its agricultural exports rising by close to 15 per cent. In 1986, this would have meant for Australia additional export earnings of around SUS750 million, as well as more rapid economic growth. 相似文献
17.
从环境标准和劳工标准的视角,探究GATT/WTO在尊重国家主权和提高全球效率之间寻找平衡的制度安排.在引入关税和国内环境标准与劳工标准的模型中,产生单边的贸易政策引起的非效率均衡点.而在GATT/WTO构建的多边贸易协定平台上,能解决国内和国际环境与劳工标准的分歧,增加贸易的透明度,达到更有效率的互惠贸易均衡点. 相似文献
18.
19.
浅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是十六大报告新的理论表述和政策指向。其核心内容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其现实重要任务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发挥人力资源优势。通过信息化来推企业全面的管理变革 ,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才能最终使企业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 ,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赢得超常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0.
卞苏徽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2):70-73
深圳特区保持持续快速发展,中央优惠政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从1992年之后,中央的优惠政策逐渐减少,深圳仍然保持了高速发展的势头,是什么原因促成深圳的良性发展状态?本文从政策创新的角度,以深圳作为实例解读政策创新与地区发展竞争力、政策创新与行政改革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