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乐和建 《广告导报》2004,(1):99-100
“17号令”对广播电视广告播出内容和时间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针对电视广告市场的现状,有的放矢,意在规范电视广告经营,维护公众传媒的严肃性和权威形象。从电视媒体的长远发展来看,“17号令”有利于电视台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但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媒体和客户受“17号令”的影响,面临新一轮的相互磨合。  相似文献   

2.
郭列亚 《广告导报》2006,(12):104-105
重庆电视台广告经营中心首创的“经销商战略联盟”,目前已成为电视媒体效仿的广告增值服务模式,面对电视广告服务项目日趋细分与专业的发展态势,“经销商战略联盟”如何有效掌控庞大的区域市场经销商体系,并与之形成有效互动?如何调研市场销售与电视广告的有机关系,从而扩展广告服务项目,为广告主提供营销决策参考,从下文可以看到,“行业”和“市调 ”成为“经销商战备联盟”持续领跑广告服务模式的关键词。[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2004年7月,重庆电视台广告经营中心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专门为本土经销商和全国客户提供双向服务的战略性组织——“经销商战略联盟”,在省级电视媒体中率先打出“畅通销售渠道”的广告服务旗帜。  相似文献   

4.
李越 《中国广告》2005,(3):201-203
面对越来越多的广告客户,以及日趋多样化的广告客户需求,现代媒体广告部门必须以客户为中心,调整广告经营思路,进行行之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通过一系列系统、规范的服务措施吸引和挖掘潜在客户、稳定老客户,从而提高媒体的广告营销能力,扩大广告的营销额。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媒体广告,以电视为例,表面上销售  相似文献   

5.
梅迪 《中国广告》2005,(10):212-213
今天的中国,传媒的市场化进程在逐步加快.媒体的数量和品种急剧增加.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电视媒体来说.电视观众和广告客户对电视节目和广告产品的选择性空前地加大.电视媒体的稀缺性不复存在.观众的注意力和电视广告成了名副其实的买方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电视节目更有效地吸引观众的眼球.如何能更顺利地卖出广告时段.电视工作者应该借鉴市场营销中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张勇 《广告导报》2005,(1):77-77
作为中央电视台面向市场经营进行广告经营的全资子公司,我们一直坚持“以市场导向,以客户中心”的经营理念,围绕“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的经营主线,为我们的广大客户搭建了强势媒体传播平台。在中央电视台“频道专业化”、“经营多元化”的战略下,未来公司都到了台领导、国际电视总公司领导的全力支持,经营着中央电视台一些非常优质的媒体资源。  相似文献   

7.
李豹 《广告导报》2005,(5):101-102
2000年以前,中国的电视媒体还单纯地停留在“节目为王”的阶段,节目战略作为媒体的经营重心,广告经营、品牌建设等诸多方面都围绕节目战略展开,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市场力度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在这个阶段,媒体的经营方式基本上还比较粗放,充其量只是简单地卖时间、卖广告时段,而且基本上是站在卖方市场的角度,等客户上门,谈不上真正的专业化媒介经营。  相似文献   

8.
2004年对中国电视广告来说是经历了一场严峻的考验。年初,围绕广电总局17号令,各级电视媒体纷纷调整各自的经营政策、节目设置。随后,总局又陆续出台了针对电视广告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如对晚间黄金时间禁播反腐涉案类电视剧、医疗角标广告的规范等。媒体间的竞争局势更加扑朔迷离。在认真贯彻17号令的基础上,台领导认真研究广告经营的市场,积极调整节目,  相似文献   

9.
随着媒体间竞争的加剧,广告客户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媒体和客户保持高效的沟通,显得日益重要。现如今客户沟通方式已经从“吃喝方式”、“人情方式”转变为赋予了更多内涵的沟通。齐鲁电视俞紧抓这种改变,强化沟通意识,创新沟通方式,提高沟通水平,创新沟通渠道,从而实现媒体和广告客户的共赢。  相似文献   

10.
徐玉萍 《商》2014,(45):178-178
近些年来,国家广电总局对电视台的管理制度日益全面,尤其是对各级电视台广告经营控制力度加大,再加上网络、移动等多种形式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电视媒体的广告经营受到了全面冲击,处境岌岌可危。面对同级电视台的竞争,地区级电视台在电视广告经营方面的转型和创新十分必要。广告的内容及传播方式必须要有所创新,在运营机制和产品增值方面也要积极采取措施实现转型,提高电视台广告的竞争力。本文就从围绕电视台广告经营的转型策略进行探究,以期促进电视台广告经营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燕  薛媛 《广告大观》2007,(8S):146-148
传统的电视经营模式中绝对少不了广告。因为电视是目前中国家庭最为普遍的接受信息的工具,观众收看电视节目不用付费,而电视节目的生产、播放需要大量资金,广告费就成了广电媒体的主要收入。据统计,中国现阶段电视经营收入的90%来自电视广告。传统模式下的电视广告有受众广泛、覆盖面广、传播迅速、形象生动等特点,电视媒介也已经将这些特点运用到了极致,希望吸引更多的广告主来投放广告。  相似文献   

12.
《广告大观》2004,(2):126-129
电视广告的经营理念正在发生转变,从原来的面向市场不知所措到开始有所作为,2004年这一变化将更加明显。同时,电视广告的经营力度将进一步强化,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尤其体现在全国性广告客户的争夺上。在政策规范以及市场格局变化的情况下,2004年将是电视广告经营的博弈年。  相似文献   

13.
《广告导报》2006,(3):46-46
从业时间:11年 年度感言:在2005年,根据广告市场的新变化、新形势,及时把握市场动态,调整经营策略,创新经营思路,把广告客户的需求与广告市场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融合,根据广告市场发展趋势,为广告客户量身定做完善的媒体计划,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广告经营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万木春 《广告大观》2005,(7):119-120
从2004年开始,我国部分中西部省级卫视在节目经营和广告经营方面有了较大的动作,频道改版和广告经营战略创新成为当年省级电视媒体的闪光点,而这些渐进性的个体改变亦将有可能在冲突与融合中共同建立我国电视媒体的新格局。然而,对于我国中部和西部的省级卫视来说,在经营手段全面开花的情况下,依然有不少的隐患存在。  相似文献   

15.
张晶辉 《广告导报》2004,(1):100-101
国家广电总局“17号令”让我们提前规范广告经营,提前面对WTO对电视广告市场的考验,作为个电视媒体人,我们完全理解,也坚决支持。过去的几年,各电视媒体广告时间的增长远远大于创收增长,导致观众极为反感,广告单值大幅度缩水,山东台为了每年的目标任务.也深陷其中。作为广告经营的电视工作者,从媒体发展角度看,有几点想法供大家思考:  相似文献   

16.
《广告大观》2006,(6S):27-28
在现代社会,广告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对于推动市场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作为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展望世界的本土媒体集团的广告经营部门,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广告经营中心以“成为广告客户值得信赖的媒体合作伙伴”为目标,在我国法制化进程不断前进的大环境下,紧贴上海这个区域市场的现实状况,规范广告市场经营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净化收视收听环境,充分服务于客户,客户需要的市场就是我们要精心维系的市场。  相似文献   

17.
电视是一种兼有听觉、视觉的现代化广告媒体,是现代广告媒体中最有生命力的媒体,它传播能力强,广告效果好。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视媒体飞速发展,电视广告经营对电视媒体的生存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对中外电视媒体广告营销策略的探究与分析,可以对新时期电视媒体营销模式进行一些探索,如提高营销组合效率等。再者,研究广告投放需求、投放行为、投放策略,展开客户服务与营销,吸引消费者,最终促进电视广告营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兵临城下,电视媒体的广告经营将何去何从?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应该确立的一个前提是:在新媒体的环境下,电视并非面临灭顶之灾。目前虽然首当其冲的报业受伤缩水,但CTR的数据显示,2006年上半年电视广告的投放增长率22%,投放总量达到1192亿元,电视媒体依然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吸引力。新媒体的冲击固然来势凶猛,但目前尚难撼动电视,电视媒体只要能够未雨绸缪,同时巩固既有优势,创新经营模式,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挑战,电视必然能够将自己脚下的金光大道继续延伸。南方电视台这些年的一些经验或许有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刘凤军 《中国广告》2008,(7):154-154
中央电视台作为中国媒体的龙头老大,除了在经营中不断创新,实施品牌战略,以品牌带动广告经营的持续增长;而且,主动承担引领和推动行业健康良性发展的责任。绿色广告标识是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品牌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电视广告作品是提升广告效果的保证;同时,构筑优质的媒体广告环境,有利于增强中央电视台广告发布平台的权威性和吸引力,而这种平台的影响力反过来又会强化所播出的电视广告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从1979年广告市场重开以来,媒体经营就从单纯依靠政府拨款的事业单位进入市场经营的时代。而我们对于媒体经营的关注也从未停过,从2002年开始,《媒介》关注的焦点从广告开始涉及到媒体品牌化、资本运作、电视购物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