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城市电视台生存与发展问题的讨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城市台作为整个中国电视台金字塔结构中的最底层,其所处地位一直比较尴尬。无论从政策资源、资金资源、人才资源等各个方面,城市台都无法与中央台、省级卫视甚至是省级台地面频道相抗衡,面对中央台、省级卫视、省级地面频道等强势媒体的层层重压,以及新技术、新媒体的不断冲击,城市台的经营陷入多方围困的境地。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视传媒市场的格局大致由中央台、省级台和地方台三方构成,通常说中央台是品牌型媒体,而地方台是销售型媒体,但是,当苏州台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具有品牌影响力的销售型媒体的时候,这样的格局正在产生一些变化,一个城市台可以突破城市的概念,突破一个城市的覆盖,突破城市的广告经营的总量,形成一个新的媒体概念,这个概念就是泛城市媒体,  相似文献   

3.
寇咏 《中国广告》2003,(10):137-137
"西安人看西安电视,城里人看自己的电视"——这句宣传口号,在西安妇孺皆知,西安电视台成功改版后的影响力可见一斑。众所周知,中国电视媒体存在三个层次,即中央台、省级台、地市台。地方台则受到地域限制,发展空间狭小。因此,对于我们城市媒体而言,差异化经营模式及品牌战略才是我们赢得市场,开拓发展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广告》2012,(8):91
1、定义:我国省辖市(包括地、州、盟)级台录制播出电视节目的大众传播机构,它所担负的任务一是向覆盖区域公众播出各类综合节目,二是转播中央或省级电视台有关频道节目或者有关电视节目。直辖市电视台属于省级电视台。2001年国家出台相关规定,县级电视台不再保留自办电视节目频道。故城市电视台指:省会城市电视台、副省级城市电视台、计划单列市电视  相似文献   

5.
江苏、南京地区“城市台现象” 一直以来,城市都是电视媒体的兵家必争之地,基本保持“中央、省强而城市弱”的格局,中央台实力雄厚,省级台一支独秀,而东道主的城市台则无论收视份额、广告收入都呈萎缩态势,夹缝中勉强生存。  相似文献   

6.
频道专业化作为近几年推进电视产业化运作的举措,对于省级电视媒体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对此,强势媒体充分改变过去栏目竞争思维,适应频道竞争形势,加速电视区域收视市场细分化,从而锁定尽可能大的受众市场。2006年,四川广电获得了巨大发展,成为全国省级电视媒体中最耀眼的传播平台之一。其旗下在成都收视市场的5大地面频道,面对来自中央台、外省卫视以及成都台等频道的冲击,竞争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在以内容制胜的传媒时代,四川广电加大了栏目创新力度,在频道定位和转型上做出了战略性调整,提升了媒体区域传播影响力。本文结合四川广电两个地面频道的转型来做个案分析,以期让广大广告主对此有更深的认识和认同。  相似文献   

7.
很多媒体同行用“迅猛上升”来形容河南卫视2006年以来的突破性发展。的确,2006年河南卫视覆盖区域和收视份额均大幅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品牌竞争力全面增强。全国可接收入口增至4.75亿,全国35中心城市组的收视表现从以往的长期徘徊在中游到稳居全国省级卫视前十,在全国27省网组稳居全国省级卫视前四位,中原五省省网高居全国省级卫视第一位,广告创收稳步增长30%并突破3亿大关。中原龙头卫视的地位愈发巩固和强势,全国强台的战略目标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8.
王光伟  刘团结 《广告大观》2006,(8S):116-117
什么叫区域性媒体?所谓区域性媒体是指立足于特定的区域市场,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具有较影响力的媒体。在中国目前的媒体架构中、各省级地面频道、大多数的卫星频道,其实都是区域性媒体的一种。作为与行政区划对应的区域性媒体,其地位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尴尬的,从上面来说,有法定意义上全国性媒体央视的打压,从下面来讲,有各个城市台的围剿,区域性媒体要生存,要发展,出路在哪里?  相似文献   

9.
1983年至2013年“四级办电视”方针制定并执行整整30年,在中央、省、市、县“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发展目标促进下,中国电视产业确实蓬勃发展起来,电视事业结构向多级办台转变,因此形成了今天中央电视台——省级卫视——省级地面电视频道——城市电视台这样一个极具中国政治特色的竞争结构。  相似文献   

10.
袁方 《中国广告》2004,(8):165-168
这几年,中国电视媒体的变化有目共睹,这种变化不是一帆风顺,而是一种挣扎与摸索,走了很多的弯路,出现过一些行业性的失误。总体来看,这一摸索期差不多已经过去,正转入新的健康发展的轨道。从一个近距离实地观察者的角度,我将电视媒体近3年的变化概括显两个关键词:迷失与回归。中国电视媒体发展的主线是中央台、省级台和城市台之间的均衡发展在观众饱和、频道激增、卫视上星的推动下,电视媒体品牌战和淘汰赛打响。中国电视媒体的发展主线,是中央电视台、省级电视台和城市电视台的一种均衡。本质上讲,中国电视媒体的第一功能并不是广告,而是国家的宣传工具,保持每个电视台都有足够的收视率和影响力。因此,这些年来,我国各级电视台收视份额的变动,其实是比较稳定的,中央电视台大概在三分之一,省级台在40%-50%之间,城市台在百  相似文献   

11.
《广告大观》2009,(5):4-8
本研究借鉴国内外传媒研究者关于媒体质化研究的既有成果,集聚四家研究和调查机构及多名专家的智慧和经验,首次提出“电视媒体影响力指数”的概念和指标体系,并选取中央电视台、省级电视台、城市电视台三个层次共323个频道和60个全国收视率最高的代表性栏目,在全国35个中心城市对10500个样本进行了大规模的入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中央电视台是最具影响力的电视媒体,省级卫视影响力出现明显分化;电视栏目影响力上,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财经类栏目上优势明显,省级卫视在综艺影视剧类节目表现上与央视的差距正在缩小。本文还就收视率与影响力之间的相关性做了分析,并对这些研究结果的实际运用提出了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是各种不同媒介大考的一年。对于遭遇央视与省级电视的双重夹击、2006年以来收视份额持续下滑的城市电视台来说.2009年更是困难重重。金融盏机造成许多传统的广告大户压缩广告碰算,改变投放策略,区域广告投放更重视省网数据和覆盖辜.加速缩减城市台份额。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电视传媒业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电视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化经营的时代,电视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中央台、省级卫视台以及网络、报纸等媒体的强大冲击,作为区域性媒体的城市电视台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城市电视台的市场营销空间日益狭窄,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14.
借力——全国或省级媒体强大,但城市台仍有生存空间。比较优势在于贴近地方民生,反映区域文化。应该借力。借力于母体的内容资源;借力于母体品牌栏目、主持人的影响力;借力于母体的强大推介能力。同时深度开发母体资源,深度开发广播、电视的有价值资源形成网络品牌产品;成为本区域UGC的汇聚平台,利用本地媒体的影响力、号召力和监督功能吸引UGC。  相似文献   

15.
1996年到1999年省会电视台作为城市级别的电视台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过程。现实看,城市台的处境仍然不容乐观。因为各个省有省级的电视台,从一个省来说省级电视台的总体实力肯定比省会台要强。况且,每个省级台都有一个可以覆盖全国的上星频道,只从覆盖面这一方面讲就比城市台胜上一筹。这样,省会电视台与中央台和省级台相比,不管是人力、资金还是技术都处于劣势。但与此同时,处于中心城市的这个特点决定了省会电视台主要服务于其所处的城市。最主要的特点在于省会台是在省级台的"包围"中求发展的,两者也在争夺城市这个共同的市场。鹿死谁手,就  相似文献   

16.
一、体育与城市影响力营销 城市影响力营销,是场所营销的一种最具现实意义的具体表现形式。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通过分析城市在区域、国家甚至是全球城市体系中的优势和劣势来确定城市的目标市场,把城市整体作为产品对外推销,以此吸引城市消费者并满足其需求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就称为城市影响力营销。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视业发展至今,已形成中央电视台、省级卫视、地面台的三级竞争格局。在几大类电视平台中,城市台处于相对不利的位置上。如何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中求发展不可避免地成为城市台所需面对的重大课题。而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变革经营模式,开拓新的广告市场,成了各城市台发展的新主流。  相似文献   

18.
在五年前,省级电视台面临很大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即中央台和城市台的压力。因而,省级台针对这两种压力形成两股对抗的力量,即用卫视去争夺全国资源,同时也加大了对城市频道受众的介入,通过优势的资源、节目、团队,来两线作战突围,经过几年的努力之后,已经有显著好转。  相似文献   

19.
东方卫视的时尚特色源于其“海派”文化,湖南卫视的娱乐特色出自“湖湘”文化……一批成功的省级卫视用自身的发展实践,彰显了“地域特色”的优势。而地方电视媒体要与中央台、省级台抗衡,就必须谋求一个特色化生存和风格化发展的方向,打好“地域特色”这张其他电视台无法复制的王牌。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众多地处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城市电视台之一,安徽芜湖台同样面临与其他城市台一样的生存困境,地处内陆,经济不发达,消费水平低.来自央视和省级卫视的双重打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