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比较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90,自引:7,他引:83
本文比较了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与政府规制办法,指出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乡村旅游的标准管理、规模经营与经营者的“飞地化”导致乡村性的消失,主张乡村旅游应从主题、地格与氛围三方面塑造与维系乡村性,应该强化特色分类管理、合理规划、坚持“本地化”与改进土地政策以保持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3.
4.
互联网带来了时代的巨变,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旅游业作为国家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背景下重点发展的产业,成都市文旅资源丰富,应当借互联网这个东风,加速发展旅游产业。本文在研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将结合“互联网 +”的思想,形成“互联网 + 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完成智慧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高效发展找到更多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对成都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成都农家乐,经过近20年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成都的旅游品牌和亮点.农家乐作为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的雏形,从产生到发展、从一家一户经营到规模整体开发,经历了自然发展、竞争发展和规范发展3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经济新发展的态势下,乡村振兴战略被提出,这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加之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其对于生活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更大程度地满足人们对于出行的要求,同时也能够促进农村的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文章基于乡村振兴视角,对河南省的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并针对现阶段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优化措施,旨在合理规划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布局,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成为了游客体验乡野生活与放松身心的绝佳选择,广西乡村旅游凭借自身优势迅速发展,同时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从产品变现、乡村旅游用地、创新创业活力等方面分析了广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广西乡村旅游发展要坚持科学合理规划,深挖特色资源,走特色差异化之路;完善乡村... 相似文献
8.
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景和方向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本文紧紧围绕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这个主题,从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和本质特征入手,就乡村旅游的市场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开发贵州省乡村旅游产品进行了分类讨论,指出环境旅游和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是贵州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贵州省乡村旅游只有沿着环境旅游和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方向前进,才有希望把贵州省建设顾国内、乃至国际著名的乡村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9.
"农家乐"是一种新的乡村休闲旅游形式.它的出现和蓬勃发展,丰富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拉动了地方经济增长,统筹了城乡社会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旨在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探索规范发展的思路,推动其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乡村旅游是游客参与体验乡村生活、自然环境和农业活动的旅游形式,具有较强的带动辐射能力,能够充分发挥乡村自然资源禀赋,吸引更多资本、技术和人才流向乡村,为乡村振兴创造有利条件。据此,文章围绕乡村振兴的宏大目标,在分析乡村旅游发展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具体模式,并以乡村振兴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促进机制为前提,提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有效路径,以期实现乡村振兴,促进乡村经济转型升级,为建设美丽乡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新乡村经济精英在乡村旅游中的形成和作用机制研究——以虎跳峡徒步路线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乡村精英的性质、特点等方面对这一特殊阶层做出初步分析,以虎跳峡徒步路线地区为例,分析受益于乡村旅游的发展,脱胎草根而非传统权力社会的新乡村经济精英的形成及其在乡村旅游中的地位,探索应如何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从而带动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并为整个社区带来更大的福利.结论指出,中国欠发达地区的乡村需要培育和支持新乡村经济精英,虎跳峡徒步路线发展乡村旅游的模式值得其他欠发达地区借鉴.该案例研究对社会学领域的社会分层理论和人类学领域的旅游涵化理论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受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双重动力的推动,城郊融合类村庄的新兴产业不断从传统产业中脱颖而出,并逐渐取代传统产业成为主导性产业,其产业的发展演变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规律性。基于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分析范式,城郊融合类村庄的产业演进可以分为4个阶段:农业单一主导阶段、农旅二元萌芽阶段、多元协同发展阶段和多元融合创新阶段,这4个阶段的发展演变受到居民自我发展意愿、乡村能人介入、企业驱动等内生动力的大力促进,也受到旅游产业发展、城镇化快速推进、居民消费升级等外生因素的积极影响;浔龙河村的案例印证了城郊融合类村庄产业演进具有典型的阶段性,且每个阶段都受到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的协同作用,每个阶段主要动力的表现具有差异性,这为城乡融合类村庄乡村振兴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成都国际旅游营销的市场细分与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国际旅游市场营销必须建立在科学的需求分析预测基础上,才能确保后续管理活动的正确和高效.本文基于对海外10个国家和旅居国内4城市的外籍人士的问卷调研,聚类分析出成都市国际旅游客源的5大细分市场,阐明了各目标市场的类型特征及其相应的产品结构性开发,并就成都实际提出了整合旅游营销传播的市场定位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一个值得去大力开发的旅游市场——关于浙江省农村旅游市场情况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前,旅行社在城市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已白热化,发掘并开辟新的旅游市场或者说作市场细分既能满足潜在旅游消费群体或旅游者的需要,又能为旅行社带来一个崭新的天地。那么,占我国总人口70%的农村居民对旅游这种新的生活方式持何态度,作何追求呢?本文通过调查,以浙江农村为例,用翔实的数据,科学的分析,描绘出了农村旅游市场的前景;并从旅游广告、旅游产品、旅行社在农村的形象的树立等多方面为旅行社作了点拨。 相似文献
15.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蓬勃发展而有待深入 总被引:59,自引:2,他引:59
从现有的研究资料看,我国目前的乡村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乡村旅游概念;乡村旅游开发意义、条件和模式;乡村旅游规划与设计;乡村旅游存在问题和发展策略;国外和台湾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借鉴。虽然我国乡村旅游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也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整体上研究水平不高,许多方面都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16.
Audience response system (ARS) technology (also known as “clickers”) has emerged as an educational tool that promotes active learning. This paper describes how ARS works and how it can also be used in research to assess community preferences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that used ARS technology shows how stakeholder preferences for extraction, heritage tourism and recreation within two rural mountain economies in the US west were effectively assessed. The use of ARS was backed by situation assessment procedures to determine appropriate stimulus questions probing trade-offs, perceived costs/benefits and cultural fit. A detailed series of key results measured community preferences and were made available to guide policymaking and future empirical survey work. Public meeting arrangements, publicity, structure and moderation for the ARS work is described and discussed. Evaluation of the use of ARS technology showed high levels of participant satisfaction with both the technology and the situation assessment procedures, and the emergence of potential tourism development actions. 相似文献
17.
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 总被引:109,自引:4,他引:109
目前,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越来越受到我国旅游业界和学界的关注,但是,包括研究论文、会议发言和旅游规划中的片面理解不仅相当普遍,而且也正在传播.本文作者认为,如果业界、学界能够更广泛的注目业态实践,并在此前人们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则将有可能对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理论和实践产生更加积极的作用.本文的几点内容,就是作者试图根据自己近20年的接触对乡村旅游、农业旅游、民俗旅游所做的一点个人的诠释和辨析. 相似文献
18.
19.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seek to utilize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as resources for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heritage tourism. When rural area is the context of heritage tourism, effort is needed to establish linkages between tourism and the local economy by addressing the following issues: lack of skilled human resources, capital, access to credits, and other assistance; leakages; and dominance of urban player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s of heritage tourism on rural livelihoods using Borobudur in Central Java, Indonesia, as the case study. Further, it proposes rural industry promotion as one of the ways to establishing better linkages to touris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