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需要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台湾地区科技的持续竞争力与其科技智库的充分发展与作用发挥密不可分。台湾地区科技智库类型多样,组织角色及功能定位明确,结构趋于扁平化,活动形式多样且成果丰富,但也存在政治倾向明显、经费来源主要依赖于政府、独立性及权威性受质疑、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有待提升等问题。借鉴台湾地区科技智库发展经验,可从组织角色及功能定位、组织管理体系创新、高精尖智库人才聚集、社会影响力提升、独立性彰显、智库捐赠文化培育等方面提升大陆科技智库的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9,(8)
印度是发展中国家中建立智库最早,数量超前,发展也较为成熟的国家。其发展历经三个阶段:萌芽期、缓慢发展期和快速发展期。印度智库大致具有为政府的战略和政策提供原创性的理论及思想指导、储备提供人才、举办各种会议沟通决策圈、向公众普及知识、发挥第二轨道外交等功能。但也存在与官方的密切联系影响了其独立性;研究范围较为狭窄、缺乏活力;资金匮乏;没有形成旋转门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欧美与我国反倾销冲突焦点及欧美反倾销法质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美与我国反倾销冲突焦点及欧美反倾销法质疑王彦确切地说,欧美与我国反倾销冲突是指两方面:一方面是指欧美对中方的反倾销指控及中方对欧美的反倾销指控所进行的抗辩(即对欧美的反倾销申诉、调查、初裁、终裁甚至于诉讼所进行的抗辩)活动;另一方面是指中方对欧美的...  相似文献   

4.
生物技术在过去40多年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并已广泛应用于人类健康(尤其是医药)、农业、食品和饮料、精细化工、造纸。废水与垃圾处理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竞争力强弱可以从生物技术及其产业自身的发展水平以及技术与产业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两方面来分析。综合来看,欧洲近年来在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从当前和未来的竞争力看,欧洲远落后于美国,但领先于日本。欧美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状况1.市场规模1995年,欧洲使用生物技术的产品和服务的产值约为44亿欧元,就业人数为3(k-4万人。在美…  相似文献   

5.
6.
韦磊 《经济研究参考》2012,(20):12-18,51
随着中国发展对于能源需求的增加,以及中国能源问题影响力的增强,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智库对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关系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美国智库近年关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中美能源摩擦;第二,中美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第三,中国与世界其他能源富集区的关系。围绕上述方面,智库主要评论了中国围绕能源问题展开的行为影响、中美合作的重要性及其方式,针对这些问题,智库也提出了诸多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和人力资源研究所组织赴德国“社会经济政策设计与研究方法”培训考察中,对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EW)、德国经济信息研究会(CEsifo)、汉堡国际经济研究所(HWWI)、科隆经济研究所(IW K(O)ln)四家机构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座谈,涉及机构组织、研究领域、人员组成与管理、经费来源与使用、研究开展与成果应用、机构评估等多个方面.本报告是对建设富有我国特色的国际一流智库建议的初步看法,报告认为,与英美等国家相比,德国智库的优势在于其政府直接资助的公共智库比重高、影响力强,这与我国当前智库群体的主体特征较为吻合.本报告根据对德国智库实地考察的思考,对未来我国智库的发展,从明确定位标准、转型传统路径、完善发展机制等方面,对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智库提出一些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8.
科技型智库在推进科技治理现代化和提升科技治理能力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在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大背景下,新的国际形势对科技型智库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国际化能力提升成为了重点方向。本文结合科技型智库国际化发展的形势和要求,参照《2019年度全球智库报告》对我国科技型智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借鉴国际顶级智库发展经验,提出我国科技型智库国际化发展的考虑。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智库作为专业研究机构,对政府决策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新型智库是新时期智库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建设新型智库的核心是要形成科学管理、运行有效的体制机制,本文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概念和内涵入手,借鉴西方智库的先进管理经验,提出优化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探索中国智库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保险公司在规模、数量以及技术水平上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保险市场高度发达,是世界上最大的保险市场;而中国的保险市场起步较晚,发展速度也是近几年才有所加快。因此,要促进中国保险业的稳进增长,扩大中国保险业在世界保险市场上的份额,必须要虚心借鉴发达国家,尤其是像美国这样的保险大国的发展经验。旨在论述美国保险市场的发展对中国保险市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的兴起,发展中国家OFDI日益成为国际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对美国OFDI不仅可以加快本国技术革新的步伐,而且时于两国间贸易摩擦的化解具有重大作用.基于此,笔者首先借助历年数据将中国对美国OFDI进行了阶段性划分,并提炼出了相应的结构性特征;接着对影响中国对美国OFDI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政治风险、市场规模、研发支出、出口水平和汇率水平与中国对美国的OFDI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据此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美国信息产业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美国信息产业发展的两项重要支持机制入手-美国政府政策导向的先决作用和风险投资化为金融工具的烦作用,分析了美国信息产业发展中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同时在微观领域对美国信息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进行考察,从而对美国信息产业发展得出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卞艳艳  胡俊芬 《经济论坛》2004,(19):139-140
中美财务报告都包括三个基本财务报表,除此之外,大型美国公司的典型财务报告还包括下列组成部分:股东收益表、盈利与全面收益表、管理报告、独立审计报告、管理当局的讨论与分析、选定财务数据的5-10年比较、选定的季度数据等。  相似文献   

14.
朱敏 《新经济导刊》2016,(Z1):103-113
新型智库在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应运而生,呈方兴未艾的发展之势,其内在核心资源是人才。本文从国内智库人才现状与问题入手,结合转型期对智库人才综合要求以及中外智库人才培养管理方面典型案例或模式,尝试提出改善和创新中国智库人才培养管理机制的合理化建议。研究表明,推进国家新型智库建设,需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改善国内智库人才结构、加大智库人力资本投入、培养智库管理运营人才、完善智库人才管理机制等一系列途径,进一步激活中国智库内生动力并最大限度整合外部资源,有力提升智库人才市场化和专业化水平。基于对智库专业研究人才与管理运营人才的区分,智库教育借鉴商学院经验,可由第三方市场平台、国家一流智库与高校管理学院合作创设专门培养智库人才尤其是智库管理运营人才的国家智库学院,同时促进智库管理学构建并使之发展成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相似文献   

15.
周弘 《经济研究导刊》2013,(36):262-264
会展经济是一种朝阳产业。概述中国会展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欧洲会展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并分析欧洲经验对中国会展经济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童大钟 《经济师》1997,(2):22-23,7
<正> 九十年代以来,欧美、日本等国家的大批银行消失在兼并之中。1995年6月美国第一联合银行与美国第一保全银行合并,7月份,美国第一芝加哥银行和NBD银行又宣布合并,到了8月份,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银行兼并案又紧接着发生,美国化学银行和大通曼哈顿  相似文献   

17.
杜莉 《经济纵横》1998,(11):41-45
如何支持高科技产业发展以使我国在知识经济时代赢得经济的快速和持续发展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课题。本文在深入研究美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力量及机制的基础上,对我国如何借鉴美国风险投资策略、政策和方法,提出了四点启示性的建议。一、美国风险投资发展美国是世...  相似文献   

18.
美国和欧洲是风险投资起源比较早、发展比较快且较为成熟的国际和地区.经济的全球化,给正在发展中的中国风险投资行业将带来更多的机会,正如美国和欧洲的风险投资市场,外国投资者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风险资本的来源.国外的风险资本也必将普遍看好中国的市场前景,因此,理解各国不同的投资模式和投资理念,加速培育和发展中国的风险投资体系具有非常重大现实意义.文章重点比较和分析美国和欧洲在风险投资的对象、行业及地区的选择,风险投资的组织形式、风险投资行业的结构、投资理念和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及其成因,为发展中国的风险投资体系提出一些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近年来,习近平同志两次对智库建设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等。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是企业持续竞争之源,是现代社会核心资源之一。科学的、符合本国国情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将会给企业带来强大的动力。本文仅就中国和美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比较分析,为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