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韬 《江南论坛》2014,(6):36-38
正一、软件外包产业现状分析(一)软件外包业的起步与发展我国软件外包产业的发展相比于印度、爱尔兰等国起步较晚,而江苏软件外包产业的兴起与北京、上海、广东、大连等省市相比又是滞后一步。但江苏省软件外包产业的发展却并不缓慢,"十一五"以来,江苏省服务外包业务规模以超过30%的年均速率高速增长。至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软件外包业的竞争力和发展策略——以江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外包为中国软件业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机会,还有先进的软件开发管理流程,以及严格的软件质量控制体系。江苏省作为中国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信息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都较高,本文通过对江苏软件外包在制造业基础、开放型体制、良好的产业结构等方面优势的分析,提出进一步推进软件外包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中印软件外包业务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4年全球软件外包市场规模达到328亿美元,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规模为6.33亿美元,仅占全球外包市场的1.9%,与软件外包第一大国印度的差距甚远。文章从外包市场格局、政策环境、软件过程管理、教育和人才等方面比较了中印软件外包的基本状况和发展特征,根据分析提出发展中国软件外包业务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任超  蔡茂森 《经济论坛》2011,(5):100-103
随着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人类社会正不可逆转地进入信息社会。软件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也是各国发展和竞争的重要领域。在各国发展软件产业的成功路径中,既有美国、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通过加大软件研发力度,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也有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通过承接国际软件外包,扩大软件产业规模的成功案例。本文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上海承接软件外包的经济效应作为基本的研究对象,以软件外包业对上海地区国民生产总值所产生的促进作用为研究重点,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证明上海发展软件外包对当地生产总值的促进作用,并讨论上海在承接软件外包方面的优势和面临的不足,从而对进一步发展上海软件外包业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轶南  刘琴 《经济师》2015,(2):118-120,12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转移,大型软件公司纷纷将软件外包作为维持生产和盈利最大化的新竞争策略,把部分软件业务交付给低成本国家来完成,因此软件外包成为新兴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相对于印度、爱尔兰而言,我国所承接的软件外包仍处于低端环节。文章以印度、爱尔兰为例,分析了其在产业政策、公司税率、人才培养、行业协会等方面的优势,并结合中国软件外包产业发展现状,提出改善我国软件外包整体发展环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服务外包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以及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离岸服务外包迅速发展起来,印度、中国、爱尔兰和菲律宾等外包承接国的竞争异常激烈.本文研究了服务外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对中国服务外包业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增强中国服务外包业竞争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软件企业出口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欧美软件外包上,我国与印度几乎同时起步(1985年美国得州仪器公司在印度班加鲁尔建立了第一个简陋的软件研发中心;1984年美国施乐公司与我航空航天部合作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软件外包团队)。经过20年,我国在欧美软件外包市场上已经被印度远远抛在后面(2003年我国软件出口20亿美元,印度出口145亿美元)。如果我国不能真正提高企业和个人的技术能力以及市场开拓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印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中国作为全球服务外包市场接包国的视角,从接包竞争力的基本决定因素入手,并将这些因素归纳为基础要素、过程要素和环境要素,逐项分析比较中印两国在接包能力上的具体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仅在电信、网络基础设施和国家环境方面优势明显,而在企业质量体系认证、从业人员英语水平、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知识产权保护与信息安全以及税收政策等方面仍与印度存在一定差距.为此,本文提出提高中国承接外包竞争力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现代服务业业已经成为继上世纪80年代国际制造业转移以来席卷全球的新一轮产业转移,这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印度、墨西哥等国家抓住机遇已经成为世界外包的中心。在我国各级政府的大力推进下,国际软件外包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也日益明显。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服务外包业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10.
现代服务业业已经成为继上世纪80年代国际制造业转移以来席卷全球的新一轮产业转移.这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印度、墨西哥等国家抓住机遇已经成为世界外包的中心.在我国各级政府的大力推进下,国际软件外包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也日益明显.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服务外包业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11.
周阳 《经济》2007,(6):64-65
关于中国软件外包业的全球竞争力,太多在与印度之间比较上的喋喋不休,而其结论似乎总是对中国不利.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为金砖四国之首,中国的名字已经令世界瞩目,中国经济不断发展,GDP长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在世界发展进程中,中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中国在整体经济发展中商品进出口贸易的比重很大,而服务贸易比重甚小,特别是服务外包业。在这方面,中国与印度相比,相差很大。印度在服务业,特别是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占世界整体服务外包业的比例非常大,而且成绩极其显著;而中国服务外包业的发展水平还很低。中国有些省市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已经有所成就,其中服务外包协会的建设至关重要。黑龙江省通过建立一个良好的服务外包协会,对服务外包业的发展有一个支持,使服务外包业更上一个台阶,创造出良好的业绩,为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段力宇 《时代经贸》2012,(20):242-243
十几年来大连在软件业取得的成就,助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成为大连的主导产业。然而,大连软件外包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软件外包业的人才问题。结合软件外包业在实际中由于外语、文化差异、IT与其他行业融合造成的跨专业知识所引起的几个主要的人才瓶颈问题,从高校、企业和政府多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印度承接软件外包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外包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强,环境污染小,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是全球最大的软件外包承接国。研究印度承接软件外包的经验,对中国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认为,印度的国情、资源及政府的支持都是我们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5.
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是新时期发展中国服务外包业的重要指导方针.当前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业呈现产业集聚与协同创新的发展态势,产业集聚是实现协同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协同创新是增强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它们可以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中国的经济结构顺利转型和升级.  相似文献   

16.
宋晓洪  郝钢  张蒙 《经济师》2014,(1):57-58
伴随着当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人与人、软件与软件之间的合作为依托的业务运作模式——服务外包逐渐为人们所关注,企业通过把自己的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国内甚至国际上的专业企业来运作,可以促进企业核心业务能力的提升。通过对国内外典型地区服务外包业发展优势的比较分析,归结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1、印度软件业的发展和概况 印度的软件业属于外向型的产业,以外包服务为主,软件企业对于促进印度的出口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自1980年起,印度的软件出口到今天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其软件与IT外包产业,面对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60%以上出口到美国,在英语国家市场上占有重要位置.在1991年至2002年之间,印度软件业的年均增长率达45%,从而成为软件与IT外包产业大国.  相似文献   

18.
印度承接服务业外包对其产业结构的影响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和通信技术的变革推进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服务业的国际转移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并有可能带来新一轮国际产业布局的转移.服务业外包是服务业国际转移的重要形式,2001年全球企业对14.8%的日常运营业务进行了外包,并以每年19.6%的速度增长.IDG的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全球软件外包市场规模已达1000亿美元.在服务业外包的国际化浪潮中,印度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外包承接国,并垄断了美国市场.根据印度全国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2004年外包业务为印度公司带来了172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占全球同类市场的44%.预计到2008年印度在全球软件和后端办公服务外包市场所占份额将达到51%,届时印度这一产业的年销售收入将达到48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服务外包业的发展现状 (一)积极承接日本、韩国的服务外包 吉林省临近日本、韩国,具有承接日韩服务外包业务的地域优势。多数企业把承接日本、韩国的服务外包作为业务拓展目标。长春市服务外包企业承按了日本的数据加工、软件、证券等外包业务。吉林市的多数服务外包公司在日本设立了办事处,  相似文献   

20.
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基础,从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支持性行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状况,机会和政府政策六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发展软件外包产业的基础条件,认为我国已初步具备发展软件外包的国家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软件外包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