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达能十年来耐心等待这些非合资企业长大,然后步步紧逼,直至宗庆后慌不择路“我这次是跟达能拼命了!”2007年4月11日,针对达能欲以40亿元人民币收购娃哈哈集团属下的非合资公司51%股权,宗庆后对媒体说。2005年,记者在杭州遇到宗庆后,和他交换名片,他的名片用完了。没过多久,记者收到了寄自娃哈哈总部的邮件,里面是宗庆后的名片。如此好礼  相似文献   

2.
相信在近30年的中国商业史上,宗庆后是一个既具传奇色彩又富争议的人物。 不了解宗庆后性格的人,看见他时往往会有一个“错觉”:这是一位慈眉善目、与世无争的老人,他性情淡定,一如西湖之水。然而走近他,走近他的饮料帝国,走近他的营销体系时,你似平见到的又是另外一个人:语气铿锵、笑傲江湖、唯我独尊。  相似文献   

3.
周一 《中国企业家》2005,(23):70-70
宗庆后身上有着极为强烈的个人风格.这使他在企业家圈子里以“特立独行”而著称。对于外界对娃哈哈的各种猜测、质疑。宗庆后极少回应.或根本不屑于回应。极少和饮料圈子里或外面的企业家交朋友.宗庆后称.“我没有圈子.也没有时间。”对国外的咨询公司.宗庆后直言.“他们根本不懂中国生意。”从不屑高谈战略.宗庆后说“我是靠感觉来做娃哈哈。”不设任何一位副手,身兼董事长总经理之职.公司大小事务几乎事必躬亲……  相似文献   

4.
大佬的荣光     
宗庆后身上有着极为强烈的个人风格,这使他在企业家圈子里以“特立独行”而著称。对于外界对娃哈哈的各种猜测、质疑,宗庆后极少回应,或根本不屑于回应。极少和饮料圈子里或外面的企业家交朋友,宗庆后称,“我没有圈子,也没有时间。”对国外的咨询公司,宗庆后直言,”他们根本不懂中国生意。”从不屑高谈战略,宗庆后说”我是靠感觉来做娃哈哈。”不设任何一位副手,身兼董事长总经理之职,公司大小事务几乎事必躬亲……  相似文献   

5.
宗庆后、娃哈哈、达能……无疑是2007~2008年财经界的大热门。 宗庆后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性格特征、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知识能力有哪些与众不同?是不是真的如外界报道的那样自信、自负、自我,甚至是刚愎自用?  相似文献   

6.
娃哈哈硬伤     
<正>娃哈哈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商业偶像,尽管这并非宗庆后的本意。在盛产偶像的年代,特立独行的宗庆后总是被人簇拥着,用各式各样的溢美之词来形容,例如"民族主义者",例如"不倒翁"。其实撇开这些耀眼的光环,宗庆后的最终身份是商人。回归到商人层面,宗庆后是勤奋的,精明的,强悍的,甚至是狡黠的。和史玉柱一样,娃哈哈是一个高明的工具驾驭者。他对商业有着奇异的敏感,并习惯用最原始、最直接的方法来达成商业目的。  相似文献   

7.
3月5日,各大媒体及各大财经网站登载《人大代表:买套房产权才70年难不成要代代做房奴》一文。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说,70年产权满后无偿收回不合理,我建议取消这样的年限。他解释说,“我们现在很多人一生只有一套房子,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两会期间对媒体表示,应进一步提高个税起征点,对于打工者免征个税;在中国,有住房+年薪20万元才算是中等收入阶层。他甚至建议,每户城市居民都应拥有一套经济适用房。“以前总说三农,现在要关注城市贫民,尤其要关心80后、90后。”宗庆后说,十八大提出收入倍增计划,城市里一般四五千元就算比较好的。按照收入倍增,将来应该是一万元,收入提高,成本提高,所以物价也要上涨。在宗庆后的心目中,  相似文献   

9.
声音     
《政策与管理》2008,(9):11-11
“有人告我偷税,这件事肯定和达能有关,举报我的人就是秦鹏。”——近日,卷入3亿多元偷税风波的娃哈哈前董事长宗庆后通过媒体做上述表示,他所提及的秦鹏为达能中国区总裁。  相似文献   

10.
2007年6月7日,达能集团声明称接受宗庆后辞去娃哈哈合资企业董事长职务,由达能亚太区总裁范易谋接任董事长。宗庆后在给达能的信中说“今天我告别达能,明天达能告别中国”。的确,宗庆后的离开将在相当大程度上动摇娃哈哈在快速消费品市场龙头老大的地位,达能能否摆脱宗庆后离开的阴影、重塑娃哈哈品牌形象将是决定娃哈哈生死存亡的关键。那么,失去宗庆后,娃哈哈将何去何从?达能失去的不仅仅是宗庆后。  相似文献   

11.
——吃 古今位高权重者大多讲究吃,毛泽东同志对吃却很不看重,从来没有很高的奢望.他常说的一句话是:“不是为了吃世界的,是为了改造世界.”他一生没有吃过任何补品,最高的要求只不过是红烧肉.打沙家店战役那年,毛泽东同志日理万机,三天两夜不出屋,不上床,不合眼,歼灭了钟松的36师,俘敌6千余人.战斗结束后,他高兴地对卫士李银桥说:“银桥,你想想办法,帮我搞碗红烧肉来,要肥点的.”李银桥很快搞来一碗红烧肉,毛泽东两眼一眯,抓起筷子,三下五除二,不一会,就吃了个碗底朝天.他发现李银桥还站在旁边发愣,就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有点馋了……打了胜仗,我的要求不过分吧!”机灵的卫士李银桥赶紧说:“不高,主席的要求太少了、太低了.”毛泽东同志说:“不低了,战士们冲锋陷阵也没吃上红烧肉,只能杀马吃马肉呢.”解放后,他仍然保持爱吃红烧肉的习惯.1959年底,毛泽东身边几名探亲休假的警卫,奉命调查和汇报农村实情,他们给他带回来农民吃的糠菜窝窝头.毛泽东同志在震惊之余,用颤抖的手掰开窝头分给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吃,这是农民的口粮,我们每个人都要吃.”他独自拿了一个整窝头,咬第一口,他眼圈红了;咬第二口,泪花沾湿了睫毛;  相似文献   

12.
1987年宗庆后在决定承包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的时候,他肯定没有想到,二十来年后他因此成了中国最具财富权力的那个人。  相似文献   

13.
霸王宗庆后     
早年的独特经历让宗庆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商业构想和逻辑,他掌管的娃哈哈,是学院派眼中的“异数”。多年来,娃哈哈一直是高度集权制的机构。宗庆后自称以“家文化”来实现他“开明的独裁”。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的科学家阿基米德说过这样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举起地球!"意思是比喻:"一定大小的力可以移动任何重量。"你可能认为阿基米德在吹牛。其实,他的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力通过机械,可以"放大"。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世间最可宝贵的是人,有了人,什么人间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是宗庆后第7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一如既往,这位娃哈哈集团公司董事长很早就将他的建议、议案撰写完毕。在本次人大会议召开的前一周,记者就收到了他的邮件,用A4纸打印出来,整整24页。  相似文献   

16.
宗庆后常引以为自豪的事,是与世界排第六位的这能食品公司合资,并未对娃哈哈品牌产生丝毫的负面影响,相反,在这次合资过程中更体现了娃哈哈品牌的价值。他很高兴他的娃哈哈公司并没有如多年前的天府可乐,因合资而自动灭亡。另一件让宗庆后自豪的事是娃哈哈公司的“零负债”。有如此雄厚的实力,却不知宗庆后是否想过有朝一日要把现在的合资对象达能公司吞并的念头,宗庆后的事业虽然一路顺风,牛气冲天。我想,他一定还不敢有把达能食品公司吞并作为海外子公司的想法。 我设想的超级奶牛场计划,或许可以让宗庆后在10年后的今天把不…  相似文献   

17.
宗庆后在管理企业和培养女儿上有一套自己的人生哲学。对于娃哈哈,他反对冒进,提倡家文化和刚柔兼容,还自创了一套管理体系;对宗馥莉,他认为要让她在市场中学,放手让她去做,自由发展杭州市清泰街160号,是一栋灰色的六层办公楼。楼的正前方临着街,周围是一些带着斑驳痕迹、凸显旧时光的住宅小区,这栋办公楼是娃哈哈集团的总部所在,曾多次蝉联中国首富的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就在这里办公。  相似文献   

18.
罗忠贤 《秘书》2011,(8):22-25
2011年是曾国藩200周年诞辰。曾国藩作为近代以来的杰出人物,梁启超、蒋介石、毛泽东等都对他有过高度评价,毛泽东曾对友人黎锦熙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相似文献   

19.
采访娃哈哈,要写出新意,难。只能换个角度,看看这个食品业的龙头老大究竟是啥模样。“好啊,那就聊聊娃哈哈的怪毛病,怎么样?”老总宗庆后说得很爽快。愿听  相似文献   

20.
《英才》2003,(12)
当42岁的宗庆后奔走在杭州的大街小巷推销冰棒的时候,他怎幺也不会想到,16年之后,由他一手缔造的娃哈哈集团会成为中国最大的饮料企业。浙江有着培育民营企业家的肥沃土壤,但当宗庆后意识到这一点时,已经不年轻了。对于一个并没有闪光背景的中年人来说,宗庆后早已错过了创业的最佳年龄。“创业靠的就是感觉”,遗憾的是这种感觉来的太晚,幸运的是,这种“感觉”最终还是来了。世界上有两类人的钱最好嫌,第一是女人,其次是儿童。犹太商人因把目光盯住了女人的腰包而闻名于世,宗庆后的“感觉”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