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存土地制度潜在的制度缺陷导致了新一轮改革的必要。土地使用权应属于农民并能够依照市场规律自由转让,国家对土地的所有权可体现为对土地所产出的经济效益的征税行为,这样可以促使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激励农民作为生产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同时要辅以一些配套措施,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加速富余劳动力的良性转移。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产权理论及我国农村土地使用现状,分析我国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重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提出相应配套改革,以期能在进一步明晰土地产权关系的同时,为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农村家庭承包制下因土地产权界定不清所产生的交易费用阻碍了土地流转,中国农村的要素资源分布奖况,以及土地经营的低收益状况也是影响土地流转的重要因素。为促进土地流转,有必要降低交易成本,也有必要加强对农民的财政和信贷支持,更有必要增加农户土地经营的收益。  相似文献   

4.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民带来的土地保障,现时期已经无法满足农民的社会保障需求。政府应承担起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的重担,加大保障力度,广开筹资渠道,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路径和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的角度叙述了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公地私营"的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的原因及后果,指出,要在农村土地国有化的基础上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具体内容进行相应的变革。即国家是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主体,农户获得永久的、较完整的农村土地使用权;建立农村国有土地管理主体来履行土地的所有权职能,从法律、组织、运转机制等方面加强农村土地管理体系建设;改革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获得方式,明晰地租理论,实行农村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剥离现行农村集体组织经营管理土地的职能,将农村村民委员会塑造为类似于城市居委会的农村农民社区公共管理组织;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重点保障失地农民和人地比例较小地区的农民。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是在经历了三次较大规模调整的基础上形成的,每一次改革都对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度中存在的土地产权模糊不清、土地流转缺乏规范、土地保护有法不依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土地使用制度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7.
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国家土地所有权相比,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存在着诸多缺陷和弊端。这些缺陷和弊端是导致现实生活中农业用地大量流失,农村社会秩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实行土地完全国有化,在农村推土地永佃制,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日益加快,但农村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急需解决。本文旨在通过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研究,为农村建设增砖添瓦。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考察了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历程 ,认为这一历程经过土地农民个体所有、社队集体所有 ,到集体所有、两权分离几个阶段 ,接着重点分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经营形式下的农地产权制度安排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 ,明确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地制度改革的思路和方向 ,并提出了明确产权主体及各项功能、稳定农地承包期、建立农地市场流转机制和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以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各项政策制度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经营股份化与中国"二元经济"的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碍于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实行农村土地经济股份化,既可带来规模经济效应,又可促进产业部门协调发展、产业布局趋向合理和农业产业化进程,还可促进中国“二元经济”转换;实行农村土地经营股份化,要注意一些配套措施的相应跟进。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我国的土地制度先后经历了一系列变迁,其中从人民公社制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转变是一个重大变迁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诺思曾对西方经济的发展史进行分析,并建立了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变迁理论能够很好地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历史性成功的一些重要原因,同时也能给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该文通过分析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土地制度的缺陷,对未来我国农地制度的安排做出了新的设计,即:近期农地制度的改革和未来农地制度的再创新———土地国有家庭永包单户继承的家庭农场制度。  相似文献   

13.
家庭联产承包后,农民对承包的土地基本拥有经营权和收益权,但没有终极的个人所有权,以致越来越不利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的办法,是在社区人均耕地的范围内给农民以个人终极所有权;由于土地流转等客观原因,农地户均失衡在所难免。为使每个农民永远拥有一份赖以生存的土地,必须每隔一较长的时间(例如30年)搞一次“微调”,将每户超过人均耕地的部分重新分配,因而还应有少量的集体所有权相辅助,形成一种“个人所有权为主,集体所有权为辅”的农地产权制度,或称“有限制的农地私有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黑龙江省、山东省和全国的农业数据为样本,构建投入要素、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土地、劳动力、化肥量、机械动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土地流转政策对农业增长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从全国范围内看,土地、劳动力对农业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太明显;化肥在部分地区能够带来农业增产:机械动力在全国范围内都能拉动农业增长,科技对农业的贡献逐年增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提高了劳动效率,带来了农业的增产增收;伴随着农业科技的推广,大量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部分地区也出现了不适应的情况;土地流转经营政策的提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然而不是所有地区都适合推广这一政策。  相似文献   

15.
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国家土地所有权相比 ,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存在着诸多缺陷和弊端。这些缺陷和弊端是导致现实生活中农业用地大量流失 ,农村社会秩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实行土地完全国有化 ,在农村推行土地永佃制 ,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16.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进一步完善,与推进农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推进农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了推进农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必须结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进一步完善。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现状和完善要求长期以来,中国的土地实行国有和集体二元所有制结构。中国作为一个特殊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小农家庭经营、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等特征十  相似文献   

17.
诺斯的制度创新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经济增长理论,该制度同样对中国农业、农村经营制度的变迁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制度创新有助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我国经历四次大的土地制度变革,形成了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主体、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目前这一农村土地制度大体上适应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但也存在着产权不清晰、权能不完整、流转不顺畅、法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对此,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在坚持农村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19.
浅析我国农业的发展道路——基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问题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的首要问题,建国后三农问题依然是关系国家政权稳固和政党安全的大计。其中农业问题是三者的基础,它的成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全面落实以及整个社会的现代化的进程。家庭联产承包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是破解三农难题的金钥匙。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出发,通过分析其特点和利弊,找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农村土地产权的制度安排所存在的缺陷,既不利于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也制约着农村土地征收制度的深化改革。在现有法律支持下,坚持现行土地所有制、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关系和确立产权代表、赋予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完整的权能,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