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制度面临严峻的挑战,日、美等国认为人民币汇率被严重低估,要求人民币升值。本文使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向量误差校正模型研究中国实际汇率,以及实际汇率与均衡汇率的相对偏离.研究了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环境,并结合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国际化货币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我国进行人民币国际化的好处和坏处。认为我国人民币国际化势在必行,最后,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问题又成了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各国向中国施加强大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美国最激进的观点认为,人民币应该升值三成至四成。与此同时,国内经济学家也几乎异口同声地主张人民币升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国际货币循环角度,分析人民币国际化、汇率变动与人民币FDI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会使人民币产生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会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和人民币FDI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人民币贬值引起人民币FDI规模增加,人民币FDI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导刊》2005,(3):13-13
在经过一轮对人民币升值的狂热期待后,已有一些市场信号显示,部分投机者已经不再认为人民币币值将会重估,至少目前不会。人们普遍将香港股市看作反映人民币资产吸引力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6.
一段时间以来,围绕人民币升值妥否一直争论不休。温家宝总理关于人民币将会出其不意地实行更富弹性的汇率机制之一席谈尤如预警方向标,升值之谈瞬间变为传媒焦点,年内人民币汇率能否做出调整倍受各界关注。从目前状况来看,支持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很多,一般认为,人民币汇率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低估,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不适用中国今后的发展似已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汇率问题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国际收支出现了大量顺差,外汇储备呈现跳跃式的大幅度增加.一些发达同家将本国经济不景气归罪于所渭人民币汇率低估.人民币在2005年将继续受到升值的压力。面对压力.笔者认为人民币汇率在短期内应保持稳定,在中长期内应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形成机制.增加汇率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8.
石齐平 《总裁》2003,(9):14-15
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或预测人民币会升值的形势下,值得注意的,却有一人独排众议。  相似文献   

9.
据央行网站消息,2014年1月1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0950,再次创出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专家们认为,人民币汇率升值趋势不减,今年破6已是大概率事件。人民币单边升值,带来了几家欢喜几家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改革持续深入,人民币相比世界主要货币汇率持续升值,这给我国外向型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人民币的升值使原本出口获利的企业利润率持续下降,整个企业的发展被边际化,为了使企业生存并获得更好发展,一些被边际化的企业逐渐开始向区域外进行产业转移,以规避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效应。本文认为,人民币升值将进一步推动珠三角外向型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汇率问题逐渐成为国际金融的焦点问题,国际上的观点大致分为两种:一是认为人民币应该升值,二是认为人民币升值毫无益处。本文就人民币升值与否问题展开讨论,探究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各种因素,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最终得出人民币升值弊大于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美国前财长保尔森今天表示,美国的贸易赤字的主要根源并非人民币汇率。但他认为,人民币的定价机制需要进一步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2006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关注、思考和忧虑。从学术界到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两种极端的论调:“盛世”论者过分夸大人民币升值的好处,强调人民币升值是中国国力昌盛、强大的表现,它是人民币走向世界的前奏曲:“悲观”论者则认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欠发达的人口大国来讲,人民币升值是一种虚假繁荣,是一种泡沫,弊大于利。我们认为这两种极端看法都带有“盲人摸象”的味道。对于人民币升值,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理性地看待其利弊,切莫走极端: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我们必须看到,人民币升值是我国特殊的现实环境与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明确这一点,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利弊之争应该是大有益处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制改革终于拉开了序幕,但令世人大跌眼镜的是,汇改后中国的贸易顺差和贸易额以及外汇储备均不减反增(而且是大幅增加),中美贸易的不平衡问题也并未因人民币的升值而改善,如今美方仍然认为人民币汇率“失真”,又再次掀起要求人民币更大幅度升值的风潮。因此,人民币汇改所引发的贸易效应,中国贸易顺差的深层次根源以及我们的应对策略,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5.
易宪容 《数据》2010,(5):16-17
最近,无论是逾百名美国国会议员呼吁奥巴马政府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及“舒默议案”升级重来,还是美国官、产、学联盟来抨击人民币不升值.其基调都是认为当前美国及世界的经济困境都在于人民币汇率低估.因此,他们都希望采取不同的方式通过美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施压,让人民币汇率升值。  相似文献   

16.
经济传真     
《审计与理财》2005,(11):61-61
周小川香港放风,人民币业务11月可能再开新闸;亚行称中国油价太低,政府控制不如给穷人发补贴;中美纺织品第6轮磋商举行,将决定窗帘布是否设限;美财长认为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成果“非常积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均衡汇率单方程模型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通过建立一般均衡下单方程模型,根据1980~2003年的年度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对人民币的均衡汇率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研究认为:①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始终围绕均衡汇率波动,并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高估和低估;②贸易条件、开放度等基本经济因素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影响显著,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汇储备的规模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不显著;③人民币汇率错位自我修正能力较强,钉住“一篮子”货币能较好地反映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  相似文献   

18.
王凯 《中外企业家》2009,(24):42-43
近来针对人民币汇率的问题,在西方国家炒得纷纷扬扬,大多西方学者认为人民币被严重低估,同时认为中国政府为了扩大出口故意降低人民币汇率,具有操作货币的嫌疑。通过对2005年至2009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持续升值与双边贸易差额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证明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与美国对我国的贸易逆差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人民币的升值也不能改变美国对我国的贸易逆差。  相似文献   

19.
易宪容 《英才》2008,(5):32-32
从2002年开始,各国政府及不少研究者都认为,世界经济的失衡,特别是美国与中国经济的失衡,根本上的原因就在于对人民币汇率低估,在于对人民币汇率的低估而造成的中美贸易顺差过大,造成了中国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因此,只要人民币升值,就能够改变这种经济格局,就能够让世界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英才》2005,(3):12-12
西方政策制定和商人希望,在重估人民币方面,中国在新年有新想法。他们认为,人民币被严重低估是减少美国现金流赤字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