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俊平 《企业家天地》2009,(11):192-193
音乐是表演的艺术,音乐作品只有通过富有情感的声乐表演才能获得活生生的艺术生命。声乐表演是演奏者对已经创作出来的音乐进行的二度创作,在这个二度创作中,情感成了其中最活跃的动力因素和媒介。在具体的声乐演唱过程中,情感表达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体,其中,演唱者是情感表现的主体,听众是接受者。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演唱者需要准确表达出作品创作者的内心世界,做到以自己之"情"带动欣赏者之"情"。只有这样,音乐作品创作者的创作意境才能通过演奏者的演奏手法传递到大众化的听众那里,促使音乐作品原创者、演奏者与欣赏者的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2.
歌唱是声音的艺术,但同时歌唱也是听觉的艺术,歌唱者只有正确把握演唱中声与情的系,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地演唱才能激发起听众强烈的共鸣,给听众带来艺术美的享受和情的感染.  相似文献   

3.
科学是以理服人,艺术则是以情动人。任何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都离不开对情感的表现,都离不开艺术家对情感的宣泄,只有倾注了艺术家的真挚情感,艺术作品才能打动欣赏者,才能与欣赏者达成情感共鸣。情感能够使艺术作品更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情感在艺术创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但它并不是排斥理智因素,而是与理智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情感包含了理智,理智而又不断深化情感。只有既合"情"又合"理",又能有深厚的美学蕴藉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才是优秀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声乐表演艺术中,传统的单一唱腔已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声乐艺术家将不同风格的唱法逐渐融合,形成了多元化的跨界唱法,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相融合,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相融合,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相融合,跨界唱法已成为超越传统唱法的新型声乐艺术表现形式,也成为高校声乐教学模式创新的重点.颜五湘的《声乐教学艺术与演唱实践》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声乐跨界演唱"作为一种新锐时尚的艺术现象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逐渐成为声乐艺术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这种音乐文化的融合,不仅吸收了各民族声乐艺术的精华,而且实现了传统声乐与现代文明的串联,成为世界音乐艺术融合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6.
谈声乐演唱教学中的情感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是声乐教学的核心。它在声乐教学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所以每住声乐教师都应该注意这个问题,让它更好地为声乐教学服务。声乐教学中情感的培养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作为声乐教师,只有坚持不懈的总结经验并将其付诸实践.才能在声乐教学中更好地阐释声乐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民族声乐理论是历代声乐艺术实践的总结,是中国声乐艺术领域宝贵的理论财富,当下如何合理的发掘这笔财富对中国声乐理论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传统声乐理论是从歌唱者所得的一种感性的、审美的经验结果出发进行的理论描述。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要和西方的声乐理论相互融合,才能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8.
优美的声乐演唱是动人悦耳的,歌唱的过程中产生出一种真挚的情感,语言应用准确灵活,演唱者的形体动作大方优美,这成为吸引观众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声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声乐艺术熏陶和培训。从课堂的组织形式到练习的实施,从课堂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到学生心理素质的练习,教师都要从教育艺术的角度出发,为提高学生的声乐学习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族声乐演唱的声与腔既是声乐技术的两大要素,也是两个审美客体。把语言与发声结合起来,准确深刻地表现声乐作品的内涵和情感。才能达到民族声乐艺术的完美境界。而良好的乐感,美妙的音色,精到的分句,准确的咬字吐字所体现的“以字行腔”特点则是民族声乐“韵”味特色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0.
声乐艺术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表现形式。自声乐艺术产生开始几十个世纪以来,虽然在中方和西方有着完全不同的发展,但是,不论是中国传统声乐艺术还是西方声乐艺术,都是人类艺术的瑰宝。论文以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为出发点,观点鲜明地阐释了中西声乐艺术内涵的差异,介绍了中西方声乐的艺术特色,从而为更准确地欣赏声乐艺术、提高审美能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音乐作为声音的艺术,它的形象创造是以有组织的乐音来完成的。而声乐——作为音乐艺术的一个门类,有其独自的特点:它运用人声并结合语词作为表现手段,与诗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比起器乐来具有比较确定的认识内容。在声乐艺术教学、声乐艺术实残和声乐艺术欣赏中,培养和提升歌唱及听众深刻的观察力、敏锐的感受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自如的表达力,全面、完整、准确地理解和解释声乐艺术的形象特征。  相似文献   

12.
合唱是一种集体表达“情”的特殊声乐艺术歌唱形式。合唱指挥是合唱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艺术指导者。作为好的合唱指挥 ,要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基本指挥技能。  相似文献   

13.
《聊斋志异》中有数量众多的知己故事。在此类故事中所反映出来的"知己之情"集中、迫切,可谓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悲士不遇"情结的集大成者,这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蒲松龄终身不遇的经历以及他对"知己难逢"的切身情感体验,都驱使着他在小说世界中描绘着他所渴望的东西。在《聊斋志异》的"知己"类故事中,蒲松龄大多以花妖狐魅充当故事主人公,突出主人公身上的人性之光,集中、大量地在故事中抒发对"知己之情"的渴求。可以说,在蒲松龄之前,尽管文人学士在现实世界中屡屡碰壁,尽管许多诗人骚客在自己的作品中抒发着"悲士不遇"的感伤,但是,他们的悲哀过多地纠缠于个人的遭际,他们的作品因数量不大而未能构成一种时代集体诉求的回响,因此缺乏对全社会底层文士的震撼力,也难以引发全社会的共鸣。时代呼唤着文学巨匠来完成这一使命,蒲松龄和《聊斋志异》应运而生。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对"知己"的大声疾呼,贯穿全书始终,他有意识地在"伯乐难觅"的问题上寻求突破,并且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论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有机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是人声与琴声的有机结合,也是歌唱者和演奏者的密切配合,尤其是钢琴伴奏的双重身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歌唱者的歌唱。钢琴伴奏不仅需要熟悉声乐演唱艺术特殊性,还要具备较高的演奏技术,同时能够深入体验和熟练掌控声乐艺术的其他相关因素。钢琴伴奏不仅能够赋予声乐演唱者音乐、音高和节奏,更多的是舞台表现与交流,以及完美的表现力和无穷的创造力。两者有机融合才能演绎出最好的声乐作品。  相似文献   

15.
在视唱练习中,听、跟、学、丢,这四个字是由易到难所排列的,一环扣住一环。应循序渐进地以钢琴由"重"到"轻"地引导由"轻"到"重"的人声来把握调性技术。再由最基本的几个要点一项项地体会歌唱艺术。此外,必须同时讲求三到:口到、手到、心到。  相似文献   

16.
邵盈午先生著述的《清华四大导师--大师中的大师》一书,选择一个不断被学界重提的热门话题,以"声华益著"的"清华国学研究院"为背景,藉此窥察百年中国学术思潮,反思我们今天的文化与教育体制。邵著最为引人注目之处,是发现了"四大导师"深忧痛慨的所谓"当下",正是我们今日的"现实"。透过"四大导师"的心律历程,邵著发现四大导师对人生、对时弊,对他们情所独钟的教育问题所发出的种种感慨,不惟鞭辟入里,精光四溢,亦正符合著者本人的感性体悟,从而揭开了对"大师中的大师"的理论透视的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17.
人们的审美水平,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目前高校中的民族声乐教学,为了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审美需求,而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将美声唱法与民族声乐教学进行融合,同时借鉴美声唱法中有价值的技巧,能够对民族声乐教学发展产生极为积极的促进作用。改变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原有教学观念,提高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因此,本文就对美声唱法的融合与借鉴价值,应用到民族声乐教学中的策略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8.
声乐教育作为音乐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在声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意义,如何优化声乐的审美效应,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9.
情感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护理专业教学中,通过注重培养教师自身的情感及对教材内容的情感性处理,做到以情施教,可以达到以情促知、情知交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夏马先生是香港散文诗坛的领军人物,在散文诗理论探索上,对于艺术辩证关系的阐发以及所提出的散文诗空白美、空间美等论断,独具慧眼,显示了他对散文诗在技法文本角度上的精确把握。他还自觉地践行其诗学理念,促成理论主张与创作实践的高度融合,以小见大、以少总多、以古鉴今、以无显有、以实构虚、以景迁情,在古典意旨与当代语境的绾连中熔炼与提纯,风格朴质浑厚,沉雄顿挫,情辞慷慨,于艺术的辩证中,演绎文本在审美范畴中的精神图谱;于琅琅的声韵中,彰显汉语散文诗的跳跃性和时空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