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8 毫秒
1.
运用市场机制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运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扭转我国环境恶化的趋势,必须对各类污染实施有效的治理,针对我国现行环保基础设施薄弱、排污源头大、污染治理运行效率低下、环境监督难的实际,将“谁污染,谁治理”改变为“谁污染,谁付费”,走环保设施运营的市场化和工业污染治理产业化道路,才能有效保证各种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有效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的环境保护 为控制环境污染和自然生态破坏,改善环境质量,在环境管理的实践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三大环保政策体系,摸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在环境立法方面,除在宪法中列入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条款外,目前中国已颁布实施了4部环境保护法律、8  相似文献   

3.
通过叙述我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现状 ,剖析环保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影响环保产业发展的内部、外部因素如政策、法律、经济、技术、市场等方面 ,提出我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的战略和对策 ,即顺应市场经济的形势 ,遵循市场规律 ,利用经济杠杆 ,提高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按照“谁污染谁负担”的法律原则 ,使污染治理向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转变 ,建立“谁投资谁受益”的机制 ,使社会资金向环境保护合理流动。通过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使环保产业市场向社会多元投资转化 ,将环境保护由公益行为变成企业行为 ,将污染治理由被动转为主动 ,环保投入由无效变为有效 ,形成环保产业发展的内在机制 ,大幅度启动环保市场 ,加速污染治理的进程 ,振兴环保产业。  相似文献   

4.
中国于1973年成立了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并在全国推动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治理。1979年颁发了《环境保护法(试行)》。80年代起形成“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这3项政策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目标责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限期治理”、“集中控制”、“排污登记与许可证”等8项制度。90年代初,中国工业污染防治开始了三个转变(从“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转变、从分散治理向分散与集中治理相结合转变),并开始了清洁生产的试点。在里约热内…  相似文献   

5.
适合我国国情的矿产资源环境经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矿业大国,矿石产量名列世界前茅,我国又是一个矿业污染大国,每年破坏和占用的土地多达40千平方公里,而土地复垦率不足10%。目前,国家正处于资本积累期,有限的税收很少能分配到矿山环境保护上;矿业法制、法规不健全,矿山经营者的环境意识差,矿山企业没有自觉改善环境的动力。“谁污染、谁付费,谁治理、谁受益”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没有人投资于矿山环保。在这种条件下,本文提出了实行排岩收费的设想。开创矿山环保产业,既符合“污染者付费原则”,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又为矿山土地复垦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政策。  相似文献   

6.
陈婉 《环境经济》2021,(6):38-39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以下简称第三方治理)打破了"谁污染、谁治理"的传统模式,变为"谁污染、谁付费、专业化治理"。这是我国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环境污染治理水平提高的重要举措之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7.
瑞士素有“世界花园”之美称,是世界上最早注意保护环境生态平衡的国家之一。据统计,瑞士的国内生产总值在1960—1992年间增长了126%,达到3384亿瑞郎,人均51273瑞郎,1960—1989年交通运输量增加2倍,1988年全国的能源消耗量是1950年的4倍。随着经济的发展,瑞士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采取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相互合作、统一治理”。由于动手早,措  相似文献   

8.
朱军 《财经研究》2015,41(2):41-53
文章以污染治理的公共政策为重要变量构建了我国的宏观动态一般均衡模型(DSGE模型),并采用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以数值模拟的方法比较了“许可证”制度、“庇古税”和协议规则的环境污染治理效应,还基于福利分析方法进行了政策选择研究.研究发现:(1)提高许可证的价格后,整个社会的环境质量趋于下降;(2)“污染税”政策对提高环境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效应,持续时间长达30年,且协议规则也能够提高环境的质量,其影响呈现扁平的倒U形态;(3)在不同的体制下,政府“控污支出”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形态大致相似,其对社会总产出的影响也较相似;(4)在同时考虑“许可证”制度和“污染税”制度的情况下,“污染税”的政策效应会被削弱,但此时“许可证”制度会短暂地拉升经济中的总产出,而在同时考虑协议规则和“污染税”制度的情况下,“污染税”的政策效应也会被削弱,但协议规则的政策影响变化不大;(5)当经济系统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时,“许可证”制度下的社会福利是增加的,但其加大了消费的变动程度.  相似文献   

9.
王玮 《环境经济》2022,(9):8-17
谁污染、谁治理,谁损害、谁担责。但是在过往诸多的环境事件中,由于制度缺失,生态环境损害未得到足额赔偿,受损的生态环境亦未得到及时修复,结果都是“政府买单”。水流、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是有生态功能和价值的。但是由于制度中缺乏具体的索赔主体,它们受到破坏后无人为其伸张正义,最终都是“群众受害”。不过,这些都是过去了。随着2015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启动,生态环境从此有了“代言人”,一切都正在改变中。  相似文献   

10.
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治理污染、加强环保正成为全球性的话题。小区环境与居民生活密不可分,谁来引领千家万户的小区居民“爱护环境,扮美小区”昵?乌鲁木齐铁路局房地管理中心市政管理所的创建“星级住宅楼”行动,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新的视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