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者按: 本文节选自国土资源经济分析小组撰写的<2008年第二季度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一文.该文分析认为,2008年上半年,我国土地供不应求的局面已经有所缓解,整个房地产市场正在逐步回归理性,土地调控思路开始由"主调市场"向"主调结构"转变.目前国内粮食价格上涨.但仍然难以促进农民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的积极性,部分地区耕地开始出现撂荒现象,同时,大型投资机构资本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对此应提前做好防范,规范农地的经营和粮食贸易.  相似文献   

2.
2009年5月,土地市场一改2008年以来流标频现的窘迫局面,不仅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经营性地块交易火爆,武汉、宁波等二线城市也"地王"频出,地块大幅溢价成交,土地市场走出了一个"小阳春",活跃程度大有超越2007年之势. 同时,土地供应节奏也有所加快,受市场活跃的影响,各地纷纷加大了土地的推出速度,据有关方面的统计,5月份84个城市中心城区房地产开发用地供应环比增长97.9%.在宏观经济调整仍未见底,实体经济尚未真正走出低谷的背景下,土地市场的回暖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土地市场改革: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唐健2008年中国的土地市场与中国的整体改革一起进入了而立之年.既是"而立",也就意味着以往有故事,出发有新起点.细细品味历程,远远眺望未来,才能站在责任与战略的肩膀上对土地市场有更深的解读与诠释.  相似文献   

4.
经济走低下的土地市场:流拍与退地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走低已成不争之实.在土地市场,出现了两种比较典型的情况:一是部分地区出现"流标"或"流拍".用地申请人的最高报价低于土地出让方设定的出让底价,致使土地出让活动终止时土地不成交.二是部分土地受让人提出"退地"申请,要求土地出让方收回已经交付的土地."退地"的原因是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项目开发建设,或者是认为项目建成后会出现严重亏损."退地"行为影响了正常的土地市场交易秩序,容易引发法律纠纷,还可能造成土地闲置等后续问题.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探究中国土地财政政策对外部实际汇率的影响,客观分析土地财政对实际汇率影响的传导路径,反思土地财政对实际汇率的政策意义.研究方法:中介效应分析,静态及动态面板模型.研究结果: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会导致省际实际汇率贬值,土地财政通过要素市场扭曲收益效应与房价效应两条中介渠道对实际汇率产生影响,即土地财政通过促进要素扭曲收益提升与房价收入比提升的传导机制导致外部实际汇率贬值.研究结论:地方政府应避免工业企业利用政策优势落入价格竞争陷阱,同时扭转房地产行业的畸形状态.  相似文献   

6.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大量囤积土地蕴含了巨大的利益,同样也蕴含了巨大的风险。大量囤积土地意味着在土地中沉淀了开发商的大量资金,如果市场发生变化,对开发商的资金链以及整个土地市场将形成严峻的考验。2008年深圳、广州乃至北京、上海等一些中心城市房价下跌的消息频频传来,多年一路上扬的房价拐点似乎就在眼前,欣欣向荣的房地产市场正遭遇盛世危言。  相似文献   

7.
有科学的供地计划,土地市场运行才能有序 <中国土地>:进入2010年,中央频出重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温家宝总理也多次强调,房价必须降下来.为发挥土地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作用,国发10号文和国办发4号文件强调,国土资源部要指导督促各地及时制定并公布住房为主的房地产供地计划,把握好土地供应的总量、结构和时序.可见,住房供地计划的编制与管理已成为调控房价的重要环节.请您谈谈对此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吕萍     
<正>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副会长,亚洲房地产学会(As RES)理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委员、"房地产市场调控决策咨询"专家。主要研究领域:土地与住房制度政策,土地经济与管理,房地产价格与市场。近年来主持了"土地城市化转变过程中价格机制研究"、"多维度住房保障边界测度及动态调整机制研究"及"农民工住房问题经济分析与政策体系构建"等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出版了《不动产管理制度研究》、《土地城市化与价格机制研究》、《农民工住  相似文献   

9.
正近几年,房地产企业的土地获得成本逐年提高。而由于容积率关系到土地开发利润高低,使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在获得土地使用权后,更倾向于申请提高土地容积率。为此,原国土资源部出台了《关于严格落实房地产用地调控政策促进土地市场健康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规定:"经依法批准调整容积率的,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批准调整时的土地市场楼面地价核定应补缴的土地出让价款。"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探究中国征地补偿制度、土地出让制度引起的社会问题的经济根源以及这种制度设计对中国耕地保护政策的影响.研究方法经济分析法和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说明了当前土地征收和出让过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护、低价征地高价出让、高价征地低价出让等现象存在的经济根源;建立了"土地征收-出让市场联动模型",对虚拟"土地征收-出让联动市场"的特征、不同利益集团的价值取向及其对耕地保护政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只要政府有以地套利的动机,这个虚拟市场就不可能存在均衡状态,并指出了维持最佳农地转用规模条件下耕地保护的成本,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回顾过去的一年,2008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进一步从金融层面侵蚀到实体经济层面,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日趋复杂。2008年对中国房地产业来说也是极不寻常的一年,房地产市场卖方资金链紧绷,买方持币观望,房价上涨幅度放缓,商品房交易量下滑,房地产市场景气回落。随着2009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基本定调,房地产市场将步入较长时间的调整期、转型期,房地产企业应积极调整发展战略,稳健经营,自我拯救,走出窘境,从而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使房地产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房企被政策和市场夹在中间,承担着调控的绝大部分压力。如何摆脱困境,管理企业现金流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优化企业现金流管理,使企业在未来竞争中处于优势。一、房地产行业特征分析1、房地产项目投入大。房地产业是一个高度资金密集性行业,所需成本高。首先土地拍卖,购入土地使用权,一次性支付巨额土地出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有偿使用改革对中国城市发展的意义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公共土地批租制度进行比较,探讨完善中国大陆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方法与途经.研究方法:实证与比较研究.研究结果:借鉴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共土地批租制度的经验教训,中国大陆应加快对土地权益的研究及相关法律规章的修订,逐步建立起房地产年税体系,同时强化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及对土地市场需求的适应性.研究结论:土地有偿使用改革对中国大陆城市发展的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但和成熟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共土地批租制度相比,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法律方面均存在诸多缺憾.  相似文献   

14.
2011年是全国土地市场较为艰难的一年.2010年政府开始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2011年得到进一步深化.2011年全国土地供应总量同比增加1/3,但130个主要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同比减少,不同地区土地市场差异化明显.为准确判断土地市场变化趋势,进一步明确新农村建设贷款管理政策,有效防控信贷风险,农发行总行客户三部组织人员对土地市场变化进行了专题分析,并对农发行信贷政策取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车娜 《中国土地》2012,(5):26-27
3月28日~29日,由中国国土资源报社和中国地产服务联盟发起单位联合主办、中国地产市场理事会和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房地产学院承办的2012年中国土地资源与资本项目对接会,在上海世博会展中心召开.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研究提出土地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心和方向。研究方法:基于微观经济学和土地经济学理论,结合中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和实践,从中国土地市场的特殊性入手,分析中国土地市场供需信号传导、市场主体构成和市场供需平衡,探求推进土地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研究结果:(1)地方政府成为土地市场中的主体并发挥主导作用,形成了中国土地市场的特殊性。政府与市场的进退,关键考量是政府对土地市场的把控能力能否优于建设一个相对竞争充分的土地市场。(2)土地市场供需信号失灵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土地要素让渡市场,一方面市场失灵导致企业追求高利润过滤真实需求信号而不受市场之制,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市场定位放大市场有偏信号,两者共振,形成土地市场整体的有偏预期,共同引起土地市场失衡。研究结论:推进土地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关键是引导土地市场向满足公众真实需求的方向转化、生产企业向转变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向的转变;(2)重点是逐步实现土地征收市场与土地让渡市场的对接,实现土地供需信号畅通传导并有效指导企业开展满足公众需求的生产活动;(3)方向是弱化政府在土地要素让渡市场和征收市场中的市场主体地位,强化并发挥政府在土地市场中的管理、监督和调控的作用;(4)途径是继续强化和充分发挥政府在土地规划、土地市场、土地供应、农地制度改革中的规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杨慧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25(8):36-38,55,56
房地产是房产与地产的综合体,住房市场与土地市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住房与土地市场化以来,住房价格与土地价格的快速上涨使得人们普遍认为住房市场与土地市场发展不相协调,从而阻碍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从采用协调度模型对全国及主要城市住房市场与土地市场的协调状况的评析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与土地市场协调发展中尚存在着房地产市场调控不力,招拍挂制度导致地王频繁出现,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过度依赖等问题,亟待促进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性,进一步完善土地出让制度,制定房地产税的区域推广规划。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土地市场化进程及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土地市场化程度,可以完善土地市场建设内容,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作用.在建立土地市场化程度模型的基础上,依据2003-2008年间土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交易的面积和地块数,对山东省土地市场化程度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山东省土地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化进程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当前的土地市场总体处于中等市场化水平,但土地市场化进程和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个别地区土地市场化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吻合.在分析山东省土地市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全省土地市场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系统总结中国土地经济学自1980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和重要进展,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1)土地经济学是一门注重方法论、学科体系相对完整成熟、对土地科学的其他学科有基础支撑作用的学科,并且兼容并包、与时俱进;(2)土地经济学的演进也是土地经济学核心理论不断发展的过程,同时技术进步支撑了土地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发展,形成了以理论推动发展、以技术深化理论研究的演进逻辑;(3)中国土地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土地商品属性积极探索与城乡土地制度初步构建(1980—1993年)、土地市场体系初步创立与土地制度框架大体形成(1994—2000年)、土地市场规律深入研究与土地制度公平效率权衡(2001—2010年)以及"土地财政"问题加重与土地制度微观个体地位凸显(2011年至今)4个阶段。研究结论:未来应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体系运行规律,研究土地市场运行与政府干预调控的关系,分析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的路径、性质和特征,并构建土地制度变迁动态模型。  相似文献   

20.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2014年暑期对全国19个省市220个村子的4719户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从2008年以来,土地流转规模迅速扩大,但是农户仍然以小规模经营为主。存在的问题是虽然工商资本的进入加速了土地流转规模,但"非粮化"趋势明显;农户对土地流转虽有较高意愿,但是因社会保障问题而影响其实际流转行为;流转土地虽然形成规模,但受限于资金问题后续发展劲头不足;土地流转市场虽渐有雏形,但仍然处于无序状态。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土地流转市场有序稳定发展;推进金融创新和深入研究土地改良等新补贴扩大土地流转效果;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