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提出了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强化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使之逐渐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了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打下了良好的前提条件,由此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制度的历史性突破--这无疑对改进和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制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2005年11月,中国会计准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签署了联合声明,确认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实质性趋同。联合声明主要强调承认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只在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等极少数问题上存在差异,除此之外,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同时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确认了中国特殊情况和环境下的一些会计问题,包括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相似文献   

3.
武亿敏 《魅力中国》2009,(9):100-101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提出了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强化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使之逐渐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了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打下了良好的前提条件,由此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制度的历史性突破——这无疑对改进和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制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现在,笔者依己拙见针对《企业会计准则》部分内容浅析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4.
陈旭荣 《辽宁经济》2007,(11):86-86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它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并与国际惯例趋同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财务报告目标方面,强化了会计信息决策有用的要求,在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结构方面,确立了资产负债  相似文献   

5.
赵焘 《中国经贸》2012,(16):168-169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既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又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参与国际竞争、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与国际相同的财务经济信息。同时,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也给企业财务人员、企业会计管理带来了挑战。本文拟从分析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入手,探讨新准则对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2006年2月18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要求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和实施,使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实现了实质性趋同。本文对《企业会计准则》的重点加以分类,并就其特点和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准则》中再次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以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2014年又再次修订部分会计准则,公允价值的应用成为会计界讨论的焦点。本文通过分析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应用,旨在真实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对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有用的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8.
会计是企业的商业语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实现了“实质性趋同”[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曾昭林 《魅力中国》2009,(24):92-93
长期以来,维简费的核算方法一直困扰着业界同仁。在A+H股煤炭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安全费用核算方法的差异已成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重大差异的主要项目。这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大势不相吻合。针对上述问题,2008年12月26日,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做好执行会计准则企业2008年年报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安全费用、维简费的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徐莉薇 《中国经贸》2010,(22):268-269
2006年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正式颁布了期待已久的新企业会计准则(ASBE),这些新会计准则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组成,基本涵盖了目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大部分内容。新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率先实施,也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除小部分事项根据中国情况予以特别处理外,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这部酝酿巳久的新会计准则将对本土企业的财务运作以及企业会计职业行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39条企业会计准则并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首次明确统一了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彻底改变了现行所得税会计政策各异、实务处理混乱的状况,为统一企业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信息列报奠定了基础.文章通过对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分析,从背景、特点、问题、建议几个方面出发,对所得税会计准则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解析.  相似文献   

12.
杨瑞 《中国经贸》2014,(23):196-197
自有经济活动一来,就伴随着会计的发展,因为会计与企业运营发展密切相关,所以会计财务问题一直以来都被各界关注。会计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没有良好的会计准则和管理政策,企业将很难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可以说会计准则关系着整个企业的正常经营和产生。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企业会计准则也在不断的改革更新。全球化经济模式的到来,促使国际交易越加频繁,企业为了顺应时代需求,为了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企业会计准国际趋同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但由于我国的特殊性和国情的不同,所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必须进行科学选择,取长补短改进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本文将针对当前国际会计趋同形式来分析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李坤  赫英歧 《辽宁经济》2007,(10):87-87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一整套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强化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的理念,首次构建了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性的跨越和历史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王琨 《天津经济》2009,(12):66-68
财政部于2001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旧会计准则)其内容主要包括:引言、定义、确认、计量、后续支出、摊销、减值、处置和报废、披露、衔接办法等,共25款。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更好地规范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并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实质性趋同,财政部又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它是对旧会计准则的修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许颖 《天津经济》2007,(11):76-78
我国于2006年2月正式颁布新会计准则,新的会计准则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适用于上市公司。该项新准则包括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基础的“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由于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新体系迈出了我国会计准则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6.
由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2006年2月15日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以来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为研究对象,论述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内涵所在,分析了其现实意义,并就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探索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实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参照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考虑了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以及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情况下经过了严格修订,对17号借款费用也进行了重大改进。新准则弥补了原准则的不足,实现了与国际的趋同,突出体现了新准则在实际中的优势,但仍有一些不明之处有待探讨。本文通过对新准则变化的分析,指出了其利弊所在,并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使其趋于完善,更能适应会计实务操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肖飞 《中国经贸》2010,(20):208-209
由于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是经济领域中两个不同的分支,分别遵循不同的规则,规范不同的对象,因此存在诸多差异,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与国际企业会计准则趋同,但也扩大了与我国税法之间的差异。本文在对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协调的必要性,最后对如何协调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冯秀华 《中国经贸》2013,(14):182-182
伴随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深,会计的国际准则被运用得愈来愈广泛。特别是在2008年的爆发了金融危机之后,为了增强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以及使全球金融市场维持稳定,国际上都加快了制定适合国际化统一标准的高水平会计准则的脚步。目前,国际上在构建比较新、规范的金融监管体系,积极地促进国际会计准则来治理结构改革。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也应该与时俱进地,更新既适合我国国情也符合国际大形势的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措施。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问题以及策略非常值得分析和研究。本论文首先阐述了目前国际化的会计趋同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的新变化,最后提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战略,旨在促进我国企业对会计准则趋同有更一步的了解与运用。  相似文献   

20.
张琳 《新疆财经》2007,(2):78-80,77
2007年是中国企业会计政策变革之年,新会计准则体系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本文针对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六大突出变化,从提供会计信息的利弊、维护社会公众利益、规范会计行为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