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对现有农产品供应组织模式进行逐一分析,指出农产品供应组织模式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密切相关,并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目前普遍采用的"农户+企业"模式所面临的制度难题,进而提出组建"农协+企业"的供应组织模式,实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保护农民收益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2.
当前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是在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 ,鼓励农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商品契约等多种方式 ,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关系 ;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 ,兴办稳定的农产品原料基地。显然 ,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商品契约的稳定性 ,对于形成产业化各经营主体间稳定的利益分配关系 ,对于确保龙头企业原料供应 ,联结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 5家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实证分析 ,着重研究了现实经济中公…  相似文献   

3.
农户与企业合作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演化博弈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演化博弈理论,探讨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领域,在质量安全存在收益溢出效应、外部奖惩机制和内部补偿机制的条件下,农户与企业的协同合作和相互制约对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影响;并结合双方博弈的支付矩阵,采用Net Logo仿真平台进行模拟,观测不同参数设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演化博弈稳定状态的影响。结合仿真结果和案例分析得出,较低的收益溢出效应和较高的监管水平,以及企业对农户的公平利益让渡,有利于演化博弈以更快的速度收敛于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4.
农户农业生产经营行为对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及农产品的供给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对河北省7个县(市)16个村庄558个农户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运用Logit模型对农户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认为农户户主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及土地调整频率、社区及政府对规模经营的支持对农户农业企业化经营产生重要影响,而土地可获得性、非农就业的难易程度、获得社会化服务的难易程度、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以及当地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户农业企业化经营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选择必须既坚持农业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以发挥其灵活性和有效管理的优势,又要克服农户组织分散、规模小、难以有效参与市场和社会的弱点,以便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和农户的社会地位。根据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和农业现代化规律,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选择,应以合作制为主,公司+农户不会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导模式。公司不会成为农户进入市场的理想中介虽然公司在沟通农户与市场的联系,减少农户生产盲目性和农产品市场风险等方面确实起着一定作用,但却不能期望公司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想…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山东省16市的232户地理标志农产品或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者(农户)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选择使用地理标志行为决策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决策者的文化程度、农户的经营年限、经营规模、期望收益、是否加入合作组织、是否签订合同、是否得到政府的支持、对虚假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担心程度和对地理标志使用实际意义的认可程度对农户申请使用地理标志的行为决策有正向影响;而决策者的年龄对其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企业社会责任为视角,分析了农业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利用成本——收益法,构建了农业企业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的均衡模型,从微观层面探索了农业企业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的激励和约束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机制的关键在于:以农业企业为核心,政府、农户以及消费者多方联动的相互制衡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鲁西北地区农户种植业收入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86~2001年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采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定量模拟分析了鲁西北地区农户种植业收入的各影响因素.由此得到以下结论与政策性启示: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大小是影响种植业收入的重要因素;种植业费用生产弹性系数较高,但边际效益逐年递减;农产品价格对于农民收入有重要影响,但前景不容乐观;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始终是决定农户经营行为的重要因素;劳动力边际报酬递减,农业劳动力生产率低的负效应凸显;耕地资源配置效益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9.
规模化、农户能力对农产品合格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我国农业细碎分散经营、农户技能不足等现实情况,本着让农户有能力、有意愿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诉求,利用农业示范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规模化与农户能力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规模化类别变量中的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农户参加合作社比重,以及农户能力类别变量中的持专业证书占比均对农产品合格率存在显著影响。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加强政府监管的基础上还应着力提高我国农户素质能力,并通过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声誉机制作用,促使农户自发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我国农业细碎分散经营、农户技能不足等现实情况,本着让农户有能力、有意愿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诉求,利用农业示范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规模化与农户能力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规模化类别变量中的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农户参加合作社比重,以及农户能力类别变量中的持专业证书占比均对农产品合格率存在显著影响。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加强政府监管的基础上还应着力提高我国农户素质能力,并通过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声誉机制作用,促使农户自发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电子商务对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政府频频出台政策支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但低采纳率情况一直未得到明显改善,有必要了解企业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决策的影响机制以改善这种困境。本研究基于制度理论视角,从企业层面构建了一个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模型,分析制度压力对农产品经营企业采纳电子商务的影响机理。实证结果表明,模仿性压力、强制性压力和规范性压力对感知收益具有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规范性压力对感知阻碍有显著的消极影响,而模仿性压力和强制性压力对感知阻碍没有显著的影响;感知收益对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感知阻碍对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没有显著的影响;感知收益对3种制度压力和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之间的关系起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到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基础更加稳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更加有力,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明显优化,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目标值—总绝对方差最小(target-MOTAD)模型分析了风险状态下不同类型农户的最优农业生产组合,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在以近3年农业生产的平均收益为目标收益时,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和江陵县的纯农户和兼业农户在目前的投资水平下均未能获得目标收益,需要通过增加资本投入和优化农地利用结构来实现该目标收益;第二,对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和江陵县的的农户而言,生猪养殖增加了农户农业生产的风险,而淡水鱼养殖则降低了农户农业生产的风险;第三,在相同的农业生产目标收益下,兼业农户比纯农户面临更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一、农业产业化的产生动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和农户进行生产的目标,但在以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约束下,农户对利润的追求可以说已经基本达到最大,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产生的效益已经达到最佳,可是仍不能满足农户和企业对利润的追求,市场对农产品加工品需求的扩大,以及农业加工新技术的应  相似文献   

15.
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和重大任务。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方向是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市场化竞争和可持续发展。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对于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引导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从技术角度来讲,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农户经营分散,通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推动标准化、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对于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6.
供给侧生产端变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战略背景下,粮食供给侧生产端对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起到关键性作用。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土地规模化经营快速发展,粮食生产在质量效益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其土地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市场风险的防范面临挑战;粮食生产成本的攀升和比较收益的下降,使农业支持家庭生计的功能不断弱化,导致农户种粮意愿普遍降低;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引致种植结构调整,使保障口粮绝对安全的政策成本上升。粮食生产主体结构与行为、生产成本与比较收益、供需匹配关系等生产端的重要变化,对粮食供给能力进而对国家粮食安全产生重要影响。为此,需要优化粮食安全目标,合理协调“保产量”与“优结构”的关系;完善价格激励机制,以需求升级为导向优化生产结构;优化收储调控机制,增强粮食安全风险应对能力;多举措提高农户种粮和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的积极性的同时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7.
均分地权条件下的农业规模化经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的“集体所有个人使用”农地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也造成了农地“细碎化”经营的规模劣化。在满足生存基本需求和非农就业机会增加的条件下,农产品剩余不断增加,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和增加规模效益,客观上形成了对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追求。具有实力的大企业通过变更土地使用权的模式,将农户的经营行为纳入企业内部管理,能够有效实现农业由分散经营的规模效益劣化走向集中经营的规模效益优化。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将崇明建成上海市郊最大的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崇明区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全面提升"三场一社一龙头"(家庭农场、博士农场、开心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龙头企业)的质量和水平,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课题组2018年一季度在崇明区各乡镇农业技术人员的协助下,调研了农业企业10家、家庭农场157家、合作社137家、普通农户104家,调研范围覆盖全区所有乡镇和农业园区。  相似文献   

19.
农产品种类繁多,有一定的生产周期。从生产到供应,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很多。当前,人们已经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吃的健康转变,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影响农业效益、消费者健康和市场竞争力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对此,笔者对河南郑州、漯河两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农业标准化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地膜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资料之一,但地膜残留却极易造成严重的环境外部性影响。需提出合适的政策选择,协调农业短期经营行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矛盾,纠正市场失灵。[方法]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构建地膜回收的成本效益分析框架。基于地膜使用、回收的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判断农户的行为逻辑;基于地膜使用、回收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提出政府的策略选择。[结果]在甘肃景泰的案例中,短期经营主体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最优选择是保持更低的地膜捡拾率。政府代表长期经营者的利益,最优选择是引导农户到达更高的地膜捡拾率。当前,景泰5元/kg的残膜回收价格对短期经营主体产生的激励作用较为有限。[结论]地膜残留属环境外部性问题,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政府干预。政策手段的选择,应根据管理对象的不同有所差异,考虑政策的执行成本、可行性和公平性。建议政府依据"污染者付费原则",强化对规模较大的短期经营主体的行政约束;向分散小农户提供地膜捡拾方面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