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农贸     
泰国大米出口减少今年前7个月泰国出口大米427万吨,与去年同期比较减少130万吨,减少24.5%。而竞争对手大米出口量却有不同程度地增加,其中,越南增加9%;印度增加60%;巴基斯坦增加50%;美国增加23%。造成泰国大米出口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泰国大米价格上涨,大米几乎全部被储存在米仓中,市场上没有大米可售。截至目前,泰国大米的库存量已经达到600万吨,但是政府还不打算大量向外出口。泰国米价上涨,使中国减少从泰国进口茉莉香米,而改为进口价格比茉莉香米低很多的巴吞他尼米。据预测,今年茉莉香米出口可能还会减少,除了价格上涨的原因以外,长时…  相似文献   

2.
数字     
<正>470万吨2016年我国仍将是全球头号大米进口国,大米进口量将达到创纪录的470万吨,比2015年增长4%。我国进口激增的主要原因在于国际米价大幅下跌,我国大米需求强劲增长,产量增长偏低以及质量担忧。  相似文献   

3.
需求强劲泰米价格可能涨至八年来高点·据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主席Chookiat Ophaswangse称,由于海外需求强劲,国内供应吃紧,下半年泰国大米价格可能会达到每吨330美元,创下8年来的最高水平。Chookiat称,伊朗今年估计会从泰国进口约120到150万吨大米。自年初进口了80万吨泰米后,伊朗下半年估计还会再进口另外44万吨白米。他预计今年泰国大米出口量可能增至750万吨,高于2005年的出口量728万吨。此外,今年下半年泰国大米供应依然吃紧,部分原因在于政府的稻谷干预项目制约了大米出口供应。在过去十年中,泰国已经被越南夺去了不少市场份额。泰国…  相似文献   

4.
大米作为居民生活主粮之一,其贸易状况直接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基于此本文主要就中国大米进出口形势开展了分析预测,发现:(1)中国大米产量呈连续增长趋势,且国内大米市场需求增长率较低,大米市场消费模式也呈变化趋势;(2)从大米进出口总量上看,中国大米进口量已远超大米出口量,大米贸易逆差形势加剧;进出口品种方面,贸易品种类型渐趋丰富,但依然以大米类贸易品种为主;进口来源国方面,亚洲地区依然是中国主要的大米进口来源地,其中近年来越南已超越泰国成为中国大米进口主要来源地,与此同时巴基斯坦所占比重亦增加明显;(3)大米出口总量与年份数据呈负向关系,但线性关系并不显著,与此同时大米进口量与年份数据则呈显著正向关系,因此预计我国大米贸易逆差将扩大。  相似文献   

5.
"民以食为天",大米作为我国国内居民最重要的粮食之一,近年来,大米进口成为新常态,数量持续攀升,2011年我国首次由大米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2017年大米进口规模再创新高。大米进口贸易中仍存在着:进口来源集中、产品结构不合理、配额使用不充分、非法走私猖獗、国际合作层次低下等问题。新时期,树立粮食安全战略思维与政治意识,拓展进口来源,构筑多元化格局;完善检验检疫标准,提升品质与档次;打击非法走私,规范市场秩序;深化国际产业内合作,打造全产业链;推进大米供给侧改革,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根据海关数据,2012年,我国进口大米数量为236.9万吨,较2011年56.9万吨出现了大幅增加,创历史最高水平。从进口数量来看,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大米进口国。2013年1-5月份,我国累计进口大米115.4万吨,较上年同期的96.6万吨继续出现增加态势。大米进口绝对数量虽然不大,但由于进口价格较低,已对国内大米价格形成了压力,特别是对以籼米消费为主的南方市场形成了较大冲击。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对进口大米禁令作出调整2006年12月4日,俄罗斯动植物检验检疫署发布命令,决定全面暂停大米进口,并停止使用所有已颁发的进口大米检疫许可证,此举导致俄市场上大米价格上涨了20%。在俄国内大米进口商的压力下,12日,该署决定允许12月4日前已发运的大米入关,总量约2万吨,但要求其检验检疫证明及相关文件应与日期相符。这些大米可通过设在加里宁格勒、圣彼得堡及新罗西斯克的专门检查点入关。2006年12月12日,俄外交部官方网站就暂停大米进口问题发表评论,表示俄暂停大米进口措施针对所有国家,对进口商没有歧视性待遇。这一措施是全面的、…  相似文献   

8.
近日,外电发自越南的一则报道引发国际粮食市场的巨大关注,原因是越南粮食协会称中国从越南进口60万吨大米以弥补国内不足,这一进口量相当于我国上半年大米进口量的3倍!  相似文献   

9.
美国和中国已经向世界贸易组织(WTO)告知他们同菲律宾维持大米进口数量限制的愿望进行协商的意图。农业副秘书长Segfredo Serrano说,菲律宾的这一意图使得6个WTO成员国证实提出他们将同菲律宾就大米进口数量限制进行谈判,除美国和中国之外,其他四国分别为阿根廷、泰国、巴基斯坦和澳大利亚。通知WTO谈判意图的截至日期为6月27日,然而菲律宾希望引起其他国家的重视。4月份,菲律宾向WTO申请延长大米进口限制。在WTO乌拉圭回合下,菲律宾目前的大米进口限制截至到2005年6月30日。预计今年菲律宾进口大米的数量为92.5万吨。中美就大米进口…  相似文献   

10.
稻米 1-4月份我国稻米出口增长,进口减少 据海关统计,1-4月我国累计出口大米49.91万吨,同比增长20.6%;累计进口大米18.54万吨,同比下降38.1%;累计净出口大米31.37万吨.  相似文献   

11.
今年我国大米进口呈现大幅上升之势,1-9月份共计进口稻谷和大米189万吨,同比增长275.7%。大量廉价的大米进人我国市场,对国产大米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米出口俄罗斯 前景堪忧 俄罗斯农业部和经济发展贸易部已经就 对大米进口实行70欧元/吨的固定关税问题 达成一致。对此俄大米进口商断言,今后俄罗 斯市场上将不会再看到中国和越南产大米。 2004年年初,俄罗斯政府对大米进口实行 了复合关税,即货物海关货值的10%,但不低  相似文献   

13.
国际农贸     
尼日利亚对大米进口实施禁令据报道,尼日利亚从2006年1月1日起对大米进口实行禁令。尼国内业内人士对此意见不一。反对者提醒政府,如果不能有效地保护地方大米品牌,禁令将会带来食品危机,并在民众中产生不良影响。反对者认为,大米进口能够提供富于竞争力的环境,推动企业发展,因  相似文献   

14.
7月26日,由中粮集团向台湾采购的18吨大米和由厦门夏商粮食发展有限公司进口的160吨大米分别抵达福建马尾和厦门。从此,我国大陆地区大米进口的来源地又增加了一个台湾。  相似文献   

15.
生物液体能源发展对我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阐述了全球生物液体能源的发展是导致近期世界粮食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我国2005~2006年是大米、小麦、玉米的净出口国,但大豆进口快速增长;我国目前所采取的政策,虽然短期内控制了部分农产品价格,但会不断积累价格上涨的风险;应准许粮食价格适当上涨,同时对城市低收入者适当补贴。  相似文献   

16.
声音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总体是安全可靠的,老百姓的消费是有保障的。——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毕美家2015年1月28日在回应国外媒体有关中国大米不安全的报道时表示大米进口增加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国内外价差增大,导致企业进口意  相似文献   

17.
一、稻谷增产,供给充足 2006年我国稻谷产量高于上年,为2003年以来第三个增产的年份.进出口方面,据海关统计,2006年11月份,我国出口大米11.6万吨,比上月增长5.24%,同比增长1.51倍;进口大米4.65万吨,比上月下降13.50%,同比下降9.32%.1-11月,我国累计出口大米108.36万吨,同比增长75.2%;累计进口大米63.20万吨,同比增长51.6%;累计净出口大米45.17万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粮食全面进入"净进口"时代,小麦、玉米、大米三大农作物今年始终保持净进口态势。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进口大豆预报到港832.28万吨,创月度最高水平;1至4月稻谷和大米进口100万吨,同比增83.6%。业内专家表示,持续增长的进口增速,将让我国的农产品生产和粮食安全面临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9.
香港面积1074平方公里,人口668.7万,农田面积不足土地总面积的3%,水产品生产仅靠近海捕捞与数量很少的人工养殖,食品自给率很低。香港人每天需消费大米约900吨,年大米进口量由1991年的391639吨至2000年的301177吨呈下降趋势。香港特区政府决定,从2003年1月起,废除香港严格的大米进口管理制度,实行大米进口自由化。这一决定将改变香港大米进口的格局,有利于内地大米进入香港市场。严格的大米进口、流通管理制度香港现行的大米进口管理制度始建于1955年,当时正处于东西方“冷战”的特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大米市场销售持续疲软,而越南等国低价大米如同一场龙卷风从我国广西、云南边陲悄然登陆,逐渐席卷内地市场,一时间引发社会和业界的广泛关注。低价进口大米,特别是走私大米泛滥,究竟给内地粮食带来了多大的危害和隐患?近期,笔者在粮食(稻米)主产区湖北省沙洋县粮食企业、种粮农民、相关部门进行了调查,获取了大量相关数据。通过与各方的分析和探讨,笔者对走私及低价进口大米对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影响深感忧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