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猪肉价格长期稳定性较差,近几年波动有加强趋势。为什么随着生猪生产规模化程度的提高,猪肉价格波动依然呈加剧的特征?文章从牛鞭效应视角探讨了供应链结构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表明:猪肉供应链上存在"牛鞭效应",需求信息从零售商、批发商向上游生产商传递过程中出现失真,需求波动沿供应链放大,并进而加剧了猪肉价格波动。猪肉供应链上缺少合理的信息传导机制,同时缺少库存缓冲,抗外部冲击能力较弱,这些结构性缺陷是猪肉价格剧烈波动的主要成因。因此,稳定猪肉价格的根本在于供应链各环节的协调,提高供应链系统对市场需求与外部冲击的反应能力;缩短系统反应周期;建立良好的信息传导机制;减少对生猪生产环节的直接干预。  相似文献   

2.
实施供应链管理是解决目前中国猪肉质量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合作伙伴间质量安全行为协调是优质猪肉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本文提出并论证了优质猪肉供应链中养殖与屠宰加工环节质量安全行为协调的概念与内涵、目标与标志、层次与内容、困难与障碍,从宣传、教育、研究、扶持与监管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养猪场户与屠宰加工企业质量安全行为协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的监管及绩效研究成为监管猪肉生产质量和绩效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猪肉加工企业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及绩效研究》一书则是从猪肉的生产和绩效管理两方面入手来研究构建猪肉质量安全的供应链体系以及改善产品质量的生产模式。本文则是立足于这一著作提出与农产品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管及绩效研究相关的分析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猪肉质量安全与猪肉产业链上诸多节点企业密切相关.本文基于生猪养殖企业、屠宰企业、零售企业,构建了猪肉供应链.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厘清了节点企业影响猪肉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阐明了每个环节制约猪肉质量水平提高的瓶颈.本文从定量的角度,明确了猪肉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我国猪肉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在粮食流通领域重点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着力推进"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遴选优质粮油产品;完善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切实维护流通环节粮食质量安全;发挥粮食流通对生产和消费的引领作用,让广大消费者由"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质量追溯是认证和管理"中国好粮油"产品品质的重要手段,当前,急需根据我国粮食流通现状,建设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好粮油"产品质量追溯体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等理论,分析了生猪流通各环节的利益分配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VAR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方差分解进一步验证猪肉流通各环节的利益分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生鲜猪肉流通的各环节利益分配不均,其中生产环节所得的利益较低;各环节的利益波动具有传导性,以批发环节为中心向生产和零售环节两端传导,但是由于各环节的市场联动性不强,其利益波动传导效率较低,相对独立性较强。因此,实现生猪流通环节利益分配均衡是保证猪肉安全供给和价格稳定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商务部肉菜流通追溯体系七个试点城市1380份消费者的调研数据,运用基于选择的联合分析方法,采用多元Logit回归模型,研究了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属性的偏好。研究表明:消费者对可追溯信息的认证属性最为重视、其次为外观、可追溯信息和价格;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属性的偏好具有异质性,年龄、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显著地影响其对可追溯猪肉属性的偏好。本文提出了应加强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相关知识的宣传,鼓励生产者生产不同可追溯属性层次与不同可追溯信息认证相组合的可追溯食品,并尝试推行食品可追溯体系与认证标签制度相结合政策体系,以发展安全食品市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国江苏省无锡市110位消费者为样本,采用真实选择实验的方法,借助随机参数与潜在类别模型研究了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属性及其层次的偏好。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可追溯信息真实性的政府认证属性支付意愿最高,对原产地属性的支付意愿高于对可追溯信息属性的支付意愿,且追溯到屠宰加工环节的可追溯信息属性与本地产属性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与外地产属性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因此,尽管消费者群体存在异质性,但不同类别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本地产属性均具有一定的支付意愿。故在中国可追溯食品市场建设初期,在可追溯食品属性体系中设置原产地属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由于我国水产品生产的分散性,水产品供应链的组织化程度与专业化程度仍都很低,在整个水产品流通环节中充当重要角色的水产批发市场的情况虽在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为了提升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减少水产品流通环节,加速水产品供应链现代化建设,水产品批发市场将不得不迎来新的变革与发展。本文将以上海东方国际水产中心为个例,分析研究现有水产批发市场现状,基于现有问题,研究并提出一种更合理的水产批发市场运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绿色农产品供应链上下游主体间的非对称信息是造成农产品安全问题的直接原因.为此,本文利用信号传递博弈理论,分别构建了分离均衡、合并均衡和杂合均衡三种状态下的均衡.通过分析信息传递博弈的三种均衡结果,得出:合并均衡和杂合均衡都会促使供应链上的农产品安全程度降低;而在分离均衡中,市场上的农产品安全程度最高.本文特色在于通过信号传递博弈模型,推导出政府的市场准入制度是产生分离均衡的有效保障,是农产品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区块链技术以其智能合约、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优势及特点,不断在各行各业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农业生产领域也在不断探索。本文在供应链中农产品质量追溯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区块链技术重新构建追溯体系,通过区块链追溯信息的上链管理,形成农产品供应链联盟系统内的追溯信息可溯源,以解决目前追溯系统中心化严重、数据安全性低、存在信息孤岛等问题,保证数据的有效传递和安全。  相似文献   

12.
中德猪肉安全控制系统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产品质量安全是影响产品国际贸易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产品质量安全取决于一国安全控制系统的设置和运行效率 ,本文系统比较了中德两国的猪肉安全控制系统 ,分析了中国猪肉安全控制系统与德国相比存在差距的原因 ,并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我国猪肉安全控制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屠宰加工企业作为优质猪肉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其质量安全行为对于保障猪肉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提出并论述了优质猪肉供应链核心企业良好质量安全行为的概念与内涵;然后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3个因素,分别是:自身因素、市场因素与环境因素;最后,重点从动力机制、传导机制、促进机制、保障机制与演进机制5方面分析了优质猪肉供应链核心企业良好质量安全行为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4.
农超对接模式蔬菜供应链减少了传统供应链的众多流通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流通效率。对于农产品的易腐易烂等特点,缩短流通环节有利于确保农产品的稳定提供,为消费者带来实惠,有益于提高超市农产品的销售利润,农户也可根据市场需求柔性调整农产品的生产种类和规模,避免盲目生产,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本文在梳理前期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探究农超对接模式蔬菜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绩效的影响,分析农超对接模式蔬菜供应链绩效提升的对策,对其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的大部分果品生产都处于增长势态,但许多地区还存在重生产轻流通的现象,大部分农产品的市场交易行为主要在批发市场完成,上下环节间彼此是一种短暂交易行为、参与者多而分散,而且各环节分别属于不同的主体,商品配送的整体成本和流通损耗居高不下.有数据统计,我国的果蔬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是发达国家的5~6倍;在运送路上腐烂的果蔬每年就有3.7万吨.通过提升生鲜水果供应链的伙伴关系,完善供应链,减少流通环节耗损,无疑大有文章可做.  相似文献   

16.
实施供应链管理是解决目前中国猪肉质量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利用山东等7个省份534个养猪专业户(场)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二元离散选择模型,分析了影响养猪专业户(场)加盟优质猪肉供应链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看,养猪决策者受教育年限、养猪专业户(场)饲养生猪的专业化程度、饲养规模、投入品来源和生猪销售渠道5个因素对养猪专业户(场)加盟优质猪肉供应链意愿有正影响,而饲养方式和从事专业养猪年限对其有负影响;从不同饲养方式看,养猪场加盟优质猪肉供应链意愿的影响因素数少于养猪专业户,但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养猪专业户。该研究结论对于推动中国优质猪肉供应链的有效建设和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中国无锡的消费者为案例,构建了具有事前质量保证与事后追溯功能的可追溯猪肉轮廓,引入Becker-Degroot-Marschak实验拍卖法研究了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信息属性的支付意愿,并借助多变量Probit模型研究了影响消费者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事前质量保证属性的支付意愿高于对事后追溯属性的支付意愿,且对事前质量保证属性中猪肉品质检测属性的支付意愿最高;消费者年龄、学历、收入等个体特征与消费者健康状况、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食品安全满意度以及对食品安全标识的信任程度等因素影响其对可追溯猪肉不同信息属性的支付意愿。本文认为,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生产者生产融事前质量保证与事后追溯功能于一体的可追溯猪肉,以满足不同收入水平消费群体的差异性需求,扩大可追溯猪肉市场。  相似文献   

18.
供应链理论认为紧密供应链协作关系能够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然而,对于当前我国食品企业尤其是肉类加工企业比较分散、市场集中度较低现状,供应链资源的整合是否能够促进食品企业改善质量管理行为进而提高其市场竞争优势呢?本文选择在中国具有代表性消费的猪肉产品的加工企业为研究对象,以江苏和山东140家猪肉加工企业为数据来源,分析了猪肉供应链协作关系、政府激励与企业质量管理行为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政府激励行为与猪肉加工企业的质量管理行为具有正相关关系,而供应链管理行为则对企业的质量管理行为的影响存在不同的作用方式和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深圳农批行业融资现状及融资困境,提出涉农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和信用风险偏高是造成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基于深圳农批行业的流通模式,提出分别针对生产、加工及销售等环节的农批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最后,本文总结了农批供应链金融的应用价值及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网购环境存在着较传统市场环境下更为严重的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由此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更加突出。本文通过构建网购市场中食品质量安全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分析网络食品卖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信号传递博弈过程和均衡条件,并结合消费者问卷调查的结果探讨了网购市场中16个不同质量安全信号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的质量信号传递机制能够实现优质食品和劣质食品的分离,提高劣质食品卖家传递质量信号的成本、增大劣质食品被发现的概率、加大对消费者损失的补偿和处罚力度,有利于促进分离均衡的实现。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