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整治的扶贫脱贫功用已在实践创新中得到充分体现。国际上将土地整治作为农村发展的重要工具,中国亦不外如是。在农村贫困地区开展土地整治,具有经济、社会等多个维度的减贫成效。本文选取河北、四川、贵州、云南和江西五省贫困村典型土地整治项目及其受益农户,通过田野调查和入户访谈获得一手数据和资料,并对土地整治前后农户多维贫困指数作了测度和分解,研究发现:土地整治能有效降低农户多维贫困程度,贫困发生率和平均剥夺份额均得到缓解;收入、住房、生活和生产条件等维度的贫困程度较土地整治前均得到改善;土地整治完成后,收入和耕地资源禀赋对农户多维贫困仍具较大影响。为进一步提升土地整治减贫成效,应灵活安排贫困地区土地整治项目,将土地整治与产业开发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
贫困和经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有以下三种模式。模式一:经济不发展导致贫困;模式二:富裕中的贫困;模式三:经济高速发展中的贫困。模式一基本与城镇贫困无关,模式二和模式三分别代表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贫困特征,我国的城镇化贫困与第三种模式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我国城市化贫困现状分析我国近十年来城市中的贫困现象是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发生的,有着转型期特有的特征。目前我国的社会转型包括两个转变:一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半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  相似文献   

3.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问题作为我国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精准识别连片特困地区绝对贫困农户和测度农户多维贫困状况,是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条件。本文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秦巴山区为例,基于陕西、甘肃和四川3省1316个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农户收入贫困及多维贫困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劳动力流动比例每提升1单位,农户家庭陷入收入贫困的概率显著降低23.2%,陷入多维贫困的概率显著增加8.4%,表明劳动力流动会显著缓解农户收入贫困,但也会加剧农户多维贫困的发生;(2)在控制变量中,户主年龄、人口规模和户主婚姻对农户收入贫困有显著影响;户主婚姻、人口规模、抚养负担和医疗条件对农户多维贫困有显著影响。建议重点改善秦巴山区农户人居生活环境,提高基本生活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减缓农户多维贫困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农村的环境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友好性社会必须首先解决农村的环境问题。本文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农村环境问题存在的主要因素,并根据我国目前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提出建立稳定的补偿机制,使农业的社会责任与权力相对称、建立农业科技成果激励机制,构建环境保护科技支撑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将脆弱性纳入贫困概念和减贫战略,有助于降低未来贫困的风险,增强减贫的稳定性。本文基于现有文献,综述了贫困的经济脆弱性的三个主要来源以及相应的应对战略。贫困的市场脆弱性主要在于农产品市场体系的不完善和波动性以及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市场的不完善,应对战略为反贫困总体框架的市场机制化,加快农产品和城乡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经济全球化当前对中国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程度有限,但是,仍需对未来可能的贸易摩擦采取预防性措施,并针对主动的产业升级战略采取补充性措施。经济危机的冲击具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特征,应主要采取应急措施降低其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收入贫困和主观贫困作为切入点,利用甘肃省779份样本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能显著缓解家庭收入贫困和主观贫困,且流入东部地区、从事技术含量高的工作、拥有更长外出务工时间和更高文化水平的务工者能更显著降低家庭贫困发生率;此外,家庭资源禀赋也对贫困发生率有一定影响,进而验证了文章的理论分析。当地政府应当有引导、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重视教育的减贫作用,提供社会保障和有序统筹调动劳动力,促进土地规模经营,鼓励种植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消除了绝对贫困之后,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便受到高度关注。文章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对普惠金融影响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三条中介路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家庭普惠金融平均水平较低且家庭间差距较大;家庭普惠金融能显著降低农村家庭发生贫困脆弱性的可能;创业决策和教育支出单条路径的中介作用在高和低贫困线下的作用有所不同;医疗保障水平在两条贫困线下都显著。建议通过多种方式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并为农户创业、教育投资和提高医疗保险保障水平提供支持,从而促进普惠金融通过中介减缓贫困脆弱性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9.
实践证明社区共管是一项效果不错的资源管理制度,其先进的理念与手法,以民生为本的人文关怀激励着林缘社区居民,社区的稳定性和资源管理的有数性增加是不争的事实,但社区共管至今没有相应的法律地位,也未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笔者就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给出了森林资源社区共管是否可能的基本判断及如何可能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中国5省10县的农户微观数据,从经济学视角阐释了农民政治参与态度与行为选择偏差问题,发现农民及其子群体政治参与态度与行为呈低度相关,相关系数均未超过0.35;不同群体中政治参与态度与行为相悖和混沌的人数占比为11%~78%,但多集中于50%左右。研究表明,除社会地位较高、有政治身份或处于东部地区等极少数特殊农民群体外,农民总体及其大部分子群体政治参与态度与行为选择之间的偏差均很大。此外,农民政治参与态度与行为选择偏差在性别、民族、婚姻状、政治面貌、社会身份、就业地点乃至地理区位上群体差异显著,而在贫困与否方面并无明显差异。而且,此种偏差主要由受教育年限、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政治面貌、社会身份、人际关系满意度、就业地点以及是否知悉政治活动时间所决定。其中,仅受教育年限会拉大偏差,其他因素的作用方向相反,且是否知悉政治活动时间、社会身份和就业地点的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11.
性别视角下的贫困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提出了性别在贫困研究中的重要性并展开理论论述,并对中国缓贫实践中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2.
贫困农户行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农户行为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贫困农户行为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扶贫过程中,贫困农户的“败德行为”是一种理性行为,中国的扶贫宜采取间接式的。  相似文献   

13.
贫困形成机制--分工理论视角的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关于贫困发生的原因,学术界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解释。但是已有文献在解释贫困广泛存在、贫困地区内存在富裕人口以及非贫困地区存在大量贫困人口等问题的能力有限。本文沿用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通过分析贫困人口之间分工、贫困人口与非贫困人口之间分工以及贫困地区参与国内分工,考察贫困形成机制,给出新的命题,并借此分析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绩效。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专业化分工理论为基础,从服务需求方视角分析了粮食生产环节外包的发生机制,并对不同环节外包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是否购买环节外包服务是在充分权衡成本收益之后做出的理性决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以及与专业化供给方相比的劳动生产率差距是影响其生产环节外包成本收益的两大重要因素,机会成本增加、与专业化供给方劳动生产率差距的扩大都会增加农户生产环节外包的概率。而外包服务供求双方不同环节上相对劳动生产率差距不同则是不同环节外包水平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除了创造更多稳定的非农就业机会外,设计有效的农业生产创新激励机制,加大相应环节生产技术研发力度等也是进一步促进环节外包发展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甘肃省具体实际出发,通过数据展现甘肃省贫困现状,分析其贫困成因,并提出具体扶贫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家口地区尤其是坝上四县的贫困积淀很深。究其根源,有自然的因素,也有历史的因素,更有人为的因素。只有通过制定有利于该地区发展的倾斜政策和补偿机制、搞好生产自救和加大社会保障力度等一系列措施,调整思路,开发劳动力,整合资源,才能从根本实现当地脱贫致富,促进京津地区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文化知识水平不断提升,农民工也不再属于同一个高度群体了,其内部发生着极大分化.和传统(第一代)农民工相比较,新生代农民工经济价值不断发生着变化,其行为对经济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在这种形势下,与新生代农民工相伴而生的经济与政治法律必须随之调整,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新生代和老一代农民工的劳动供给行为,在该基础上为新生代农民工提出合理的制度创新与政策安排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的证券市场中,许多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标的时仍会将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信息抛在脑后,故其所做出的投资决策经常会偏离传统经济学理论所提出的最优决策模型,呈现出一种非理性的状态。本文为了探究这种非理性的形成原因,针对投资者选股倾向与公司内在价值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运用行为经济学的理论解释了不同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研究发现:投资者选股与公司内在价值存在相关关系;在创业板和中小板中,投资者对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收益的关注度要高于其在主板市场中的关注度;在主板和中小板中,投资者对资产负债率的关注度要高于在创业板中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19.
相对贫困具有主客观双重属性,既是个体与参照群体相比较确实存在的客观差距,也是心理层面与参照群体相比产生的主观被剥夺感。本文基于CFPS2014~2018年的面板数据,结合A-F指数测度了农户相对贫困,并分析了互联网使用的减贫效应,得到如下结论:(1)样本农户2014~2018年客观相对贫困和主观相对贫困情况有所缓解,但面临的客观剥夺和主观剥夺均比较严峻,尤其是客观剥夺,改善民生、缩小差距仍是现阶段的重中之重。(2)从区域分布情况来看,不管是客观相对贫困还是主观相对贫困,西部地区均高于样本平均水平,贫困叠加,反贫困任务艰巨,仍然是治理相对贫困的重点区域。(3)互联网的减贫效应结果显示,使用互联网有利于缓解农户相对贫困,且对客观相对贫困的影响效应大于主观相对贫困,互联网发展行为的减贫效应大于互联网生活行为,其结果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20.
根据对贫困的深层次定义,通过入户调查,对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的贫困成因从财富积累、创业机会、技术人才以及消费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针对贫困形成的原因,建议通过增加森工林区的财富供给、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增加林区职工自我创业的动力、改变人们的不合理的消费观念解决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面临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