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新安江横贯皖南山区歙县腹地,东流入浙江。流径4个区,12个乡(镇)。土地总面积52.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13.6%。人口9.6万人,占全县人口18.2%。地形以丘陵为主,兼有低山。由于地貌多样,气候优越,两岸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经济发展潜力大。因此,研究开发新安江沿岸对当地和全县经济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一、资源优势与面临问题新安江沿岸有五大优势:(一)小气候优越。  相似文献   

2.
我们平顺县是革命老区,也是典型的干石山区,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俱缺,旱、涝、雹、霜、冻频繁的多灾贫困县。境内山大沟深,石厚土薄,自然条件恶劣。全县辖4镇16乡、263个行政村、1370多个自然庄,共有16.7万口人(其中农业人口15.3万人),总面积227.75万亩,其中荒山  相似文献   

3.
正山西省平顺县地处该省东南部,是典型的石灰岩干石山区、抗战革命老区和国家级贫困县,全县总人口16.7万人,贫困人口3.7万人,2015年该县财政总收入仅为9626万元,全境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匮乏、群众居住分散、贫困人口众多。中央提出实现"十三五"精准扶贫的方针以来,长治市分行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职能作用,主动作为,充分履职,结合当地实际,将支持产业扶贫作为切入点,通过支持产业化龙头上市企业振东制药打造中药材种植及野生抚育基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平顺县共有20个信用社、1个营业部,153名职工。资产质量严重低劣,负债成本居高难下,历年亏损2100万元,1996年1—3月又亏390万元。面对现实,平顺县信用联社尽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无奈于地方经济近乎崩溃的状况,收效甚微。毫不夸张地说:平顺县农村信用社前景令人忧虑。 一、平顺县经济现状被市政府多次黄牌警告 平顺县是全国特贫县之一,20个乡镇16万人口分布在15万平方公里的深山沟里。据报表数字,1995年平顺县人均收入746元。目前,80%的农民仍为温饱问题而犯愁,全县217个县乡村企  相似文献   

5.
平顺县在太行山的南端,在山西省的东南部。全县土地面积232.5万亩,其中山地占87%,耕地面积只有19万亩。全县15.4万人,人均土地面积15亩,耕地面积1.2亩。全境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平均海拔高度1,100多米,最高峰为1,876米,最低点为380米。全县年降雨量平均在500毫米左右,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既是十年九春旱,又是十年九洪灾,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比较落后。  相似文献   

6.
日本是人多地少的岛国,约有1. 2亿人,人口密度约323人/km2,耕地面积426. 67万hm2。日本农业的发展历史、自然条件等与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发展农业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探讨了日本农业经济发展政策,阐述了日本农业经济发展策略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正>在农业农村部的倾情帮扶下,咸丰县形成了茶叶、畜牧、林果、高山蔬菜、中药材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格局。32年来,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0.7倍,达到28.8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2.1倍,达到9475元;全县贫困人口从1985年的27万人减少到4.9万人,咸丰实现了由极度贫困到解决温饱装满"米袋子",再到基本小康填满"钱袋子"的"三级跳",正在向全面小康大步  相似文献   

8.
清苑县总人口57.7万人,耕地97万亩,1986年工农业总产值34173万元。全县有自然河流十条。其中唐河是我县的主要河流之一,斜贯全县,总长43.3公里。历史上唐河多次泛滥,几经改道,冲毁了大面积良田和村庄。目前唐河流域共涉及17个乡镇、84个村庄,整个流域有沙薄旱地和荒滩28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28.3%。由于该区域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地次条件差,开发区内农民只能满足于靠天收的传统种种,多年来种不保收,种一葫芦打一瓢,粮食单产300斤上下,低的不足百斤  相似文献   

9.
正山西省平顺县寺头村有个天池中药材专业合作社,2007年成立以来,一直种植经营党参、连翘、山桃、山杏、柴胡、黄芩、黄民、桔梗、当归等10多个品种的中药材。最近几年,合作社的种植规模和药材质量都有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合作社成员有184户,固定资产500万元,不仅新建农民培训中心、仓储库等2000多平方米,而且有了3000多平方米的晾晒场和  相似文献   

10.
马山县政府最近提出:从2006年起,每年要扩种金银花3万亩,至2010年,全县金银花种植面积将达到15万亩,年产干花300万公斤以上,使金银花系列产品列入国家及省部级优质产品和名牌产品。马山县以金银花为主导的中药材产区分为三个区域。中药材中心区:以种植金银花较多的古寨、加方、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本溪市具有独特的山区自然条件,蕴含了丰富的药材资源。调查资料显示,本溪山区生长着1117种药材,其中适应本溪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生长的地道药材有辽细辛、辽五味、山参、刺五加、北黄芪、北防风、桔梗、沙参、月见草、天南星等十几种,经人工驯化在耕地上种植已有多年历史。本溪又是生产中成药的大市,具有品牌和产品的优势。2004年全市耕地种植中药材面积10.2万亩,当年新发展7.98万亩。不仅如此,本溪也是目前由国家科技部批复的全国四大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之一。因此,发展种植中药材,研究驯化培育中药材种苗,提高中药材产量和质量。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黄县地处胶东半岛,有20个乡镇,730个自然村。全县总人口55.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0.24万人。总面积889.15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621人)。有耕地61.15万亩,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占有1.22亩。浅海滩涂30.46万亩,其中宜养水面17.73万亩。全县地貌类型多样,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土壤较肥沃,有利于作物高产,适宜多种经营。从县城到各乡、镇均有客运汽车。境内的龙口港与天津、大连、烟台等城市都有客货轮往返,并于今年四月一日正式对外开放,为技术引进和工农业产品的运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地处桂西山区的田阳县,是全区49个贫困县之一。1985年,该县农村贫困人口达18.58万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6.0%。面对自然条件恶劣、农村贫困面大的局面,县委、县政府认真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带领全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4.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体的、典型的少、边、穷地区,全县辖20个乡(镇)、260个行政村、国土面积3315平方公里,人口3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75%。由于境内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农户居住分散、交通不方便,至2008年10月末全县尚有金融机构空白乡(镇)5个,占全县乡(镇)数26%。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贫困山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解决当地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效应,最近,我们对地处太行深山区,国家级贫困县———山西省平顺县进行了考察,大体情况如下:一、流转规模平顺县共12个乡镇、263个行政村,4.2万农户,15万农村人口,农村承包土地总面积16.5万亩。二轮土地承包工作从1994年开始,到2002年底全部结束。由于该县为国家级的贫困县,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政策规定,承包期限为50年。据考察,截至2002年底,全县农村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面积共有6790亩,占总承包土地面积的4.1%,涉及到2633户,占总农户的6.3%。从乡镇看,12个乡镇…  相似文献   

16.
大名县是个农业大县,气候土壤自然条件适合发展棉花生产。近几年,全县在发展棉花生产上下了很大力量,1991年全县收购皮棉3100万斤,曾被国家援予棉花生产基地县称号。但1992年以来,棉花生产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连续三年大滑,1992年收购皮棉530万斤,1993年收购皮棉130万斤,1994年只收购皮棉920多万斤,分别占1991年收购量的17%、5.1%和29.6%。棉花生产连续三年大滑坡,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棉铃虫危害严重。1992—1993年连续两年棉铃虫严重发生,有的棉农种一亩棉花还收不到一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灌南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直是促进富民增收的重要举措.2008年,全县有近27万农民外出务工,占全县总人口36%,就地转移近3万人.2007年以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农民工"返乡潮"现象.目前,全县返乡农民工约3万人,占转移劳动力总数11.5%,其中金融危机影响返乡1.2万人,占返乡人数的40%.对此,灌南县因势利导,积极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金融危机对本县务工农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常山县位于浙江省西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7.7℃,年平均降水量为1760.4毫米。常山是农业大县,2018年全县人口34.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9万余人,占全县人口总量近85%。在户厕改造上,常山实现了困难群众厕改率100%、农村旱厕拆除率100%两大目标,显著提高了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2017年以来,常山县围绕建设"何处心安、慢城常山"大花园的目  相似文献   

19.
<正>江苏省宝应县充分整合资源,大力实施强村工程,积极总结、推广"黄塍做法",推动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增长,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和为民服务能力,提升了村级组织活力和群众满意度。一、"黄塍做法"的成效和主要特点黄塍镇位于宝应县腰部地区,辖8个行政村,总面积42.73平方公里,人口2.68万人,镇域规模和经济发展在全县处于中下位置。黄塍镇大部  相似文献   

20.
股份制推进土地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莒县北部、东部十个山区乡镇,总面积 901平方公里,总人口 35.8万,分别占全县的 1/2和 1/3。受诸多因素影响,十乡镇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一是耕地质量差,基本无灌溉条件,土地产出率较低;二是水土流失严重,每年水土流失量高达 510万吨,坡耕地多,约占全县的 60%,由于长期顺坡耕种,土壤养分大量流失;三是生态环境有恶化趋势,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受此影响,十乡镇的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1998年,十乡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县平均水平低 125元。十乡镇落后的状况,已成为制约全县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