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发展已成为国家重要政策,小农户街接现代农业发展,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非常重要.小农户的局限使得其衔接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而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的佼佼者和引领者,其对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很大.因此,系统分析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发展的原因、表...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一些地方推动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新了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丰富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组织模式,探索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3.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实现有机衔接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大连市通过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形式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但仍然存在着对小农生产的合理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建议通过政策支持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分工体系,强化小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关系,健全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善小农户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壮大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小农户的实力及培育小农户有机衔接现代农业的“三农”人才体系等方面发力,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实现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土地自实施家庭承包经营以来,逐渐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户生产主体模式,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促进小农户经营主体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就要不断提升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层面来讲,引导小农户加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中,实施土地流转是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的有效途径之一,从小农户自身的发展层面来讲,则需要为其提供资金、技术、教育等的支持,增强小农户合作意识,提升小农户经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休闲观光农业、电商销售以及生态循环生产模式三种新业态的程度远高于农户,销售额也远高于农户。为进一步壮大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未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带动作用,引导不同类型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农业新业  相似文献   

6.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关系变迁经历了从"去小农化"到"再小农化"的政策演进过程。农业转型的五大经典理论已蕴含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关系结合的可能性线索,这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供了理论支持。已有研究中,"现代农业主位论"认可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可能性,但却是建立在现代农业与小农户家庭经营存在优劣高下之分的认知误区中。"平行主体论"则建立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主体地位平等基础上,认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呈现出现代农业带动小农户型和以小农户为主体的现代农业发展型的双维驱动路径。总体而言,小农户为主体的现代农业发展型明显呈现研究弱势局面。本研究结合实地调研案例指出,小农户为主体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包含内化小农户生产特性的产业和技术结构、小农户分散经营基础上的组织统筹以及差异化农产品的地方市场对接三个核心方面,是兼具内生性、组织性和差异性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产性服务是促进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重要桥梁,为优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依据江西、湖北等10省区调研获取的740份农户有效微观数据,分析农户购买农业生产性服务偏好异质性特征与来源。研究发现:一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均更加偏好于购买产中服务,但前者的偏好强度要高于后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买产前服务的偏好强于小农户,尤其是金融保险服务,但其购买产后服务的偏好则要弱于小农户。二是农户类型、农户基本特征、家庭农业生产禀赋均会对农户购买农业生产性服务偏好异质性产生影响,其中农户类型的影响最为强烈和稳定。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之间产生偏好异质性特征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目的和生产技能的差异。据此,应从优化供给结构和增强需求内动力两个角度,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精准性。  相似文献   

8.
正大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与农户建立起了利益联结机制,在农户带动、金融支持、技术支持、信息支持、公共物品供给、就业带动、标准化生产、三产融合、涉农业务收入方面开始发挥作用。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及较多的带动层面是涉农业务收入、农户带动、就业带动、标准化生产,但是在三产融合、技术支持、公共物品供给、信息支持和金融支持方面涉及的新型农业主体尚不是很多。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辐射带动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地理位置、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经营规模。总体而言,新  相似文献   

9.
十九大提出"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激发了如何实现有机衔接的讨论,其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带动小农户、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服务小农户和促进小农户组织化以赋能小农户的政策思路渐趋主流。但是,这些思路忽视了普通农业村庄中大量发生的事实:农户间土地流转使得农地经营方式多样化,不同农地经营方式的并存和转化正在给小农户农业带来积极影响。对安徽省D村的案例分析发现,自耕经营、出租经营和规模经营三种农地经营方式并存且相互转化,小农户在其间经历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自然萌发,呈现出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市场连接程度增强、综合收益增加、多元种植和养殖得以保持等现代农业特征。小农户现代农业发展的萌发这一关键事实为理解和促进小农户农业发展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供了重要启示:小农户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农户,小农户生产已经具备一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各种路径不能忽视村庄内部农户间土地流转和三种农地经营方式的并存与转化;要在不失去小农户主体性的基础上探索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路径,并使衔接路径能很好地对接村庄及其内部农户。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状况调查,本文从农民、农村和农业三个方面考察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辐射带动状况,并初步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与农户建立起了利益联结机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及较多的带动层面是涉农业务收入、农户带动、就业带动、标准化生产,而在三产融合、技术服务供给、公共物品供给、信息服务供给和金融服务供给层面涉及尚不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带动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辐射带动能力的主要因素是经营主体类型、人力资本水平和经营规模。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经验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农业生产基本满足生存需要以及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如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已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通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农户充分分享农业产业链条各环节利益,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然而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农业产业组织的发展与创新,农业产业组织作为衔接"小农户"与"大市场"的重要平台,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必须要走包容小农户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文章探讨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现实基础,明确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地对现代农业技术的依赖,认为引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不仅能促进农户现代农业技术采纳、提高技术使用效率、产生规模效益,还能与小农户联结形成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促进小农户的农业生产更加现代化、科学化,有效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文章据此提出了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现代技术采纳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振兴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利益联结有助于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对乡村产业兴旺农户增收致富具有积极影响。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利益联结受到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经营主体素质与能力、农业生产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分析小农户利益联结问题时,要遵循农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按照自愿、平等、公平的原则,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利益联系机制,为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户脱贫致富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探索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路径,保障小农户的合理利益诉求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小农户与规模经营主体两类主体的农业资本积累模型,讨论“三权分置”背景下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调发展问题。理论模型与实际案例分析得到两点主要结论:第一,保障小农户的合理利益诉求意义不仅在于确保农村社会公平,而且对于提升农业部门总体生产效率也具有积极意义。第二,在实现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土地价值体现和技术水平差异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也是当前主要的现实问题所在。针对研究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根据不同类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同情况,要兼顾政策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优化生产服务方式、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农业生产集约化与精细化管理的先行者、现代农业服务于小农户的典型-蔬菜工厂化育苗为例,在回顾我国蔬菜育苗产业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40余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蔬菜种植户的生产组织形式、种苗服务需求与困境;介绍了以服务小农户为主的我国蔬菜工厂化育苗在优化产业布局和变革对接模式方面的探索实践;提出了立足国情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保障生产性服务有效供给、因势利导完善服务主体运营环境、与时俱进创新机制体制等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民持续增收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它具有形成产业链、要素融合创新、构建利益共同体、产业可持续等特点,在产业链、主体、利益分享机制上探索了多种发展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基本思路是,按照产业融合发展理念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既支持农户和合作社内生发展,又要支持龙头企业带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农户参与并分享二三产业收益的利益联结机制,更好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在具体措施上,要打造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多元化融合主体,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建立引导机制、激励机制和共享机制,让农户获得更多利益。  相似文献   

17.
<正>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产业是支撑。为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突出抓好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培育,杭州农广校坚持“小切口大牵引,创新培育模式”,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药材)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示范培育项目,通过三年全产业链培育,旨在培育一批了解产业行情、掌握种植技术、饱含爱农情怀的乡土专家,提升中药材经营主体产能,带动周边农户致富,  相似文献   

18.
<正>生产托管和土地流转是当前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实践形式,是拥有农村土地承包权的小农户分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生产托管主要满足了小农户参与农业生产经营、获得农业经营收益的诉求,土地流转主要满足了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经营规模的需要。统筹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核心特征和制度优势,生产托管和土地流转的灵活转化、相互促进是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根基。  相似文献   

19.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已成为当前的重点任务,强化后续扶持成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关键。产业发展作为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安置区和搬迁户可持续发展,巩固脱贫成果的根本途径。本文基于9省4期搬迁户调研数据,对后续产业发展的特征、减贫成效、面临的问题及提升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后续产业已覆盖72.05%的搬迁户,类别以种养殖业为主,组织方式从"农户自己发展"向"新型经营主体+农户"转变。在带动模式及成效方面,后续产业发展主要通过生产带动、就业带动、资产收益带动和混合带动四种模式帮助搬迁户增收致富,可使其家庭人均纯收入提高5.27%。但安置区后续产业仍面临着发展不足、产业选择同质化严重、新型经营主体带贫能力不够、搬迁户主观能动性不强等问题,未来要通过加大后续产业扶持力度、优化产业布局选择、完善带贫主体激励机制、激发搬迁户内生动力来进行提升,以巩固搬迁脱贫成果,接续乡村产业兴旺。  相似文献   

20.
"三权分置"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和生产经营的产业化,要求建立以互信为基础的土地流转企业和农户生产农业经营主体间利益共享机制,以土地的良性流转保障"三权分置"政策落实,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经营,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面发展,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相融和对接,从而实现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