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旋  程军 《水利经济》2013,31(1):62-65
目前三峡库区工作进入后续阶段,为了促进三峡生态屏障区的环境保护和加快生态移民安置工作,运用土地流转的相关理论,结合生态屏障区的移民安置实践,提出了以生态农林产业园为基础,以土地流转为桥梁的移民安置模式,分析该安置模式的应用条件,并构建了土地流转生态屏障区移民安置模式。以重庆LS片区移民安置为例,对其土地流转生态屏障区移民安置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片区移民安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牧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解决牧区近10年来主要实施的一系列生态治理项目和措施中存在的草原生态补偿标准普遍偏低、政策缺少灵活性、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相应保障机制等问题。[方法]通过对国内有关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相关文献分类梳理,基于我国牧区草原生态环境现状,对比分析国内外实践,总结国外成功经验,定性分析补偿机制要素,对草原生态补偿机制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论述。[结果]我国牧区草原生态补偿主体应以各级政府为主; 补偿对象应包括牧区牧民、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者和建设者以及牧区地方政府; 因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而导致牧区和牧民的发展权受限由此产生的机会成本作为草原生态补偿标准; 补偿方式以中央财政纵向转移支付为主,以市场补偿为辅的组合模式。保障机制需完善法律法规、公众参与、监督管理、绩效评估等方面建设。[结论]我国牧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须对补偿责任主体、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及补偿保障机制等各要素要进行整体性、系统性深入分析,才能确保草原生态补偿机制能够满足牧区实际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腐败的根源在于人的贪婪和监管不力两大主因。近些年人们提出加强反腐败机制建设,其核心就是加强监管,其中会计监管是反腐机制建设的重要环节。如何改进和加强会计监管,以适应反腐目标要求,越来越得到普遍重视。基于反腐目标导向,对高校会计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构建方案和建议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清流县生态公益林管护模式改革的实践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清流县生态公益林管护模式改革的背景;其次,深入分析了清流县生态公益林管护的改革模式;然后,指出清流县生态公益林管护模式改革的成效及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应从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主体监管、强化林业站生态公益林监督管理工作和积极开展生态公益林非木质利用等方面进一步深化生态公益林管护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5.
当前,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市场监管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分析数字经济发展的特点,针对数字经济发展伴随的监管体系落后、数字领域法律法规建设存在空白、市场垄断和安全隐患等数字经济市场监管问题.提出转变监管思路,从构建完善的数字经济环境下法治监管框架、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监管机制、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监管机制、实施线上线下...  相似文献   

6.
三峡工程库区生态移民政策绩效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三峡库区生态移民政策绩效进行评价,得出的结论认为生态移民具有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扶贫效率的作用。但要提高生态移民的政策绩效,达到既“移得出”又“稳得住”,必须协调处理好生态效率与经济效率、迁出地与迁入地农户意愿、最低生活安置与最低生产安置的关系,并应根据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实际状况,采取相应的配套政策,推行不同的移民安置模式。  相似文献   

7.
生态移民是实现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保护、旅游开发、改善牧民生计等目标的主要措施。以喀拉峻旅游区(喀拉峻天山世界自然遗产地)实地抽样调研数据为基础,构建包含家庭特征、能力禀赋、收入结构等变量在内的多分类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牧民的安置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63.2%的牧户愿意继续放牧,仅有6.8%的牧户选择旅游畜牧兼业安置方式;牧户的家庭经济状况、劳动力人数、汉语能力等因素对选择4种安置方式具有显著的正向或负向影响,而年龄、性别和受教育水平对其影响并不显著。最后,针对生态移民安置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应创新牧区扶贫模式、推进牧区双语培训工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框架中,亟待构建生态协同发展的利益机制与模式,解决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面临的困境。跨域治理理论倡导的去科层制的扁平网络化协同治理关系,适用于解决生态协同发展问题;但基于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的特点,从发展水平较低的河北省视角看,应当构建在中央政府整体调配全区域资源前提下,三省市各级政府积极趋动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网络化互动的治理模式,形成中央政府统领下的权力线与扁平化相结合的跨域治理机制与途径。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主要牧区实施的草地生态补偿政策的实证研究显示,现行政策存在补偿标准偏低、欠缺与地方性知识的沟通与对接、缺乏科学的监管机制等不足。为构建符合草地生态现实的草地生态补偿机制,应当合理确定补偿主体、受偿主体、补偿标准,拓展补偿途径,建立草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以及配套的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文章解读了生态补偿机制的内涵,结合两湖地区绿色城镇发展模式进行解析。并构建了两湖地区绿色城镇化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1.
眼下,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有人以保发展为由提出调整国土资源管理的思路,适当放松对资源的监管;更有甚者,借宏观形势的变化质疑18亿亩耕地"红线"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13.
14.
“耦”是古代的一种农具,分为直尖和斜尖两种,它分别适用于不同质地的土壤耕作而采取相应的耕作方式。“耦耕”就是“持耦而耕”,是西周时期盛行的耕作方式。它主要分为两种方式,即“二人并耕”式和“人拉犁耕”式,但不论采取哪种形式,都是根据劳动环境、耕作对象和劳动者双方的协作和熟练程度来决定的。它是介于锄耕和牛耕之间的重要耕作形式,是由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它可以随着农业技术发展和生产力提高而出现不同的形式。  相似文献   

15.
土地整治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节点和重要平台,是城乡土地要素资源流动的新路径,是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平衡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助推经济社会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快速发展的战略支撑。响水"两化"建设总体工程是一项实施城乡统筹的系统工程,而响水米产区土地整治工程是实施"两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作为"两化"工程的基础和支撑着力打造。通过土地整治6大工程的实施,改变粗放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实现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开发,最大限度的释放石板田的潜力,加快实现村屯向小城镇集中,实现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责任心是安全之魂”,天辰化工公司把企业的责任心与员工的责任心有机结合,提出了“对国家财产高度负责、对员工健康高度负责、对经济增长高度负责、对区域环境高度负责”发展思路,本文阐述了该公司在推行“四个高度负责”,努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方面的做法与实效。  相似文献   

17.
变“出口农业”为“出口农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当于非洲 56个国家人口二倍半 ,超过欧洲 44个国家人口总和的 9亿农民的中国 ,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但是 ,中国直到近几年在农民温饱问题有所解决后 ,才想到靠种粮食卖钱奔小康 ,这种迟来的“觉悟”却正好迎面碰上入世“海水倒灌”的新问题 ,特别是美国采取的农业补贴政策 ,使其卖进来的粮食比中国自产的还便宜 ,从而失去了农民的挣钱机会。一些有幸能够卖到国外的蔬菜、水果、茶叶和肉食品 ,因欧日美等国对中国农药残留量高和激素多采取了“技术壁垒”阻击而举步维艰。在中国入世后“出口农业”遇到严重问题之际 ,我们应该采…  相似文献   

18.
李俊夫  孟昊 《中国土地》2004,(10):25-27
城中村土 地产权改制目的和基本思路 总 的 来说 ,城 中 村 土 地产 权 改 制 的目 的 就 是 要实 现 城 中村 的城 市 化改 造, 推 动 城 市化 进 程 。 具体 而 言 , 其基 本 思 路就 是要 在 现行 制度 体 制 框 架下 寻 找 到 一种 出 路 , 彻底 摆 脱 土地 所有 制 二元 结构 对 城 中 村城 市 化 发 展造 成 的 制 度障 碍 。 通过 将土 地 合法 地引 入 市 场 流通 、 显 化 土地 价 值 , 使城 中 村 村集 体 通 过 盘 活 土 地 资 产 获 得 改 造 所 需 资 金 , 使 政 府 能 够 统一 、有 效 地利 用土 地 , 使 社会 繁 荣 稳 定, …  相似文献   

19.
<土地利用分类>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性标准,目前在制定过程中出现了对是否保留"园地"的争议.但无论是从法律规定上看还是从森林覆盖率上看,在<土地利用分类>中取消"园地"都是不可取的.一旦取消"园地",将会造成影响土地利用分类的科学性,混淆不同类型土地的集约经营程度,加大耕地资源和森林资源保护的难度以及造成管理上的混乱等后果.  相似文献   

20.
《物权法》视野下的《土地管理法》修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目的:<物权法>施行后,<土地管理法>修改的必要性、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论:<物权法>是以不动产(其中主要是土地)为核心构建起来的规则体系,其施行无疑会对同样以土地为调整对象的<土地管理法>造成重大影响.<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应秉承公法与私法合一的理念,厘清法律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公权主体和私权主体地位,分别修改和完善相关规则,全面贯彻<物权法>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