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个以构建市场价格体系为核心目标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当前中国货币政策目标有必要在价格和汇率之间做出权衡。作者认为,“轻价格、保汇率”应是货币当局现阶段的最为现实的选项:尽一切可能稳定汇率、平衡国际收支,为中国的资源要素价格的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争取更多时间。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中的货币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中国宏观经济失衡的新的特点、中国现行的货币政策的新的局限性,以及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效果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余康  郭平 《吉林财税》2003,(12):60-60
1993年中期开始,我国采取提高利率、大幅度收缩股市和房地产资金等措施,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以抑制经济过热,消除经济泡沫。但1994年和1995年通货膨胀率高达21.7%和14.8%,货币政策失效。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从1998年开始,我国实施稳健  相似文献   

4.
从我国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内需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外需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调控主要通过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进行传导,但由于我国市场微观主体对利率信号不敏感,利率传导途径受到限制。货币政策利率传导途径有效的前提是微观主体根据货币政策做出决策后须有条件实现自己的选择,并因自己的行为获取利益或承担损失,这样才能建立起传递及时、反应敏感的传导机制,更好实现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因此,要提高货币政策效应,应更多从夯实市场微观基础、健全市场竞争机制等方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5.
转轨时期货币政策在控制宏观经济中的作用戴根有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货币政策不止一次地被用来作为控制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工具,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潜伏了很多问题。如何运用好货币政策,是一个关系我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大问题。一、研究这一问题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崔扬 《金融与市场》2008,(11):50-51
货币政策是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基于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这一基本事实出发的,2007年至今,央行已连续15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从银行体系冻结的资金量达3.82万亿元,如果再加上公开市场操作,央行在本币市场的净回笼资金量己经达到了4.97万亿元。但物价、投资的挑战依然不减,今年计划的通货膨胀率4.8%的底线可能被突破。众多效益好,产品有销路的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由于资金短缺,生存和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考验,甚至挣扎于破产的边缘。本文对于这此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随之呈现多样化特征。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以风险偏好为研究视角,对我国居民风险偏好水平变动与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本文以标准新凯恩斯模型为基础,构造符合我国宏观经济现实特征的DSGE(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对转型时期的最优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强调货币在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模型中引入消费和实际货币余额不可分的跨期效用函数形式。研究结果表明:(1)包含名义货币增长的混合型泰勒规则拟合我国转型时期的货币政策规则效果最佳,因此货币供应量仍是重要的政策工具;(2)与可分性模型相比,不可分模型拟合我国宏观经济现实特征的效果更优。在不可分效用函数下,与货币供应量相关的实际货币余额将影响经济的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使得居民风险偏好成为决定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当居民风险偏好水平上升时,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随之增强。因此,在选择货币政策实施时点上,应充分考虑市场中的风险偏好情况,从而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职能。  相似文献   

8.
中国宏观经济在全球经历金融危机背景下表现突出,然而在未来的发展中仍然面临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本文从出口、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三个角度分别进行分析探讨,指出在未来经济发展、政策选择上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随之呈现多样化特征。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以风险偏好为研究视角,对我国居民风险偏好水平变动与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本文以标准新凯恩斯模型为基础,构造符合我国宏观经济现实特征的DSGE(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对转型时期的最优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强调货币在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模型中引入消费和实际货币余额不可分的跨期效用函数形式。研究结果表明:(1)包含名义货币增长的混合型泰勒规则拟合我国转型时期的货币政策规则效果最佳,因此货币供应量仍是重要的政策工具;(2)与可分性模型相比,不可分模型拟合我国宏观经济现实特征的效果更优。在不可分效用函数下,与货币供应量相关的实际货币余额将影响经济的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使得居民风险偏好成为决定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当居民风险偏好水平上升时,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随之增强。因此,在选择货币政策实施时点上,应充分考虑市场中的风险偏好情况,从而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职能。  相似文献   

10.
试析房地产、宏观经济稳定与货币政策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束华 《西安金融》2004,(6):26-27
房地产业在我国步入快速增长期,拉动着经济增长.深刻地影响到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进程和质量。本文着眼于房地产业与金融业间特殊的依存关系,分析房地产价格波动对金融稳定、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提出关注房地产业发展、促进我国货币政策完善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11年,笔者曾经写过一篇小文,叫做《转型不是过大年》,大意是,我们习惯了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习惯了快速经济增长,会觉得GDP增速是10%还是7%和我们无关,会以为统计局的各种宏观经济数据只是数据,却不影响我们的生活,会把中国经济增长的转型痛苦看得过于轻描淡写。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可能为约7.7%的增长搭配约3%的通胀,企业和居民已感受到转型的痛苦,但转型最痛苦的艰难时刻尚未到来。  相似文献   

12.
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下,利用1999年1月至2012年7月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两种宏观经济政策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扩张对宏观经济变量都有正向影响,其中短期内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而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则更为长远。此外,财政政策冲击会对货币政策产生较大影响,而货币政策冲击对财政政策的影响则较微弱。  相似文献   

13.
谢太峰 《征信》2016,(9):1-10
对于我国近两年来的宏观经济形势,学术界存在不同的判断.我认为中国当前不存在通货紧缩问题.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不是总量、规模和速度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货币政策主要侧重于总量调控,总量调控工具解决不了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要想保持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各种结构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真真 《时代金融》2013,(6):106+108
利率是市场经济体制中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渠道,也是西方发达国家日益倚重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利率对我国整个经济调控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且日益为中央银行所重视,成为我国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外汇管理》2012,(23):20-23
2012年即将过去。在转型之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相搭配,使宏观经济运行在既定的目标区域内——GDP增速7.5%以上和CP14%以内,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等得到有序推进。展望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依然疲弱,中国经济是更精彩,还是在转型压力下仍相对平淡?为此我们邀请了沈建光博士和华中炜博士,请他们对2013年的中国经济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林采宜 《新金融》2017,(3):9-11
全球经济2017年将进入一个历史拐点期:美国自2016年底开启加息周期后预示着全球宽松货币政策将出现拐点,英国和意大利的脱欧直接影响欧元区的稳定,美欧等发达国家逆一体化的政策取向将导致消费国、制造国原先紧密的国际分工发生微妙变化,不同国家货币政策的分化以及全球政治经济的动荡不安将加剧资本流向发达国家和转向避险资产。2010年以来,除印度以外,中国、俄罗斯、巴西、南非等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基本都处于下降通道中。对于2017年的中国经济而言,信用债违约和资本外流压力将是中国面临的主要风险。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经济出现放缓迹象,稳增长继而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但业界也出现了对当前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中是否应有更多刺激经济政策的分歧。文章指出,目前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不同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的情形,其主要是中国经济内在结构调整和政府宏观调控的结果,也有欧债危机冲击的因素。应对目前经济困难格局的政策空间较大,手段充裕,我们完全有条件在坚持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处理好保增长、促就业和调结构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经济概况 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亚洲是世界经济的动力,而中国是亚洲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中国是近些年来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的年均经济增长率高达9.6%。中国的消费、制造业和亚洲的高储蓄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2003年,中国经济总量折算成美元,在世界上排名第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即按实物量和服务量计算.我国GDP在全世界排名第2,仅次于美国。2005年的GDP是18.2万亿,按汇率折算,超过了英国和法国,排在世界第四位。  相似文献   

19.
李慧兰  古昕 《金融与市场》2023,(8):12-23+85
开放经济下,伴随经济结构性变化、货币政策转型以及汇率改革等宏观经济信息同时出现,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变化成为了亟待研究的问题。为此,本文通过构建兼具随机波动和时变参数的VAR模型,刻画经济系统中货币政策冲击以及传导机制的时变性,并以此分析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当前宏观经济的微波化是由货币政策效用增强以及外部冲击规模减小共同引起的;第二,在开放型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伴随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为顺畅,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有所增强。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及时充分考虑人民币汇率等外部金融市场信息冲击的影响因素,并合理搭配政策措施,以增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经济运行的具体状况是极其错综复杂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货币政策不是在任何时候和任何环境下都能起到同样的调节作用。本文深入探讨了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系,指出货币政策的效果会因经济运行中所面临问题性质的不同而有大有小,甚至无效。我国正处于一个改革与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的年代,宏观调控形势的变化很快,经济环境等面临的不确定性也较大,为此,深入分析和探讨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与货币政策效应的关系,澄清认识上的一些偏差,对于正确认识货币政策的作用、逐步提高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