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6年10月1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326,人民币汇率跌至6年新低;人民币汇率暴跌的原因: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储备紧密相关;货币量增加速度远大于真实财富;美元如今的持续上涨也加剧了人民币贬值的趋势.对身边资产的影响:大宗商品,奢侈品,新兴市场,房地产商;人民币贬值后的投资:投资A股市场,投资海外资产,购买美元理财产品等.汇率波动是一场看不见的货币战争.  相似文献   

2.
基于货币资产组合思想和外汇储备供求理论,本文综合运用理论和实证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汇率预期、外汇供给和外汇储备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论研究发现:直接标价法表示的汇率预期波动对非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外汇供给具有反向影响,而且这种反向影响随着预期汇率大小的不同具有分段特征;为了维持汇率的相对稳定,外汇供给增加的冲击会导致非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外汇储备增加,但即期汇率的变化方向并不确定;总体而言,预期汇率波动对非国际货币发行国外汇储备具有反向影响。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很好地支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以"不可能三角"理论为切入点,质疑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然后通过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采用1996年1季度至2013年2季度的季度数据进行VAR模型的实证检验,得出主要结论有:(1)汇率和外汇储备的变化确实能影响货币供应,汇率变动是外汇储备变动的原因;(2)我国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货币渠道来影响实际经济总量,汇率变化对经济总量有长期影响;(3)就货币政策对实际产出的作用效果而言,我国货币政策缺乏有效性;(4)"不可能三角"在我国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均衡汇率单方程模型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通过建立一般均衡下单方程模型,根据1980~2003年的年度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对人民币的均衡汇率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研究认为:①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始终围绕均衡汇率波动,并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高估和低估;②贸易条件、开放度等基本经济因素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影响显著,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汇储备的规模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不显著;③人民币汇率错位自我修正能力较强,钉住“一篮子”货币能较好地反映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汇率与FD I相关理论的述评和构建计量模型后认为:人民币汇率长期波动的降低和人民币贬值都能促进FD I的流入,而短期波动对FD I的影响并不显著。在2005年7月我国实行更有弹性的汇率机制后,保持汇率的长期稳定对促进外资流入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可以在短期内调整汇率波动的自由度,加大宏观调控的政策空间。由于GDP增长比汇率变化对FD I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名义汇率的升值并不会使我国今后的FD I流入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研究影响外汇市场波动的因素对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例,进行数据收集与整理,建立回归模型来估计外汇储备、消费者价格指数、国际收支差额、国家财政预算和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经济指标对外汇市场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这五种经济指标对外汇市场波动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汇率变动影响投资的理论机理,构建了行业名义有效汇率和省际名义有效汇率指数,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研究了汇率水平变化和汇率波动幅度两者分别对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和省际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其一、劳动密集型行业因人民币升值而大幅减少投资,而资本密集型行业投资对汇率变动敏感性不强。其二、人民币汇率水平变化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投资均存在显著影响,而对中部地区的影响十分有限。其三、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显著影响投资总量,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投资没有必然的影响。其四、汇率波动幅度对劳动密集型行业投资没有必然的影响;资本密集型行业受滞后一期汇率波动率的影响较大。最后,东部地区投资对汇率波动幅度十分敏感。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韩国金融危机前的季度数据建立韩国外汇储备需求的长期均衡和短期误差校正模型以及韩元(Won)汇率的长期均衡与短期误差校正模型,分析了韩国经济变量对韩元汇率长期均衡与短期变动的确定关系,并发现韩国外汇储备的非均衡对韩元汇率短期变动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汇率波动规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很多国家的名义汇率大幅度贬值,而同期人民币名义汇率相对稳定并有小幅度的升值,有关人民币汇率是高估还是低估又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一、外汇汇率波动规律的分析方法 一国货币汇率的波动既可以用其名义汇率的高估或低估,也可以用实际汇率的高估或低估表示。在分析一国货币汇率高估或低估时,本文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1.购买力平价汇率与名义汇率的高估或低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Benhabib、Farmer(1994)、Farmar、Guo(1994,1995)的不确定性均衡模型框架上,构建了一个考虑了信念偏差所代表的不确定因素和政府支出冲击的太阳黑子RBC模型来解释宏观经济的周期波动;并利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我们发现,该模型能够解释80%以上的中国经济波动特征;可以合理预测各宏观经济变量与产出之间的协动关系,合理预测各变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对中国经济的解释力远远高于标准RBC模型,说明这一模型比较适合解释中国经济波动。另外,还发现信念冲击与政府支出冲击均是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冲击来源,分别可以解释约30%、60%的经济波动,表明二者均是中国经济波动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因素。我们的发现从不确定均衡和财政政策变动角度对宏观经济波动(比如,消费、就业、投资)的一些现象提供了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1.
文章构建了一个小型DSGE模型,利用中国数据使用贝叶斯估计方法估计了模型的各种结构参数,并计算了中国的自然产出缺口和潜在产出缺口。研究发现:自然产出缺口和潜在产出缺口保持了高同步性,这主要是由于成本加成定价冲击对经济影响较小;两种产出缺口的变动都较为频繁,基本上每4个季度就形成一个短的波动周期;两种产出缺口都准确的判断了中国经济波动中的高点和低点,因此对经济预警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美国经济因素与中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研究,实证分析了1993~2007年中美经济关系、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中国汇率政策传导机制和效果的影响。通过因素增强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我们发现中美两国经济关系呈现出高度的协同性。中美经济交流和互动对中国汇率政策传导机制和效果产生了明显影响,主要表现为美国因素弱化了汇率政策的短期效应。人民币名义汇率能够浮动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国内外供需矛盾,减小实际升值对外贸顺差的负面效应,但加剧了产出衰退。  相似文献   

13.
自从我国开始实行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后,汇率的稳定性有明显的降低,波动的浮动空间变大,出现波动的几率也增大,致使我国外汇业务储备风险更加趋于显性化,对我国现代尤其是商业而言是不小的挑战。本文针对我国外汇储备业务的储备风险成因进行简要分析,并针对现阶段我国外汇储备业务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和Ex—ante实际利率的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SVAR方法将中国短期名义利率拆分成预期通货膨胀率和Ex-ante实际利率两部分。为了解决SVAR模型识别条件不足的问题,本文使用BQ方法,认为实际利率冲击对名义利率没有长期影响,名义利率的长期波动全部来源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波动。随后,使用Band-Pass滤波方法得到实际利率的主趋势,通过累加SVAR模型中短期冲击得到Ex-ante实际利率的随机波动,主趋势和随机波动相加得到Ex-ante实际利率,进而得到预期通货膨胀率序列。本文最后分析了货币政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5.
院当前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趋势明显,研究出口企业如何应对汇率波动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采用微观层面的数据并借助门限回归模型来考察汇率波动对中国企业出口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企业出口受汇率波动的影响要小于汇率水平变化的影响,且不同的汇率波动幅度下企业的出口行为不尽相同。人民币汇率波幅较小时未对企业出口造成负向作用,但当人民币汇率波幅较大时企业出口会受到明显的负向冲击,当人民币汇率波幅更进一步扩大时由"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使得最具竞争力的出口企业留在国际市场,因而汇率波动对企业出口的负向作用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6.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生危机的亚洲国家的名义汇率大幅度贬值,对本国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损害,与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同期人民币名义汇率相对稳定并有小幅度升值,对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TO步伐加快,改革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要求日益强烈。因此,研究亚洲金融危机国家的外汇汇率波动规律,探讨其大幅度贬值的原因,对现行人民币汇率的制度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采用相对购买力平价方法对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的主要亚洲国家,在金融危机前后的外汇汇率波动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比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规律。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标:探究历史法、基准线法、历史基准线混合法三种碳配额分配方式下引起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外生冲击及其影响中国经济波动的机制。研究方法:基于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特征,构建一个包含碳排放权交易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研究发现:(1)历史法下,中国经济波动更容易受到政策冲击的影响。基准线法与历史基准线混合法下,中国经济波动更容易受到碳排放企业技术冲击与生态企业技术冲击的影响;(2)历史法、基准线法、历史基准线混合法不改变碳排放企业技术冲击与生态企业技术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3)基准线法下的社会福利损失小于历史法和历史基准线混合法两种情形,随着企业的初始碳配额增加,通胀率波动与总产出波动持续增加,社会福利损失扩大,且这种情况在历史法下更明显。研究创新:将历史法、基准线法、历史基准线混合法三种碳配额分配方式植入DSGE模型,比较三种碳配额分配方式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价值:本文的分析对于中国宏观经济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平稳运行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股市与汇市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证综合指数和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为指标,运用多元GARCH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汇率制度改革后,我国股市与汇市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汇市对股市表现出较强的波动传导,而股市对汇市的波动传递则相对较弱,存在着波动传导的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19.
史志琳 《财会通讯》2011,(8):106-109
本文采用误差修正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等经济计量的方法,研究了2007年3月2日至2009年12月31日上证、深证综指日收盘价和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日数据之间的关联性。考虑到重大金融事件可能会对此关联性产生影响,通过Quandt-Andrews断点检验得到汇率和股票价格的结构断点,将得到的时间断点结合重大金融事件,对整个样本区间做合理划分,并在每个子区间中通过实证分析讨论两市的动态关联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汇率对一国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不仅是在对外贸易领域,对本国居民消费的影响也越来越被学界关注。文章将人民币汇率变动引入消费效应评估,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及汇率波动在消费中所发挥的作用。文章结合我国2005~2016年人民币汇率与居民消费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进行回归分析,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模型及动态相关系数等对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居民消费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汇率波动对居民消费具有影响效应,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居民消费有一个正向冲击的作用,其影响达到了20%。同时,居民消费对汇率波动也具有同样的影响效应,但是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