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 彩虹鲷又称红罗非鱼,属热水性鱼类。在池塘养殖过程中一般很少发生鱼病,但在越冬期,因水温偏低,且密度较高,加之鱼类粪便和残饵易导致水质变坏,故也常有鱼病发生。常见的有水霉病、指环虫病、白头白嘴病及小瓜虫病等。现将其防治方法简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在生产养殖过程中,罗非鱼在鱼苗阶段和水温较低时常患水霉病,在鱼苗培育阶段常患车轮虫病,而肠炎病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发生率高。现通过实例分析罗非鱼"三病"的防治,以帮助养殖户掌握正确的防治方法,有效控制鱼病的蔓延。一、水霉病的防治2012年3月20日,在杭州市余杭区水塘镇罗非鱼种苗培育专业户张晓吉的鱼苗场,5亩规格为50g/尾的罗非鱼鱼苗,刚过塘几天即出现死亡现象,鱼苗焦躁不安、游动缓慢、食欲减退,捞起的罗非鱼鱼苗鳞片脱落,肉眼观察可见到病鱼体表密布许多棉絮状的菌丝,呈白  相似文献   

3.
<正>在罗非鱼的实际养殖过程中,由于周围环境条件限制和高密度精养,养殖水体恶化,鱼体抗病能力下降,容易突发疾病。斜管虫病经常暴发,该病发展快,一旦发生,如不及时控制,死亡率超过80%以上。一、病原斜管虫病病原体为鲤科斜管虫,适宜繁殖的水温为8-18℃,当水温低至2℃时  相似文献   

4.
一、易发鱼病 1.鲤、草、鲢、鳙、鲫等淡水鱼类易发生赤皮病、竖鳞病、烂鳃病、水霉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肠炎病。  相似文献   

5.
<正>罗非鱼是营养价值丰富的世界性经济鱼类,近年来随着网箱养殖罗非鱼的快速发展,其暴发性鱼病也成为养殖场头痛的大问题。罗非鱼暴发性鱼病对于网箱养殖者会导致严重的损失,因此,及时检查与了解罗非鱼暴发性鱼病的发生原因,及时做好防范工作,对于罗非鱼网箱养殖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一、病鱼症状通过对杭州某罗非鱼网箱养殖场的多次了解,在其暴发病流行期间,观察鱼体表面,可发现其眼球部位明显突出,通  相似文献   

6.
<正>罗非鱼的抗病力较强。但在华南地区的冬季和早春,因气候多变,水温较低,罗非鱼的抗病力也会下降。一些病原体,如车轮虫和指环虫常会乘虚侵袭,引发鱼病,给越冬亲鱼或鱼种带来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山东微山湖及白云湖养殖草鱼的积极性较高,草鱼种需求量正逐年递增,养殖户因利益驱动纷纷应用强化育种技术,大幅提高放养密度,导致草鱼夏花、仔口鱼种小车轮虫病并发烂鳃病的流行。笔者结合多年来鱼病门诊与现场诊疗实践,简述草鱼夏花、仔口鱼种小车轮虫病并发烂鳃病的防治技术,供同行专业技术人员及广大草鱼育种业主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 近年来,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一些国家积极发展罗非鱼养殖,并以尼罗罗非鱼为主,使尼罗罗非鱼产量迅速上升。据信息资料显示,至1999年全球尼罗罗非鱼总产量达到89万公吨,是目前最流行的罗非鱼养殖品种。而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气温和水温的逐渐上升,鱼塘内各种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开始大量繁殖,这个时期是鱼病发生的高峰期,其中,常发的寄生虫病有鱼波豆虫病(口丝虫病)、斜管虫病、车轮虫病、粘孢子虫病等,如果防控不当,会给养鱼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现将这几种常见寄生虫病防治新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银鲫指环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我省各地均进行银鲫的山塘水库和池塘养殖,且有了较快发展,同时频频发生指环虫病,由此引起鱼类烂鳃病的暴发,给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银鲫指环虫病的诊断与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一、银鲫指环虫病发病原因指环虫几乎在所有的养殖水体中均有分布,在正常饲养条件下,各种规格的银鲫均可感染,但对于在多年末清整的池塘进行高密度养殖更容易造成指环虫对鱼类的感染,同时养殖水体的水温变化、水体溶氧量低、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高以及继发感染等成为指环虫感染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11.
尼罗罗非鱼(niletilapia俗名南洋鲫)是一种淡水经济鱼,泰国全国各地均可养殖,尼罗罗非鱼养殖8-12个月后,体重可达500克.泰国农业部计划在国内促进尼罗罗非鱼的消费,以取代必须依赖进口的高价海鱼,因为泰国在尼罗罗非鱼养殖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加上全球市场上的尼罗罗非鱼消费也趋向增长,尤其是美国和欧洲消费者也转向食用更多的鱼类,同时俄罗斯也有意进口泰国尼罗罗非鱼.  相似文献   

12.
<正> 在欧洲鳗养殖过程中,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性鱼病当推单殖吸虫类的拟指环虫。若治疗不及时往往造成大批死亡。流行高峰为春夏、秋冬季发病较少,水质较肥的养殖池中易暴发,主要症状:鳃寄生,鳃丝粘液分泌  相似文献   

13.
尼罗罗非鱼(niletilapia俗名南洋鲫)是一种淡水经济鱼,泰国全国各地均可养殖,尼罗罗非鱼养殖8—12个月后,体重可达500克。泰国农业部计划在国内促进尼罗罗非鱼的消费,以取代必须依赖进口的高价海鱼,因为泰国在尼罗罗非鱼养殖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加上全球市场上的尼罗罗非鱼消费也趋向增长,尤其是美国和欧洲消费者也转向食用更多的鱼类,同时俄罗斯也有意进口泰国尼罗罗非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正> 溃烂病是尼罗罗非鱼鱼种和亲鱼在越冬期间容易发生,危害严重,较难预防和治疗,常导致鱼大量死亡的一种恶性病。导致罗非鱼患发此病的是一种名叫嗜水气单孢菌的病菌。此种病菌侵入鱼的躯干部、头部、鳍等处后。侵入部位发炎充血,发生溃  相似文献   

15.
大黄鱼瓣体虫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闽东是全国最大的大黄鱼育苗和养殖基地,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病害的发生日益频繁。瓣体虫病作为大黄鱼苗种阶段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具有隐蔽性,蔓延迅速,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小瓜虫病 识别症状:当虫体大量寄生时,肉眼可见病鱼的体表、鳍条和鳃上布满白色点状胞囊,所以该病又称白点病,严重感染时,由于虫体侵入鱼的皮肤和鳃的表皮组织,引起宿主的病灶部位组织增生并分泌大量的粘液,形成一层白色薄膜,覆盖干病鱼表面,同时鳍多病灶部位遭受破坏出现腐烂。 流行与危害:此病是一种流行广、危害大的鱼病,密养情况下,此病发生更为严重,对所有的饲养鱼类,从鱼苗到成鱼都易寄生小  相似文献   

17.
<正>6月是"大麦黄"鱼病的流行季节。通过黄州区各乡镇办水产服务中心技术员调查分析,当前,渔业生产正面临花白鲢、鳊鱼的出血病,草鱼的车轮虫病、指环虫病及烂鳃病局部大流行风险"即两虫两病",严重威胁渔业生产安全。一、目前现状根据各地调查,从5月10日至今,因"两虫两病"引起鱼苗死亡的,少的一口鱼池每天有20~50尾左右,多的有100多尾,并呈上升趋势,范围大、流行  相似文献   

18.
不少养殖户在发生鱼病时往往不是手足无措,就是心急火燎地去药店买鱼药。而大多数养殖水体离鱼药店都有不短的距离,这样一来,一则耽搁时间,二则增加成本。其实发生的鱼病很多时候为常见鱼病,如细菌性肠炎、细菌性烂鳃、水霉病、白皮病、赤皮病、锚头鳋、鱼鲺、小瓜虫病等,这些常见鱼病用中草药治疗有较好的效果。有的中草药农户家中就有,有的则也许塘边遍地就是。用常见中草药防治鱼病,既经济又环保,且不会耽搁时间。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水产养殖生产中出现了一种危害鱼类的敌害——刺激隐核虫,该寄生虫寄生鱼类引起的鱼病一旦暴发,常常会造成大批鱼类死亡,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笔者在2005年、2006年的生产中对鲆鲽类、河豚刺激隐核虫病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现将该病的特点及其防治技术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八月份病害发生情况根据记者对雷州、湛江、茂南等地罗非鱼及南美白对虾疾病的访谈来看,8月份各地养殖病害以细菌、纤毛虫病为主。罗非鱼病害中肠炎及缺氧引起的疾病较为严重;白虾养殖过程中白浊病、红体病影响较为严重。湛江白虾白浊病目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