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 江苏如东县岔河镇长桥村13组村民李建国,从1998年开始在平田里栽种河藕,连续3年来没有中断。由于他相信科学,坚持科学种藕,第1年每亩收入达到6800元,第2年随着市场变化每亩仍达到5000元,今年,他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他在2.5亩的河藕田里混养鱼虾蟹,实行复合生态种养,一举获得成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现向大家介绍一种鱼、虾、蟹、藕同池混合种养的生态种养高效模式,供在结构调整中参考。 一、生态种养的好处 一是藕池中有许多底栖动物、水生昆虫、小型软体动物、甲壳动物,以及许多浮游动物与各种水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利于发展鱼、虾、蟹养殖;二是鱼、虾、蟹、藕同池共生.可大大减少施肥和投饵量,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江苏省张家港塘桥镇正德养蟹基地和杨舍镇市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在池塘虾蟹养殖中采用生态养殖技术,当年养殖的商品河  相似文献   

4.
<正>为着力提升安徽省芜湖县虾蟹(青虾、河蟹)生态养殖效益,促进渔民持续增效增收,1月7日该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组织花桥镇花桥村20余名水产养殖大户到六郎镇保丰村2200亩虾蟹生态养殖基地配套改造现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范淡水养殖,严格入河排污管理;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为控制养鳗尾水直接外排对环境的影响,采取"鱼-水生植物(茭白)-藻类"综合种养,生物处理尾水的方法。既处理了养鳗尾水达标排放问题又为种养业提供了场地,不仅使耕地得到充分利用,种养(菜、鱼)业得到发展,而且尾水生物净化塘得到另外收入。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县正红、五汛等镇的稻农实行鱼虾蟹稻综合种养,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收入比过去单纯种植或养殖提高了2倍左右。鱼虾蟹稻综合种养使原有稻田生态系统向更加有利方向转化,使得产量、品质和效益同时得到提高。一、水稻田块选择选择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无白叶枯病的单季水稻田块。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安徽和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在该县北边滁河沿线的圩区,引导渔业科技示范户进行了虾稻共作种养试验,开展了水稻直播和小龙虾生态养殖等种养技术集成,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稻又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江汉平原地区1 023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探讨生态种养模式采纳者是否能拥有更高的农业劳动力质量,以期为如何缓解我国农业劳动力质量约束提供可参考的建议。方法 文章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在“反事实”分析框架下分析农户生态种养模式采纳决策对农业劳动力质量的影响。进一步运用工具变量法探究农户生态种养模式采纳强度对农业劳动力质量的影响。结果 (1)采纳生态种养模式需要更高的家庭农业劳动力质量水平,具体表现为在“反事实”假设下,采纳生态种养模式的农户比其未采纳时农业劳动力质量高23.65%。(2)从采纳强度上看,采纳生态种养模式强度越高的农户拥有的农业劳动力质量越高。结论 政府应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地加大生态种养模式研发与推广的力度,引导农户适度采纳生态种养模式,吸引高质量劳动力回流,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稻田生态种养指在保障水稻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上,利用稻田湿地环境适当开展水产养殖或水禽养殖,形成的共生互作、种养结合模式。该模式是提高稻田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绿色、无公害水稻生产的重要举措。稻田生态模式主要分为:稻蟹种养模式、稻鱼种养模式和稻鳅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为促进安徽省芜湖县陶辛镇虾蟹绿色生态养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2014年来我站在陶辛镇奚村开展了河蟹、青虾生态混养试验示范,注重尝试在不影响蟹池中河蟹产量前提下,实现河蟹、青虾生态混养模式的效益最大化,通过对照分析后确认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具体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在全国范内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新的复合型生产方式,旨在实现"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渔)业转型升级"和"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绿色发展"。实践证明,稻渔综合种养以水稻与小龙虾轮作(即种植一季水稻再养殖一季小龙虾)是最佳模式,该模式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但目前稻田养殖小龙虾潜在的风险也  相似文献   

12.
正一、示范推广情况1、2019年,当阳市稻田综合种养面积发展到49076亩,比2017年面积18315亩增加30761亩,其中面积20亩以上194处,100亩以上22处,200亩以上14处,千亩以上的稻田综合种养基地达4处。2、据统计,全市稻田综合种养在册户数为5125户,在当阳市智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当阳市益龙养殖专业合作社、当阳市章瑞虾蟹养殖合作社等20多家水产合作主体引领下,稻田综合种  相似文献   

13.
<正>盐城市盐都区盐康家庭农场在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稻渔共作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SXGC(2016)174]支持下,开展了水稻与河蟹、小龙虾、泥鳅、中华鳖和黄颡鱼等特种水产品综合种养试验、示范与技术集成,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供广大种养农户参考。一、试验条件与配套设施1.稻田条件。试验在盐城市盐都七星现代化农场标准化农田中进行,试验基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分析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地区迅速发展的稻虾种养模式存在的生态问题,旨在为稻虾种养系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方法 文章借助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和内涵,从生物多样性、土壤、水体、空气、病虫草、轮作制度、生态景观等多个方面分析了稻虾种养系统中生态要素的丢失问题;对照农业文化遗产的五大核心价值,从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短期收益与长期发展、系统推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方面分析了稻虾种养系统生态性丢失的原因。结果 当前稻虾种养系统暴露出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浪费、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土壤污染加剧、病虫草害加重、生态景观破坏、作物轮作制度改变等多重问题,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都造成负面影响,这与系统参与者对自然生态的认识与保护不足、盲目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效应密切相关。结论 稻虾种养系统的参与者需认清和尊重自然生态及农业生产系统的演变规律,挖掘和提炼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地发展稻虾种养,把稻田养虾的关键技术标准化、规范化,减少对原始生态的破坏,才能为农业生产带来可持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二)实产结果及效益分析表8合缘虾蟹料效果对比试验实产稻谷结果1.施用合缘虾蟹料(与CK比较)水稻效益分析根据表8的稻籽实产结果,对试验条件下合缘虾蟹料试验处理间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进行分析。在经济效益分析中,合缘虾蟹料2012年肥料市场价为2.0元/kg;尿素(含N46%)为2000元/吨,折合N价格3.91元/kg;普钙(含  相似文献   

16.
<正>盛夏,襄阳市襄州区"蛙之源"稻蛙种养基地,一派忙碌。稻蛙共生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稻田种养模式,绿色种田,生态养蛙,不施化肥不用农药,青蛙吃掉稻田害虫,蛙粪回田。据介绍,该稻蛙种养基地每亩可生产优质生态稻300kg,青蛙1500kg,产值达6万元。左图:农民整理围网。右图:农民清除杂草。  相似文献   

17.
<正>"香稻嘉鱼"生态种养模式是一种"肥稻连作、鳖虾共生、立体种养、品质优良、粮食安全、收入万元"的生态立体种养新模式,为我市独创。从近两年发展情况看,该模式具有"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高"(高产、高效)、"两优"(优秀文化、优质产品)等鲜明特色,是一种典型的现代农业新模式,为让该模式在我市遍地开花,惠及更多农户,现对该模式发展情况浅析如下。一、发展现状"香稻嘉鱼"生态种养模式是在稻  相似文献   

18.
稻蟹生态种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交通便利,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水质条件,发展稻蟹生态种养,既能生产出优质生态水稻,又可保证河蟹的产品质量安全,实现种养双赢,是发展优质高效、生态节约和质量安全的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一、稻田改造与建设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保水性强、周边环境较为安静的稻田,将选好的稻田进行改造,在稻田四周底部开  相似文献   

19.
社区支持农业(CSA)情境下农户生态种养的实践,是促进生产者增收、提高消费者饮食健康和改善农业资源环境的一种可行性方案,但农户生态种养却陷入高劳动投入的困境。为破解这一难题,文章综合运用单案例多层次分析和等产量曲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动态分析了农户生态种养高劳动力投入困境的生成路径、成因、程度及对策。研究表明:结构调整、规模扩大和方式转变是农户高劳动力投入的主要生成路径,具体表征为生鲜食材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高频率高复种指数下的种养规模扩大和劳动对化肥农药等资本密集型要素的替代。据此提出了公开共享农业绿色种养技术“、干中学”式的技术累积精进、种养规模结构的调试优化和构建支持农户生态种养政策扶持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稻虾综合种养概况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俗名小龙虾,原产自北美洲墨西哥,经由日本传入我国。克氏原螯虾是夜行性动物,昼伏夜出,天性好斗。因其极强的适应能力和较高的养殖效益,近年来我国小龙虾呈现爆炸式的增长,目前已经发展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相关产品风靡全国。按养殖方式、水域分类,目前克氏原螯虾有池塘精养、稻-虾综合种养、池塘虾蟹混养、藕虾套养、滩涂地粗养等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