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与资本积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区域间经济不平衡发展模式,取得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在一个国家区域内,各地区经济不平衡发展同样是必然的阶段。根据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我国区域经济良性运行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共同富裕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立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考察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检验地区包括广西、贵州、云南、广东、浙江和江苏。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效力具有区域的不平衡性:西部地区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要小于东部地区,资本从西部流向东部。这种差异实际上弱化了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加剧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本文从总供给曲线、东西部资本流动、信贷机构覆盖面和资本市场发展四个方面分析我国西部地区货币政策效力较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改革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及走势——基于GDP的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以来,虽然我国四大区域经济板块发展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区域经济差距也在不断拉大.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以及区位等方面的差距是造成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内生因素,区域经济政策的不平衡则构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外在因素.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和主体功能区的实施都将在短期内加大这种区域发展差距,同时又在长期内缩小这种差距,我国区域经济总体战略的实施在长期内也会缩小区域差距.  相似文献   

4.
2016年,各地区经济发展基本平稳,区域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但同时分化增长态势也更为明显.2017年,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加速,产业转移将进一步推进,创新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动力,不同类型区域将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东部地区经济增幅可能稳中略降,中西部地区基本保持平稳,东北地区经济增幅依然最低,产业结构重型化的资源性省份仍将面临较大的增长压力.建议:加快改革步伐,积极发挥区域规划、政策作用,更加注重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对遭遇断崖式下滑的地区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  相似文献   

5.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发展的现状,因此怎样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对比分析了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提出从建立区域创新体系、人力资本、产学研合作和投资环境等几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以此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期间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应是一个覆盖全局的政策体系,不仅包括对中西部政策的制定,还应包括对东部政策的调整,中西部的发展决不是以牺牲东部经济效率为代价。经济发达国家实施的以财税政策为主的区域经济政策,在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7.
国家开发银行作为目前我国最大的政策性银行,根据国家的区域发展政策,筹集和引导境内外资金,重点投向地方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是其主要任务之一。文章引入反映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著名的Theil指数,结合1993年、1998年和2003年的各省所在地市的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UPCI)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RPCI),分析了1993年~1998年~2003我国省内发展不平衡、城乡不平衡、城镇之间不平衡、农村之间不平衡演化及其对国家开发银行区域政策的启示。通过分析指出:开行的区域发展政策不应建立在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带这一粗略划分上,如果进一步细分,其效果会更明显;对于城乡不平衡、城镇之间的不平衡和农村之间的不平衡,开行的政策导向应重点关注城乡不平衡。  相似文献   

8.
刘勇 《发展研究》2012,(10):42-48
2011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缓。从地区比较看,我国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连续第5年超过东部,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继续超过各省区平均水平,东西部差距继续向趋缓方向发展。从增长、总量和发展水平三大区域格局看,区域增长速度再次变为"远西部、大中部、新东部"排序格局,东西部增长速度差继续逆向扩大;区域经济总量继续呈"东部大、中西部小"格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继续呈"新东部和远西部高、大中部低"格局。2012年在世界金融危机继续深化,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发酵演变的情况下,我国区域经济可能继续趋缓,各地区增长速度大体在15.0%—7.5%之间;区域差距将继续保持"相对差距略有缩小、绝对差距扩速放缓"态势;2012年我国区域经济将呈现各地区经济增速继续有所放缓、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使区域投资环境得到改善、经济和城镇化重点地区将呈现新变化等基本趋势,为保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良好势头,提出进一步制定和出台一些急需的空间规划、出台有利于中小城镇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利用结构性减税的机会建立我国地区差异化税收体制、建立全国性生态补偿机制等若干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6年后我国地区经济格局发生重要变化,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有所缩小,空间结构向均衡化和多极化演变、区域合作深度和广度全面提升以及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瞄准性增强等。但与此同时,区域发展中仍存在地区间公共服务差距扩大、地区分工格局不合理、地区盲目竞争现象突出以及区域协调发展受到体制机制掣肘等问题。本文对我国近年来区域发展的上述态势进行系统梳理分析,为新时期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完善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其实施,大体上可分为三大阶段。历史表明,既不能寄希望以人为手段短期内缩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让的差距,也不能置区域间发展差距于不顾,长期使政策和投资向东部沿海地区过度倾斜,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出发,既要重点发挥东部沿海地区作用,又要加快中西地区开发,使其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客观经济现象。各国的国情不同,在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差距的程度和产生原因也有所不同,因此缩小区域差距的政策选择和具体措施也有所不同。我国幅员辽阔,欠发达地区的情况迥异,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巨大的区域差距。总结国外采取的一些有效的经验和措施,对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我国现阶段东部沿海、西部、东北部和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出发,论述了区域经济战略的正确性,同时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产生到发展,从允许一部分人富起到全国均衡发展的区域经济战略发展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师》2020,(2)
文章分析了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选取2008-2017年31个省(市)(除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面板数据,探讨了我国整体、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科技投入对经济协同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技术进步能够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不断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孙亮 《当代经济》2017,(35):6-7
在以前,我国实行的是以东部地区为主的“单轮驱动”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方式,但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的背景之下,我国的区域经济战略也发生了转变,开始由“单轮驱动”转化为“多轮驱动”.发展所倚靠的重心也不仅仅只是东部地区,还有我国的中部和西部地区,也正是因为这些区域经济战略方式的转变才使得我国的宏观经济波动向着更加平稳的方向进行.本文将对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发生改变的影响因素以及发生宏观经济波动的根源进行分析,探索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我国经济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阻碍与应对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师》2018,(2)
我国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广大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著名的超级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很大,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不过正是由于国土面积广大,使得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问题,这种发展不平衡影响了我国的农村经济的整体水平,也会阻碍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度。因此对导致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对于促进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升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内在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十三五"规划向"十四五"规划的战略转型机遇期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呈现一系列新变化:互联互通、优势互补的区域大循环格局开始形成,数字化、智能化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不断优化,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高水平区域经济开放格局。笔者认为,新的区域经济格局变化加速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的转型和区域经济政策的调整。新时代的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以区域总体协调发展与区域相对均衡发展并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导向、以"四个全面"作为区域战略布局基础。新时代的高质量区域经济政策调整方向表现在建立梯度化层次化的区域创新系统,提升区域数字一体化公共服务系统的供给质量,强化内外互通的区域开放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7.
适宜的区域经济政策是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我国西南六省区市①的经济联动发展进程中,区域经济政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我国西南六省区市经济联动发展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域经济政策与西南六省区市经济联动发展关系的分析和区域经济政策在西南地区实施效应的研究,用新的思维和方式来探讨适宜我国西南六省区市经济联动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8.
2012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各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然而,伴随着区域一体化、区域化的发展,我国各种矛盾也不断涌现;比如贫富差距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城乡户籍限制严重、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笔者运用所学产业经济学、教育学、西方经济学的不平衡发展理论和现代区域经济学的平衡发展理论,简述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修华 《经济地理》2007,27(2):183-186
通过运用金融相关比率、金融机构信贷比率、金融市场发展指标对我国东、中、西部的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东中西部的金融发展水平不仅表现出绝对差异,而且相对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落后于东部地区,且在信贷资金运用效率上中部劣势尤为突出。回归分析也证明了金融发展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因此,制定合理的金融政策有利于区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仙 《经济研究参考》2012,(55):63-70,82
2011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缓。从地区比较看,我国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连续第5年超过东部,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继续超过各省区平均水平,东西部差距继续向趋缓方向发展。从增长、总量和发展水平三大区域格局看,区域增长速度格局再次变为"远西部、大中部、新东部"的排序,东西部增长速度差继续逆向扩大;区域经济总量格局继续呈"东部大、中西部小"态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格局继续呈"新东部和远西部高、大中部低"态势。2012年在世界金融危机继续深化,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发酵演变的情况下,我国区域经济可能继续趋缓,各地区增长速度大体在15.0%~7.5%之间;区域差距将继续保持"相对差距略有缩小、绝对差扩速放缓"态势;2012年我国区域经济将呈现各地区经济增速继续有所放缓、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使区域投资环境得到改善、经济和城镇化重点地区将呈现新变化等基本趋势,为保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良好势头提出进一步制定和出台一些急需的空间规划、出台有利于中小城镇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利用结构性减税的机会建立我国地区差异化税收体制、建立全国性生态补偿机制等若干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